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掌上明珠阿爾貝托:設計傢俱,設計生活

一個家居企業,能與一個設計師合作的最長年限是多長?

一個異國的設計師,為何與一家四川家居企業結下不解之緣?

義大利設計如何進入中國的家居審美系統?

新浪家居專訪掌上明珠家居掌上明珠家居設計指導、品牌顧問阿爾貝托先生,

聽他聊聊與掌上明珠不得不說的設計故事。

掌上明珠家居設計指導、品牌顧問阿爾貝托先生

新浪家居:如果沒記錯,你已經與掌上明珠合作了將近10年時間,在這段合作中,給你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阿爾貝托:中國有句古話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但我和掌上明珠合作了9年時間裡,我可以感受到明顯的變化。這是一家非常有遠見的公司,他們在很早以前就認識到,原創設計是增加品牌溢價的重要因素,因此願意在設計層面進行投入。在這些年裡,掌上明珠的產品從外觀設計、製造工藝和產品品質都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品牌影響力也隨著對原創設計的重視而增加。

這些變化的根源,都來自企業的遠見。這就是我在與明珠合作9年時間中最大的感受。

新浪家居:隨著全球化進程,中國市場越來越開放,年輕消費群對新鮮事物的認可度和接受度越來越高,在你看來,中國市場對家居審美的變化,給設計帶來了哪些變化?

阿爾貝托:中國市場的發展讓我非常驚訝,現在年輕人的消費觀和審美觀也是讓我覺得驚喜。

同時,迅速變化的需求也對我們的設計帶來了挑戰。之前我們只需要對傢俱外觀進行設計,但現在我們需要考慮的更多,包括整個居家空間的利用,整體家居的解決方案。設計師也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為這些年輕人提供他們想要的生活。

新浪家居:現在,生活方式整個詞成了整個行業最熱門的詞語。在你看來,義大利與中國的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你如何實現這兩種生活方式的融合?

阿爾貝托:剛剛我提到,現在的年輕人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以往中國的主流審美傾向複雜的外觀和裝飾,而現在的年輕人,由於接受了西方的教育,或者到西方世界旅行工作,接受了更多西方的審美,所以他們對現代的生活方式是不排斥,甚至很嚮往。這給了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我們可以把義大利的設計中,加入一些中國的元素,

讓市場既能享受到他們嚮往的生活方式,又有熟悉的元素相伴,有安心的體驗。

新浪家居:設計不應當只有迎合沒有創造。

阿爾貝托:你說的很對,設計本身是一個創造性的工作。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潮流是沒法創造的,規律也是沒法創造的。我們要做的是,發掘趨勢,讓潮流更加生活化,讓生活更加藝術化。

新浪家居:我們發現,中國家居企業與海外設計師合作,似乎也是一陣風潮,很少有向你和明珠這樣長期合作的。你是出於什麼考慮,與明珠結伴而行這麼多年?

阿爾貝托:我想,讓我下定決心與明珠合作9年時間的最大原因,是來自明珠企業對設計的尊重。這一點非常重要。明珠的老闆會經常與我們交流設計、製造甚至生活方式方面的意見,我們除了工作上的往來,還有更親密的私人交情。我們不僅是工作夥伴,也是很好的朋友。在與明珠團隊甚至老闆的合作中,我們都能得到相應的成長,這是一種非常和諧的關係。我非常享受在明珠工作的時光。

採訪後記: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阿爾貝托反復提到了尊重這個詞。在他看來,需要尊重的不僅僅是設計師本人,更是設計本身。一件產品,因為設計才有了靈魂。一件傢俱,因為設計才有了生活的味道。尊重設計,就是尊重生活。

而對掌上明珠來講,設計早已不是一個噱頭,而是實實在在能提高生品牌溢價的手段。尊重設計,就是尊重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至於整個中國傢俱市場,設計,尤其是原創設計,已經超越了單一的外觀表達,進而呈現出對空間結構的把控,對生活態度的彰顯。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個體企業對市場真實需求的發掘與重視。社會化大生產時代已經過去,依靠大規模量產降低成本獲取利潤的時代一去不返,唯有設計,這個站在製造微笑曲線最頂端的元素,能讓陷入低利潤泥潭的企業、行業,有抽身而出的可能。

很少有向你和明珠這樣長期合作的。你是出於什麼考慮,與明珠結伴而行這麼多年?

阿爾貝托:我想,讓我下定決心與明珠合作9年時間的最大原因,是來自明珠企業對設計的尊重。這一點非常重要。明珠的老闆會經常與我們交流設計、製造甚至生活方式方面的意見,我們除了工作上的往來,還有更親密的私人交情。我們不僅是工作夥伴,也是很好的朋友。在與明珠團隊甚至老闆的合作中,我們都能得到相應的成長,這是一種非常和諧的關係。我非常享受在明珠工作的時光。

採訪後記:

在整個採訪過程中,阿爾貝托反復提到了尊重這個詞。在他看來,需要尊重的不僅僅是設計師本人,更是設計本身。一件產品,因為設計才有了靈魂。一件傢俱,因為設計才有了生活的味道。尊重設計,就是尊重生活。

而對掌上明珠來講,設計早已不是一個噱頭,而是實實在在能提高生品牌溢價的手段。尊重設計,就是尊重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至於整個中國傢俱市場,設計,尤其是原創設計,已經超越了單一的外觀表達,進而呈現出對空間結構的把控,對生活態度的彰顯。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個體企業對市場真實需求的發掘與重視。社會化大生產時代已經過去,依靠大規模量產降低成本獲取利潤的時代一去不返,唯有設計,這個站在製造微笑曲線最頂端的元素,能讓陷入低利潤泥潭的企業、行業,有抽身而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