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媽媽房間玩手機,1歲女兒進廁所十分鐘沒動靜,這一幕讓媽媽瘋叫!

黃芳和丈夫租了一個房子在城市裡生活,因為生了女兒,女兒還小就由黃芳全職在家帶孩子,而丈夫就在出租屋附近工廠裡上班。都說帶孩子辛苦,從孩子生下來到現在會走路會叫爸爸媽媽都是黃芳一個人帶著,

也挺不容易的。一個人帶孩子久了也有點無聊,加上在外地又沒什麼朋友,黃芳和孩子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玩。

請輸入圖片描述

這一天是平常的一天,也是非常不平常的一天。黃芳的老公去上班了,只剩下母女兩在家,

家裡也沒有電視,黃芳沒事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手機。她在房間玩手機,1歲兩個月的女兒就自己在旁邊玩,趁著黃芳沒注意,孩子自己跑去廁所了。過了十分鐘,黃芳才發現女兒沒在房間,於是趕緊在家裡找女兒,當她走進廁所看到女兒泡在水桶裡,她瘋叫了起來。

請輸入圖片描述

原來,女兒玩著玩著自己跑去廁所裡玩水去了。廁所裡有藍色和淺綠色的水桶,高度和女兒的個頭差不多,其中藍色的水桶裡裝著半桶水。女兒玩水的時候不小心載到了水桶裡,因為是頭朝下所以沒有喊叫哭鬧的聲音,過了大概十分鐘黃芳才發現。看到這一幕,她哭著叫著,撕心裂肺,可是女兒卻再也不會回來了。很多網友感歎,

這樣的疏忽真的是太不應該了。

請輸入圖片描述

手機是通話、交流的工具,更是人們瞭解外界情況不可或缺的媒介。無論是在商場裡還是公車上“低頭族”隨處可見。但身為父母的“低頭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而忽略他們,就有些欠妥,釀成悲劇更是後悔莫及。

1、手機妨礙孩子“玩”的天性

年輕的父母幾乎是伴著手機興起而成長起來的一代,這些父母對新事物更感興趣,適應性較強,更喜歡享受手機帶來的種種便捷。可是孩子和大人不一樣,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而如果家長總是拿著手機玩,就沒有更多時間陪孩子,更別說親子交流了。這樣對孩子得成長很不利。

請輸入圖片描述

2、忽略孩子的感受,可能影響人際交往能力

每一個孩子都十分渴望和父母一起玩耍,特別是年紀尚小的孩子,在還沒有進入到集體生活,沒有夥伴關係時,父母就成為他們唯一的玩伴。而現在不少家長自顧自地玩手機,覺得孩子希望大人陪伴是不懂事的表現而不予理睬,這就會造成孩子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產生自閉、焦慮的傾向,長大後在面對面的人際交往中也會出現問題,缺乏合作精神。比如現在中小學生很多都不愛出去,喜歡宅在家,這多少也是與從小愛玩耍的天性沒有很好地得到釋放有關。

請輸入圖片描述

3、天天看爸媽玩手機,長大後容易產生網癮

兒童的生活是很現實的,而父母玩手機都是沉浸在虛擬世界裡,這就需要父母學會轉換,從虛擬走回現實。在孩子的現實生活中,父母是第一責任人,有責任培養和指導孩子各項技能的發展。因此,建議家長們在孩子面前要儘量少玩手機,與孩子的充分溝通才是第一位的。在玩耍和親子互動中,孩子能學習到很多東西,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去效仿。而從小養成的習慣長大後改都不好改,如果孩子天天看到爸媽在玩手機,長大後也容易產生網癮。當孩子不在身邊時,家長可以適當玩手機補上落下的資訊,不要讓手機成為阻斷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的元兇。

產生自閉、焦慮的傾向,長大後在面對面的人際交往中也會出現問題,缺乏合作精神。比如現在中小學生很多都不愛出去,喜歡宅在家,這多少也是與從小愛玩耍的天性沒有很好地得到釋放有關。

請輸入圖片描述

3、天天看爸媽玩手機,長大後容易產生網癮

兒童的生活是很現實的,而父母玩手機都是沉浸在虛擬世界裡,這就需要父母學會轉換,從虛擬走回現實。在孩子的現實生活中,父母是第一責任人,有責任培養和指導孩子各項技能的發展。因此,建議家長們在孩子面前要儘量少玩手機,與孩子的充分溝通才是第一位的。在玩耍和親子互動中,孩子能學習到很多東西,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會去效仿。而從小養成的習慣長大後改都不好改,如果孩子天天看到爸媽在玩手機,長大後也容易產生網癮。當孩子不在身邊時,家長可以適當玩手機補上落下的資訊,不要讓手機成為阻斷父母和孩子之間溝通的元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