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強迫症”的我看到寶寶的耳屎就想掏,眼看著耳朵快被堵了,到底該不該清除?

因為上小學的時候,我有被領居家的姐姐掏過耳朵,(那時候的印象而已,具體什麼時候開始被掏耳朵就不記得了)。因為覺得很癢,很好玩,所以經常被拿著頭髮絲在裡面攪和。

有種被習慣了的感覺,現在自己像“強迫症”一樣,沒事就會去掏下耳朵,有時候覺得自己是高手,還會去給別人掏。

我家雙胞胎男孩,現快三歲了,到目前為止還沒給孩子掏過耳朵,真的是“忍手”了。

孩子一歲左右,有一次,我看到寶寶耳朵全是耳屎,眼看著就快被堵住了,順手就拿了根棉簽去掏,被我媽喊住了:“孩子還小,不要亂掏,它會自己出來的!”於是立馬停手。

1.寶寶的耳道較小,易堆積耳垢。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是由外耳道中的耵聹腺分泌的一種物質。耳屎平時借助人的頭部活動、咀嚼食物、張口等動作多可自行排出,一般是不需要清除的。此外,少量的耳垢不但不會影響聽力,而且還可黏附灰塵、小飛蟲等外來物質,對外耳道皮膚具有保護作用。

2.兒童的外耳道皮膚比較嬌嫩,與軟骨膜連接比較緊密,皮下組織少,血液迴圈差,掏耳朵時如果用力不當容易引起外耳道損傷、感染,導致外耳道癤腫、發炎、潰爛,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難忍,影響張口和咀嚼。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

利於細菌生長。另外,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如果掏耳朵時孩子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影響孩子的聽力。

3.醫學上並沒有具體的關於小孩多大可以掏耳朵的說法,如果確實有必要或者小孩的耳屎非常多的化,個人建議最好得等孩子6歲以後懂得表示自己的感受和配合的話,是可以掏耳朵的,切勿置入太深,

掏的時候用棉簽,不能在耳朵不停的旋轉,避免棉花掉入耳朵。

如果孩子還是覺得耳朵有不適了,應該及時就醫。如果有像我一樣“強迫症”的家長,就趕快停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