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繼京東之後,阿裡零售通也開始向小店植入POS系統,顫抖吧經銷商!

7月5號零售通很低調的上線了一個系統,“超級會員”

這個超級會員,簡單來說,就是小店花4000塊,平均每天投資11塊,就可以獲得一台集進銷存的雲POS系統。小店老闆用這個系統進貨,滿5000,次月返100,以此類推,最高可以返400,一年可以返4800。所以,小店只要從零售通進貨,就可以不花一分錢,獲得一台雲POS收銀機。

這是繼京東提出百萬家加盟店計畫後,阿裡巴巴也開始了對小店的深度合作,與京東不同的是,阿裡巴巴並沒有採取翻牌的策略,而是採取了小店POS植入的方式來對小店進行滲透。

我們先看一下京東和零售通的對比:

阿裡零售通京東新通路模式撮合自營翻牌小店否是POS植入方式一體機手機APP加盟覆蓋區域8月底前:杭州,蘇州,武漢,廣州全國啟動時間7月7月

據《新經銷》瞭解,阿裡巴巴很早就開始了在零售ERP領域的佈局,阿裡通過中長石基收購了幾乎除了海鼎之外所有的零售行業大型的ERP企業,如:富基、長益、科傳、思迅等,

都被阿裡陸續收入囊中,目前阿裡系幾乎佔領了國內零售POS系統市場份額的60-70%,在零售ERP行業最厲害的海鼎,也已在去年被萬達集團戰略控股。

阿裡巴巴零售通在供應鏈的佈局,這次應該是想明白了,但是困難也是巨大,一來在硬體的投入是一個天文數字,二來小店的使用率也很難得到保障,京東在這件事的處理上,採取了比較輕的系統解決方案,《新經銷》在之前的文章內有所報導,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開看看。《傳送門》

相較於新通路的手機APP管理進銷存,零售通使用的是傳統零售POS的智慧硬體,從圖片上來看,應該是商米的T1, JD 價格3999,如果阿裡巴巴計畫對小店進行POS系統投入,那麼按照他所說的小店交4000,分一年返現,相當於阿裡巴巴零售通給每個小店在一年之內補貼了4000元,如果對標京東百萬級門店的收編規模,那麼零售通在小店內植入雲POS系統,

最少要投入40個億!這還不算其他的投入!

對於POS的使用,如果店主沒有十分強的自律性,或者十分規範的管理體系,小店也很難做到規範的進銷存管理,POS機的價值,也僅僅是進貨收款記帳。

零售通為什麼要通過pos系統對小店滲透呢?

《新經銷》認為,

由於零售通是採取撮合模式不參與甲乙方交易,不論是產品豐富程度還是訂單密度,都是不是很理想,零售通一直試圖通過補貼讓小店線上上下單,倒逼供應鏈上線,可是單純的補貼模式很難獲取小店主的長期粘性,所以這次零售通通過一次性收取小店的pos押金,分期返現,就可以在一年內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小店下單的問題,通過小店下單,倒逼供應鏈來上平臺上賣貨,從而實現線上交易的可能。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而且這個模式國內做小店POS系統滲透的B2B平臺幾乎都在這麼做,只不過阿裡巴巴零售通想要做,擴張可能更快,也相對容易一些 。

針對零售通做小店POS植入這個問題,《新經銷》採訪了國內著名零售專家鮑躍忠老師,對於小店使用零售通雲POS的難點?鮑躍忠老師認為:

零售通採取與京東不同的策略,循序漸進的小店後臺切入模式,不強調立即全面更新,引領小店逐步的採用,可能會更有利於小店接受。

關鍵點在於小店植入POS後,是否能夠帶來新的價值。如果小店植入POS後能夠帶來滿意的進貨體驗、使用體驗,並能夠在其日常的經營中帶來指導、提升的實際價值,肯定就會得到廣泛的使用。

而且零售通在小店植入POS,鮑躍忠老師認為在阿裡戰略層面有兩個吻合:

一、吻合阿裡的大資料戰略

自2016年雙十一前夕馬雲提出“五新”以來,逍遙子在多處場合,反復強調“與石油、煤炭”一樣重要的是新能源。阿裡講的新能源是什麼?就是大資料。阿裡把大資料定義為未來互聯網社會的新能源。

新能源應該是阿裡五新的最終落腳點,其他的四新都是圍繞大資料在佈局。包括阿裡企業的組織變革,包括對線下企業的合作,包括近期調整的五新執行委員會,都始終圍繞大資料這一主線。阿裡堅信:大資料將取代石油、煤和電,成為技術發展和生產革新的新能源。

因此資料切入必將是零售通整合小店的主要方向。

二、吻合零售通的撮合模式特點

零售通的模式是為廠家與小店之間搭建一個高效率的交易平臺。在這當中,首要的是要取得零售一端的需求資料,在能夠通過資料指導小店、產生粘性的基礎上,為品牌廠家提供盡可能的需求需求資料資訊,説明廠家改善經營效率。

通過推出超級會員加盟策略,吸引小店植入零售通雲POS,可以產生較快的市場發展效果。通過POS植入,逐步切入小店的經營後臺,可以較好的增強與小店的黏性,如果理想的話,可以產生較好的實際掌控小店的目的。

總的來說,新通路的百萬家小店計畫,從老對手零售通的角度,戰略上還是高度重視的,不然也不會這麼快,而且還是大手筆的進行市場投入,不過在快消品B2B這個領域,零售通確實是較新通路慢了半拍,零售通目前只有18個大倉,覆蓋了山東,河南,廣東,四川,安徽,浙江,湖北,江蘇8省,而老對手新通路借助前期京東物流的積澱,7月1日起正式對外公佈覆蓋全國市場,零售通既要補齊物流上的短板,還要加速追趕新通路的百萬門店收編,這對零售通,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好在零售通背靠阿裡集團,有錢又任性,想清楚模式,擴張速度不是什麼問題。而且,做POS的植入,真是好處多多,怎麼算都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2)小店支付流水,現階段按照一天3000元交易額,三分之一線上支付計算,一家店一年走支付寶的流水就是36萬,如果和京東一樣,實現控店100萬家目標,就是3600億!40億的投入,換回來3600億的交易流水過帳,劃不划算?按照正常交易要抽取小店6‰的手續費用,POS系統的投入不到兩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3)小店線上支付的錢,直接轉化成為採購商品的貨款,稍微給點政策,就能夠增加小店的粘性,那供應商不上線行嗎?

4)小店閒置的資金,有大量理財的需求,小店的進貨,有大量金融借貸的需求,這都是通過POS上的交易資料衍生出來的新的產品。而且裡面大有文章可做。

所以,京東和阿裡全力收編小店,並不是什麼一時的衝動,而是真正的看到了夫妻小店的商業價值。那麼,在不久的將來,這兩個巨頭線上下的一場夫妻店爭奪大戰,不可避免。

可是問題是,神仙打架,經銷商可就遭殃了,京東阿裡一旦對零售板塊實現了規模滲透,那麼經銷商很快就會出現無店可供的局面,一條街上,左邊都是京東超市,右邊都是零售通超級會員店,那麼經銷商給誰供貨?

傳統的單品代理經銷商模式,真的已經不能夠適應大資料,大供應鏈,大規模集團作戰的競爭環境了,想像當年僧格林沁面對英法聯軍的火槍,靠勇氣能扭轉戰局嗎?

經銷商,快醒醒吧,現階段不是轉不轉型的問題,而是如何轉,向哪轉的問題。

從而實現線上交易的可能。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做法。而且這個模式國內做小店POS系統滲透的B2B平臺幾乎都在這麼做,只不過阿裡巴巴零售通想要做,擴張可能更快,也相對容易一些 。

針對零售通做小店POS植入這個問題,《新經銷》採訪了國內著名零售專家鮑躍忠老師,對於小店使用零售通雲POS的難點?鮑躍忠老師認為:

零售通採取與京東不同的策略,循序漸進的小店後臺切入模式,不強調立即全面更新,引領小店逐步的採用,可能會更有利於小店接受。

關鍵點在於小店植入POS後,是否能夠帶來新的價值。如果小店植入POS後能夠帶來滿意的進貨體驗、使用體驗,並能夠在其日常的經營中帶來指導、提升的實際價值,肯定就會得到廣泛的使用。

而且零售通在小店植入POS,鮑躍忠老師認為在阿裡戰略層面有兩個吻合:

一、吻合阿裡的大資料戰略

自2016年雙十一前夕馬雲提出“五新”以來,逍遙子在多處場合,反復強調“與石油、煤炭”一樣重要的是新能源。阿裡講的新能源是什麼?就是大資料。阿裡把大資料定義為未來互聯網社會的新能源。

新能源應該是阿裡五新的最終落腳點,其他的四新都是圍繞大資料在佈局。包括阿裡企業的組織變革,包括對線下企業的合作,包括近期調整的五新執行委員會,都始終圍繞大資料這一主線。阿裡堅信:大資料將取代石油、煤和電,成為技術發展和生產革新的新能源。

因此資料切入必將是零售通整合小店的主要方向。

二、吻合零售通的撮合模式特點

零售通的模式是為廠家與小店之間搭建一個高效率的交易平臺。在這當中,首要的是要取得零售一端的需求資料,在能夠通過資料指導小店、產生粘性的基礎上,為品牌廠家提供盡可能的需求需求資料資訊,説明廠家改善經營效率。

通過推出超級會員加盟策略,吸引小店植入零售通雲POS,可以產生較快的市場發展效果。通過POS植入,逐步切入小店的經營後臺,可以較好的增強與小店的黏性,如果理想的話,可以產生較好的實際掌控小店的目的。

總的來說,新通路的百萬家小店計畫,從老對手零售通的角度,戰略上還是高度重視的,不然也不會這麼快,而且還是大手筆的進行市場投入,不過在快消品B2B這個領域,零售通確實是較新通路慢了半拍,零售通目前只有18個大倉,覆蓋了山東,河南,廣東,四川,安徽,浙江,湖北,江蘇8省,而老對手新通路借助前期京東物流的積澱,7月1日起正式對外公佈覆蓋全國市場,零售通既要補齊物流上的短板,還要加速追趕新通路的百萬門店收編,這對零售通,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好在零售通背靠阿裡集團,有錢又任性,想清楚模式,擴張速度不是什麼問題。而且,做POS的植入,真是好處多多,怎麼算都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2)小店支付流水,現階段按照一天3000元交易額,三分之一線上支付計算,一家店一年走支付寶的流水就是36萬,如果和京東一樣,實現控店100萬家目標,就是3600億!40億的投入,換回來3600億的交易流水過帳,劃不划算?按照正常交易要抽取小店6‰的手續費用,POS系統的投入不到兩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3)小店線上支付的錢,直接轉化成為採購商品的貨款,稍微給點政策,就能夠增加小店的粘性,那供應商不上線行嗎?

4)小店閒置的資金,有大量理財的需求,小店的進貨,有大量金融借貸的需求,這都是通過POS上的交易資料衍生出來的新的產品。而且裡面大有文章可做。

所以,京東和阿裡全力收編小店,並不是什麼一時的衝動,而是真正的看到了夫妻小店的商業價值。那麼,在不久的將來,這兩個巨頭線上下的一場夫妻店爭奪大戰,不可避免。

可是問題是,神仙打架,經銷商可就遭殃了,京東阿裡一旦對零售板塊實現了規模滲透,那麼經銷商很快就會出現無店可供的局面,一條街上,左邊都是京東超市,右邊都是零售通超級會員店,那麼經銷商給誰供貨?

傳統的單品代理經銷商模式,真的已經不能夠適應大資料,大供應鏈,大規模集團作戰的競爭環境了,想像當年僧格林沁面對英法聯軍的火槍,靠勇氣能扭轉戰局嗎?

經銷商,快醒醒吧,現階段不是轉不轉型的問題,而是如何轉,向哪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