華文網

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世界三大蘭花產地之一

隨州,湖北省最年輕的地級市,位於湖北省北部。隨州素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稱。

隨州榮譽:炎帝神農故里,編鐘古樂之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專用汽車之都,世界四大古銀杏群落之鄉,

世界三大蘭花產地之一 。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以"古、奇、美、新"而著稱,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據史籍記載和國內外專家學者考證,華夏始祖炎帝神農氏就誕生在隨州烈山(厲山鎮),隨州烈山已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聖地。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大型成套系列編鐘(打擊樂器),被海內外譽為世界奇跡。被稱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荊楚名勝大洪山,

風光秀麗,景觀奇特,是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橫跨鄂豫兩省的桐柏山,成為中國南北界河淮河的發源地。隨州專汽博覽中心,已成為隨州市專汽對外展示的重要視窗。

隨州風景如畫

隨州市是炎帝故里,位於湖北省北部,居“荊豫要衝”,

扼“漢襄咽喉”,為”鄂北重鎮”,是湖北省對外開放的”北大門”,是中國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隨州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作為炎帝神農故里,這裡開啟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作為編鐘古樂之鄉,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隨州處於中緯度季風環流區域的中部,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受太陽輻射和季風環流的季節性變化的影響,隨州氣候溫各,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嚴寒酷暑時間較短。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

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橫臥江漢,氣勢磅礴,風光秀麗,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

大洪山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寶庫,森林覆蓋率90%以上,擁有大片的原始森林群落;已知的動物品種中現有獸類11科17種,

鳥類20科38種。這些動植物構建了天然的公園,被人們稱之為“武漢後花園”。

玉龍西遊記漂流

位於鄂豫交界處的玉龍桐柏山淮河風景區,不僅以千年的玉皇頂、龍潭河聞名於世,近年來更憑藉其獨一無二的西遊記漂流吸引了眾多遊客。漂流的源頭即桐柏山東段最高峰——玉皇頂,整個漂流地帶因保留了大片原始森林植被,加上險峻的地勢與重疊的山嶺,而被冠以“華中第一漂”。

中國千年銀杏穀

中國千年銀杏穀位於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景區範圍120平方公里。銀杏谷裡現有定植銀杏樹510多萬株,其中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千年以上的308株。以古銀杏群落為標誌的田園風光,敘說著中國傳統哲學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理念。

大洪山琵琶湖風景區

白龍池古稱南池,位於寶珠峰、齋公岩、喚狗山三峰之間,海拔高程840米,湖面20700平方米,水深3米,水質優...

隨州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作為炎帝神農故里,這裡開啟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作為編鐘古樂之鄉,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隨州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鐘之鄉”光榮稱號。

隨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編鐘震驚了世界,改寫世界音樂史;被稱為世界古代八大奇跡之一。

漂流的源頭即桐柏山東段最高峰——玉皇頂,整個漂流地帶因保留了大片原始森林植被,加上險峻的地勢與重疊的山嶺,而被冠以“華中第一漂”。

中國千年銀杏穀

中國千年銀杏穀位於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景區範圍120平方公里。銀杏谷裡現有定植銀杏樹510多萬株,其中百年以上的17000多株,千年以上的308株。以古銀杏群落為標誌的田園風光,敘說著中國傳統哲學關於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理念。

大洪山琵琶湖風景區

白龍池古稱南池,位於寶珠峰、齋公岩、喚狗山三峰之間,海拔高程840米,湖面20700平方米,水深3米,水質優...

隨州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發祥地之一。作為炎帝神農故里,這裡開啟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作為編鐘古樂之鄉,隨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編鐘改寫了世界音樂史,隨州被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編鐘之鄉”光榮稱號。

隨州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隨州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戰國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編鐘震驚了世界,改寫世界音樂史;被稱為世界古代八大奇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