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位傳奇導演慧眼發掘了李小龍、成龍、李連傑,最後卻被所有人拋棄

今天看了一部電影——《蛇鶴八步》,這並不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但我看到是“羅維影業公司出品”的時候,我想起了一位傳奇導演,也許大家對他有印象的人不多,但他的一生確實非常傳奇,

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的成功都和他有莫大的關係。他就是《唐山大兄》、《精武門》的導演羅維。

最早我是在成龍的自傳中看到過他,雖然傳聞成龍對羅維是非常尊敬,但在自傳裡,成龍卻說了很多貶低羅維的話。後來在電視劇《李小龍》中,羅維又成了被貶低嘲諷的對象。

其實成龍、李小龍的成名是離不開羅維的。

說起來羅維本人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導演。同時代江湖地位僅次於大導演張徹,而論成就未必會比張徹低。邵氏有張徹,嘉禾有羅維。一時勁敵。

李小龍成名一共就四部半電影,《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死亡遊戲》(半部,沒有拍完)。其中前兩部都是羅維導演的。

有很多人說李小龍是天才,無論是誰做導演,都能夠成名。就武術本身而言,李小龍確實是天才,但電影。在拍《唐山大兄》以前,小龍還是一文不名。雖然曾經在美國拍過一些片子,但並沒有獲得多少成功。嘉禾因為沒有請到武打女皇鄭佩佩才想到請李小龍的。而拍唐山大兄的時候,開始不是羅維做導演的,

是另一位,因為那位導演不擅長功夫武俠題材,因而拍不下去。結果換了當時嘉禾的核心導演羅維。很多人疑問為什麼要找羅維,李小龍自己不是可以自導自演嗎?不能,那時候“李氏功夫電影”這一模式還沒有被開創出來。李小龍能打這是事實,但他還不能完全駕馭電影。而羅維已經成名,他是嘉禾的核心導演。李小龍能打,但,開創李小龍功夫電影模式,沒有羅維也不行。
後來李小龍確實自己能夠完全駕馭電影,跟羅維的合作也就結束了。電視劇根絕李小龍遺孀的回憶錄拍攝,對羅維的刻畫並不正確。

羅維跟李小龍分開後,自己組建電影公司。慧眼識金,開始力捧成龍(羅維是第一個力捧成龍的老闆兼導演)。在被羅維提攜以前,成龍不是在一些功夫片裡演幾十秒鐘挨揍的打手就是在諸如《金瓶雙豔》、《花飛滿城春》這樣的電影裡演色☆禁☆情片。

當然,儘管羅維重用成龍做主角,但由於沒有找對路子(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成龍演技還不夠成熟),一系列的平庸片子就出來了。其中就有我今天看的《蛇鶴八步》。這些片子不算是爛片,但也未能讓成龍走紅。

成龍確實不是羅維捧紅的,但前期如果不是羅維慧眼識金,花了大筆的錢去捧成龍做主角,打出了一點名氣,成龍也未必能那麼早發跡。

今天你不仔細研究,其實真看不出羅維拍的《蛇鶴八步》與後來很賣座的《師弟出馬》有什麼明顯的差距(觀眾給分:前者是8分,後者是8.3分)。也許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從量變到質變,由於羅維前面一系列電影的鋪墊成龍由一文不名的小角色成了大家熟悉的武打藝人,同時成龍因為能夠演主角而演技有明顯進步,而名氣和實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一個契機來爆發。拍《蛇形刁手》是吳思遠的主意,羅維把成龍推薦給了吳思遠。而蛇形刁手,從劇情和功夫上看幾乎就是羅維的《蛇鶴八步》的跟風(從名稱上就看得出都是講“象形拳”的片子),還有醉拳,早在羅維給成龍拍的作品《少林木人巷》(1986年)中就已經開始打醉拳了。但有一個關鍵的突破點,就是搞笑的地方明顯增多,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功夫喜劇。其實在《蛇鶴八步》中已經有幾個地方出現了功夫搞笑,只是不多也不明顯走這個風格。羅維讓成龍嘗試了象形拳、少林派、古龍武俠甚至反面一號,也有功夫喜劇《一招半式闖江湖》,但因為羅維覺得觀眾不會喜歡一個壯漢打搞笑拳,所以當年沒有拿出來上映。但吳思遠大膽地走了這個風格,儘管功夫和劇情依然老套,但卻大賣。

但說實話,1987年註定是成龍要成名的一年,由於羅維的力捧(羅維自己出品6部以及把他推薦給吳思遠2部),成龍當年主演了八部片子。其中有象形拳《蛇鶴八步》、功夫喜劇《一招半式闖江湖》《刁手怪招》(拼湊片)《蛇形刁手》《醉拳》、古龍武俠《飛渡卷雲山》、其他拳類《拳精》《龍拳》。羅維讓成龍一年拍了這麼多片子,包羅的當時所有流行元素。就是撞大運,也總有一部片子一種風格能走紅吧。 

所以說沒有羅維,成龍的星途其實是未知數。值得一提的是,“成龍”這個藝名還是羅維給取的。

順便提一下從《蛇形刁手》(陳思遠出品)、《一招半式闖江湖》(羅維出品)這個角度上看,其實早期的“成氏功夫喜劇”是吳思遠和成龍一起開創的。很多東西想出來並不難,難的只是勇於去嘗試。而成思遠做了嘗試。我要說明的是陳思遠的貢獻不在於想出功夫喜劇(這不是他想出來的),而在於他敢於首先把這一風格應用到電影上,並且第一個讓電影上映。羅維雖然拍了《一招半式闖江湖》,但當年沒有上映。而後來“成氏功夫喜劇”一旦被開創,以後就不需要吳思遠了,也不需要羅維,需要的只是表演者(成龍)+智囊團(創造笑點)。所以後來成龍也乾脆自導自演起來。接著因為嘉禾出高價,成龍跳槽走了。

失去成龍以後,羅維公司又成了李連傑離開內地的第一部電影簽約公司。羅維又發現金子了,他始終是個慧眼識金的導演。當然最終他依然沒有能夠留住李連傑。因為他兒子羅大偉成了李連傑的經紀人,來搗他老子的蛋!(羅維夫妻父子的愛恨情仇其實也夠拍幾部電影了)

接著羅維又啟用新人曾志偉等人。小有成果,但仍然不可避免自己晚年落魄的結局。

羅維力捧過很多巨星,其中包括那個二十年間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三位不同風格的功夫巨星,以及無數諸如曾志偉這樣更小一點的明星。但竟然被人稱作跟風大師。說羅維只會跟風,這無疑是不負責任的說法,他與李小龍一起開創了“李小龍功夫電影”模式,力捧成龍時候延續他自己所開創的功夫電影,怎麼能說是跟風呢?後來雖然拍了不少跟風作品,但也力捧過不少新人。曾經在年富力強的時候開創過潮流,最後年老了跟隨大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羅維當年的對手張徹晚年也一些其他的跟風之作。但他當年所捧過後來成名的藝人都自稱是他的徒弟。如姜大衛、李修賢、狄龍等。有徒弟們的吹捧,自然成就了張徹的名望。其實張徹最有名的電影不過是《獨臂刀》之流而已,而羅維有《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在名下,完爆一切張徹電影。至於張徹的弟子姜大衛、狄龍、李修賢等,顯然不足與李小龍、成龍的成就相提並論。

而羅維卻是慘澹收場。最後李小龍鄙視他,成龍毀約,自己的兒子羅大偉跳出來搶走他的金牌藝人李連傑。那些巨星的傳記中,只有一個小丑般的導演——羅維。

而真相只在明辨是非者的眼中!

其實真看不出羅維拍的《蛇鶴八步》與後來很賣座的《師弟出馬》有什麼明顯的差距(觀眾給分:前者是8分,後者是8.3分)。也許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從量變到質變,由於羅維前面一系列電影的鋪墊成龍由一文不名的小角色成了大家熟悉的武打藝人,同時成龍因為能夠演主角而演技有明顯進步,而名氣和實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一個契機來爆發。拍《蛇形刁手》是吳思遠的主意,羅維把成龍推薦給了吳思遠。而蛇形刁手,從劇情和功夫上看幾乎就是羅維的《蛇鶴八步》的跟風(從名稱上就看得出都是講“象形拳”的片子),還有醉拳,早在羅維給成龍拍的作品《少林木人巷》(1986年)中就已經開始打醉拳了。但有一個關鍵的突破點,就是搞笑的地方明顯增多,這就是後來所說的功夫喜劇。其實在《蛇鶴八步》中已經有幾個地方出現了功夫搞笑,只是不多也不明顯走這個風格。羅維讓成龍嘗試了象形拳、少林派、古龍武俠甚至反面一號,也有功夫喜劇《一招半式闖江湖》,但因為羅維覺得觀眾不會喜歡一個壯漢打搞笑拳,所以當年沒有拿出來上映。但吳思遠大膽地走了這個風格,儘管功夫和劇情依然老套,但卻大賣。

但說實話,1987年註定是成龍要成名的一年,由於羅維的力捧(羅維自己出品6部以及把他推薦給吳思遠2部),成龍當年主演了八部片子。其中有象形拳《蛇鶴八步》、功夫喜劇《一招半式闖江湖》《刁手怪招》(拼湊片)《蛇形刁手》《醉拳》、古龍武俠《飛渡卷雲山》、其他拳類《拳精》《龍拳》。羅維讓成龍一年拍了這麼多片子,包羅的當時所有流行元素。就是撞大運,也總有一部片子一種風格能走紅吧。 

所以說沒有羅維,成龍的星途其實是未知數。值得一提的是,“成龍”這個藝名還是羅維給取的。

順便提一下從《蛇形刁手》(陳思遠出品)、《一招半式闖江湖》(羅維出品)這個角度上看,其實早期的“成氏功夫喜劇”是吳思遠和成龍一起開創的。很多東西想出來並不難,難的只是勇於去嘗試。而成思遠做了嘗試。我要說明的是陳思遠的貢獻不在於想出功夫喜劇(這不是他想出來的),而在於他敢於首先把這一風格應用到電影上,並且第一個讓電影上映。羅維雖然拍了《一招半式闖江湖》,但當年沒有上映。而後來“成氏功夫喜劇”一旦被開創,以後就不需要吳思遠了,也不需要羅維,需要的只是表演者(成龍)+智囊團(創造笑點)。所以後來成龍也乾脆自導自演起來。接著因為嘉禾出高價,成龍跳槽走了。

失去成龍以後,羅維公司又成了李連傑離開內地的第一部電影簽約公司。羅維又發現金子了,他始終是個慧眼識金的導演。當然最終他依然沒有能夠留住李連傑。因為他兒子羅大偉成了李連傑的經紀人,來搗他老子的蛋!(羅維夫妻父子的愛恨情仇其實也夠拍幾部電影了)

接著羅維又啟用新人曾志偉等人。小有成果,但仍然不可避免自己晚年落魄的結局。

羅維力捧過很多巨星,其中包括那個二十年間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三位不同風格的功夫巨星,以及無數諸如曾志偉這樣更小一點的明星。但竟然被人稱作跟風大師。說羅維只會跟風,這無疑是不負責任的說法,他與李小龍一起開創了“李小龍功夫電影”模式,力捧成龍時候延續他自己所開創的功夫電影,怎麼能說是跟風呢?後來雖然拍了不少跟風作品,但也力捧過不少新人。曾經在年富力強的時候開創過潮流,最後年老了跟隨大流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羅維當年的對手張徹晚年也一些其他的跟風之作。但他當年所捧過後來成名的藝人都自稱是他的徒弟。如姜大衛、李修賢、狄龍等。有徒弟們的吹捧,自然成就了張徹的名望。其實張徹最有名的電影不過是《獨臂刀》之流而已,而羅維有《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在名下,完爆一切張徹電影。至於張徹的弟子姜大衛、狄龍、李修賢等,顯然不足與李小龍、成龍的成就相提並論。

而羅維卻是慘澹收場。最後李小龍鄙視他,成龍毀約,自己的兒子羅大偉跳出來搶走他的金牌藝人李連傑。那些巨星的傳記中,只有一個小丑般的導演——羅維。

而真相只在明辨是非者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