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一書記”為農村經濟發展引來新動能

7月14日中午,菏澤市成武縣九女集鎮的三位“第一書記”,冒著酷暑在村口焦急的等待著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就是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的師生。

九女集鎮第三輪三位“第一書記”,自今年2月份入村工作後,經過實地考察,積極調研鄉鎮企業、村辦合作社;走村串戶,與村兩委幹部、生產隊長、致富能手座談,發現當地村鎮企業利用“互聯網+農業”發展經濟狀況相對滯後;玉米等農副產品生產與銷售方式原始,沒有形成深加工,品牌包裝,吸引投資的意識,更沒有積極利用農村電商技術與政策搞活經濟的意識。

面對實際問題,

吳金滿、朱祖強、劉洪冰三位“第一書記”多次開會討論,研究解決辦法,瞭解相關政策,利用“互聯網+”線上線下多方尋找資源。專業的事情,需要專業的人才解決。三位“第一書記”在研究國家“農民經紀人”資訊時,在互聯網上發現了大眾網、齊魯晚報和濟南時報等媒體的一條新聞,引起了他們的關注: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為中國核桃之鄉濟南市曆城區高爾鎮核桃謀增值,
經過品牌化包裝和深加工指導,讓高爾核桃“下南洋”,並吸引到6000萬元投資銷售訂單。經過進一步瞭解,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曾為平陰縣蘇山頭村滯銷的“雞腿菇”做品牌包裝、行銷策劃,銷售到北京、上海等全國10幾個省、市地區,一度脫銷,事蹟被中央電視臺報導。

三位“第一書記”興奮了,這就是我們要找的人才,“這裡有實際困難,他們有針對技術,”這就是我們要為農村找的新動能,

將村裡現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互聯網+農村”經濟、農村電商技術應用與普及的創新驅動,做強農村人才引進與知識、技術、意識新動能成長和傳統農副產品產業轉型“雙引擎”。一定要與他們取得聯繫。經過多方協調,三位“第一書記”與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團隊取得了聯繫。

不謀而合,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團隊每年都會舉行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這支由專業老師、大學生黨員和志願者組成的團隊,也正在聯繫各地,準備開展“深入開展‘兩學一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廖俊波、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蹟,情系美麗鄉村建設”主題黨日和社會實踐活動。雙方一拍即合,發現“大學生農民經紀人”利用知識、技術可以“第一書記”的得力助手。

7月14日下午,冒著瓢潑大雨,在成武縣九女集鎮智樓村村部,

九女集鎮三位“第一書記”,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團隊成員,山東建築大學相關部門領導,成武縣委、九女集鎮領導,九女集鎮三位“第一書記”駐村村委成員,九女集鎮鄉鎮企業代表、致富能手、生產隊長等四十餘人,參加了菏澤市成武縣九女集鎮“第一書記”與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結對子,對口幫扶“互聯網+農村”經濟社會實踐啟動儀式。

接下來,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實踐團擬開展農技人員電商技能培訓、農副產品深加工包裝和行銷策劃、農業科普講座等服務活動。通過大學生黨員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的形式,關注“三農”問題,奉獻一片愛心,協同扶貧攻堅,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契機,協助“第一書記”做好“互聯網+農村”經濟發展工作。

接下來,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生農民經紀人”實踐團擬開展農技人員電商技能培訓、農副產品深加工包裝和行銷策劃、農業科普講座等服務活動。通過大學生黨員志願服務、社會實踐的形式,關注“三農”問題,奉獻一片愛心,協同扶貧攻堅,以新舊動能轉換為契機,協助“第一書記”做好“互聯網+農村”經濟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