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越秀金控年報點評:廣東國資金控龍頭, 做強廣證佈局AMC】安信非銀趙湘懷

廣東國資金控龍頭,

做強廣證佈局AMC

■事件:2017年3月22日越秀金控發佈2016年年報。

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7億元,同比上升105%;實現歸母淨利潤6億元,同比上升171%。公司2016年完成收購廣州越秀金控100%股權,公司轉型為“金融+百貨”雙主業模式,成為國內首個地方金控上市平臺。

■全資控股廣州證券,收入結構不斷優化。2016年廣州證券實現營業總收入29.5億元,同比下滑4%;實現歸母淨利潤10億元,同比增長4.6%。公司淨利潤增長主要是由於增資擴股及資本仲介業務的增長。

公司通過廣州證券間接控股廣州期貨、廣證創投、廣證領秀、廣證恒生、金鷹基金等業務平臺,其中金鷹基金為公司帶來1449萬投資收益。

(1)營業部數量翻倍,預計市場佔有率快速提升。2016年6月證監會批復廣州證券新設立93家營業部,尚餘13家營業部正在籌備。預計2017年新設的80家營業部開始貢獻業績,市場佔有率較快提升,預計2017年廣州證券股基交易額市場佔有率有望從0.39%提升至0.5%。

(2)融資融券業務穩健,股權質押需求旺盛。2016年末公司兩融餘額市場占比達到0.35%,比2015年略有提升。股權質押業務方面,截至2016年三季度廣州證券股票質押回購業務規模達到64億元,是2015年末的17倍。預計2017年廣州證券股權質押業務達到100億元以上。

(3)投行增發及債權承銷業務增長較快。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行業務實現收入6.6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31%。公司增發及債權承銷業務發展較快,IPO業務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預計2017年廣州證券投行業務收入約為7億元左右。

(4)資管業務盈利能力提升。公司主動管理能力提升,截至2016年9月末集合資管產品業務規模達到635 億元,實現淨收入3.3 億元,規模和淨收入占比分別升至35.5%和77.3%,預計2017年資管業務可實現淨收入7億元。

(5)自營業務債券投資為主。截至2016年三季度廣州證券自營業務債券投資規模占比為85%,但近年來股基投資的比例不斷提升,提高了公司自營業績彈性。

■AMC獲批,完善金控佈局。公司擬出資11.4億元發起設立廣東省第二家地方AMC公司,占比38%,目前已獲廣東省金融辦批准。粵民投持股比例為22%,為廣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粵民投是廣東省首家民營企業聯合投資綜合平臺,計畫註冊資本500億元,首期已實繳資本金160億元。民營資本的加入也為廣州資產管理公司帶來了活力,提高了運營效率。

■傳統零售業務業績企穩。

2016年百貨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億元,同比下降4%;實現淨利潤2億元,同比下降0.99%。公司在百貨業務板塊加強轉型,策劃創新行銷活動挽回業績下滑勢頭。2016年四季度,百貨子公司實現連續17個季度以來的收入和利潤首次正增長,傳統零售業務企穩。

■國企改革加速,提高運行效率。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推進國企改革。優質金融資產打包上市將擴大國企資本金實力,打開融資管道。我們認為2017年國企改革持續推進,地方政府繼續歸攏金融資產,打造金控平臺,一方面提高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各子公司之間資金拆借成本;一方面實現產融結合,與非金融機構實現業務資源與資金資源互補,形成正回饋。

■下調配套資金規模,股東認購金額不變。受再融資新規影響,公司配套募資方案減少認購方並調減配套融資規模至28.4億元,其中廣州越企認購21億元。廣州越企作為公司大股東,堅定參與且認購金額不變,彰顯大股東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滑、信用違約風險、運營風險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湘懷看非銀”

我們認為2017年國企改革持續推進,地方政府繼續歸攏金融資產,打造金控平臺,一方面提高企業盈利能力,降低各子公司之間資金拆借成本;一方面實現產融結合,與非金融機構實現業務資源與資金資源互補,形成正回饋。

■下調配套資金規模,股東認購金額不變。受再融資新規影響,公司配套募資方案減少認購方並調減配套融資規模至28.4億元,其中廣州越企認購21億元。廣州越企作為公司大股東,堅定參與且認購金額不變,彰顯大股東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滑、信用違約風險、運營風險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湘懷看非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