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健康」骨關節疾病高發|青壯年10000、老年人5000,超過這個步數,你的關節就“超載”了

今日,記者從“首屆冰城關節論壇”獲悉,目前骨關節疾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繼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三大殺手”外對人體危害最廣泛的疾病。我省地處北方,冬季時間較長,

關節疾病患者數量與其他省份相比略高。

網路配圖

今年71歲的王奶奶是哈爾濱人。1年多前,她的左髖部出現反復的疼痛,活動受限,近2個月,疼痛加重,出現跛行。經過醫大二院醫生全面的檢查,被診斷為左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需要實施手術。經過術前的詳細評估後,

呂松岑主任為患者實施了全髖人工關節置換術。

呂松岑主任介紹,現在科室選用的側臥位前外側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是從肌肉間隙進入,不損害肌肉,創傷小,關節穩定性好,後期活動基本不受影響,術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活動,並且不需要特殊手術床,不依賴特殊假體及器械,為患者大大減輕了經濟負擔。

專家介紹,人的骨骼從20歲開始就有退行性改變,

大多數人都是因為長期使用關節,導致關節軟骨老化或磨損,所以要適當的補充葡萄糖胺、硫酸軟骨素、礦物質等骨關節營養,使骨和關節處於健康生長狀態。

另一方面就是要適當的進行步行運動,步行是最好的鍛煉骨關節的運動。但隨著現在步數排行榜的流行,為了追求排名靠前搶佔他人的封面,“暴走族”們不惜摧毀自己的膝關節健康,減少膝蓋壽命,使得走步這項極佳的有氧運動變了味。

專家強調,不同的人每天的步行量也是不一樣的,青壯年每天8000—10000步是正常步行量;老年人每天3000—5000步可達到運動效果。如果超過這個量就屬於過度運動了,反而會對膝關節造成不可逆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