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國各地最低工資出爐:上海最高,廣西墊底,雲南也排後面,未來又要怎麼走?

2017年已經過半,全國多個省市已經上調了今年的最低工資標準。

統計發現,截止7月15日,上海、天津、江蘇、山東等11個省市及深圳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北京將在今年9月調整到位。

資料顯示,地方政府上調最低工資的步伐有所放慢,漲幅已經出現回落。

11省市上調最低工資 京津滬深超2000元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

從今年4月1日起,上海將月最低工資標準從2190元上調至2300元,增加了110元。之後,各地陸續上調。

5月1日,陝西第一檔最低工資上調至1680元,二至四檔分別為1580元、1480元及1380元。青海將原來的三檔工資統一為一檔,上調至1500元,平均增加240元。

6月1日起,山東、甘肅開始執行新的工資標準。

雖然廣東省今年尚未調整最低工資,但深圳在6月單獨將標準調整為2130元,高出廣東省第一檔最低工資235元。

7月13日,北京市人社局宣佈,將在9月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由目前的每月1890元調整為2000元。

統計發現,截止7月15日,上海、天津、江蘇、山東等11個省市及深圳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

本輪調整後,月最低工資標準超過2000元的省份增加到3個,即上海、天津、北京,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最高,

達到了2300元。同時,作為一線城市,深圳的最低工資標準一直領跑全國,早在2015年,深圳的最低工資標準就已經達到2030元,今年則上調至2130元,超過了天津和北京,僅次於上海。

統計發現,各省市最低工資標準相差較大。最低工資較高的地區,多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帶,根據排名,上海、天津、北京、廣東、江蘇分列第一至五位。西南、西北、東北等地區的工資標準較低,西藏和廣西排名墊底,

廣西第四檔最低工資僅為1000元,不及上海的1/2,成為全國工資標準最低的地區。

上調最低工資步伐放慢 未來又要怎麼走?

根據規定,最低工資標準每2年至少調整一次。發現,廣東、新疆、內蒙古、山西、河南、四川、寧夏、西藏、廣西9省、自治區上一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都是在2015年7月1日及以前,至今,兩年的調整期已過,上述省份尚未公佈最低工資的調整方案。

網友諮詢河南省2017年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方案。圖片來自河南省政府網站。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院表示,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幅度降低,主要與近幾年經濟增長放緩有關。他認為,宏觀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各地物價的漲幅也較為平穩,是最低工資漲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除了受經濟增長影響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還認為,推動企業降成本也是重要原因。他表示,近些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漲較快,給部分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壓力。因此,地方政府也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當降低工資漲幅,為企業降成本。徐洪才表示,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幅度降低,對勞動密集型產業會有一定影響。

對於未來,最低工資標準的漲幅可能不會太快。最低工資水準總體上漲的趨勢不會變,但漲幅也要“量力而行”,“漲得太快,肯定會影響企業的積極性”。不論是最低工資標準,還是社會整體工資水準,漲幅都要與經濟增長相適應。

除了受經濟增長影響外,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還認為,推動企業降成本也是重要原因。他表示,近些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漲較快,給部分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壓力。因此,地方政府也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當降低工資漲幅,為企業降成本。徐洪才表示,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幅度降低,對勞動密集型產業會有一定影響。

對於未來,最低工資標準的漲幅可能不會太快。最低工資水準總體上漲的趨勢不會變,但漲幅也要“量力而行”,“漲得太快,肯定會影響企業的積極性”。不論是最低工資標準,還是社會整體工資水準,漲幅都要與經濟增長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