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支柱產業和未來產業項目“隨用隨供” 有望在全國率先開展5G試驗網建設

土地、資料是“產業新政50條”中創新要素供給,增強產業核心要素聚集能力的重要內容。

記者對“產業新政50條”中優化土地資源保障和強化資料資源支撐兩部分內容進行了仔細梳理。

在土地資源保障方面,新政從產業用地保障、工業用地彈性供應、土地出讓價格確定和鼓勵集約節約用地四個方面,推動土地供給由注重增量轉向盤活存量、優化增量並舉,提高投資強度和產出效益。

在資料資源支撐方面,新政則明確將積極搶抓以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為主要特徵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

將資料資源作為新型要素,從提升資訊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推進資料資源的開發利用、促進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三方面制定政策舉措,推進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空間地理等資訊資源社會化開發利用。

【優化土地資源保障】

關鍵字·產業用地保障

支柱產業未來產業等項目 按需“隨用隨供”

我市將優化土地利用規劃,優先保障產業用地需求。“產業新政50條”明確要圍繞產業發展需要,根據城市空間佈局和產業園區定位,引導企業在功能匹配的產業園區選址建設。同時,在符合法律法規政策、具備供地條件下,對支柱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項目按需“隨用隨供”。除計畫單列外,年度土地利用計畫傾斜安排70%用於工業、物流、文旅、創新產業、農產品加工及配套基礎設施項目。

此外,產業園區內的工業用地可用於不分割產權、物業整體持有的總部經濟專案建設。落實農業生產設施、附屬設施和配套設施用地政策,創新實施農用地長期流轉試點。積極爭取更多產業化專案納入省重點推進專案並匹配土地資源,全面保障產業發展。

關鍵字·彈性供應

工業用地實施彈性供應 到期後可續期出讓或租賃

彈性供應制度是優化土地資源保障部分的“亮點”內容。

根據“產業新政50條”,我市將對工業用地實施彈性供應,分類採取彈性年期出讓、租賃、先租後讓等多種供地方式,彈性年期出讓一般不超過20年,租賃年限一般不超過10年,到期後可續期出讓或租賃。

關鍵字·土地出讓價格

戰略引領性新興產業工業專案 可低於出讓指導價標準出讓

我市將合理確定土地出讓價格。“產業新政50條”明確,動態調整工業用地出讓指導價標準,

對鼓勵類重大工業專案實行地價優惠政策。同時,對戰略引領性新興產業工業項目,經市政府審議同意,可低於成都市工業用地出讓指導價標準出讓。對符合規劃導向和產業條件的重大服務業項目,可按不低於宗地評估價的70%確定土地出讓起始價。

關鍵字·集約節約用地

土地產出效益 與新增建設用地計畫分配掛鉤

在鼓勵集約節約用地方面,“產業新政50條”明確,建立土地產出效益與新增建設用地計畫分配掛鉤制度。同時,引導小微型或尚需孵化的企業租賃使用工業多層標準廠房。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鼓勵工業企業利用存量土地新建工業廠房或增加原廠房層數,對新增的工業廠房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此外,除法律、政策規定須由政府收回的土地外,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依法通過自主、聯營、入股、轉讓等多種方式,對其使用的存量土地進行再開發,對用於發展重大服務業由中心城區向全市範圍拓展。

此外,對重點資料中心、工業雲、互聯網和大資料平臺企業執行優惠頻寬資費並給予補貼。支持電信企業為跨國公司、跨境業務提供優質優價的國際直達專用通道。系統佈局一批區域性、行業性資料中心,為企業雲計算服務提供支撐。

關鍵字·資料資源開發利用

企業構建專業大資料服務平臺 最高一次性補助300萬元

強化資料資源支撐,必須推進資料資源的開發利用。“產業新政50條”明確,將搭建全市統一資料交換共用平臺,提升政務資料共用應用水準,按照市場化機制,構建面向公共服務和商業應用的資料資源池,推進政務服務、空間地理、公共服務等資訊資源社會化開放利用。

同時,企業和社會機構面向行業應用構建專業大資料服務平臺,主動採集、加工並開放資料,形成以資料平臺為核心的產業加速器,可按平臺投資額30%給予最高300萬元一次性補助。國內外行業領先企業來蓉開展資料業務、發展大資料產業的,產業部門按重點專案説明企業協調資料資源。實施大資料應用示範工程,對重點產業領域的重點示範應用專案,按專案總額20%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援。

關鍵字·深度融合

企業創新應用新一代資訊技術 最高補貼達500萬元

如何促進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根據“產業新政50條”,我市將建設工業大資料和工業互聯網等功能型平臺,支援產業新城率先建設智慧園區,提供基於行業和區域的“工業雲”服務,鼓勵企業運用平臺資源,推進基於互聯網的協同製造,促進資訊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

同時,支援新一代資訊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創新應用,按企業投入的15%-20%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貼。全面推廣智慧應用,激發“互聯網+”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傳統業態和服務模式創新發展,最大限度釋放資訊生產力。

5G通信網路將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什麼?

下高清電影僅需一秒鐘 自動駕駛將成為現實

“優化4G通信網路,高標準超前規劃部署5G通信網路”,“產業新政50條”中關於5G通信網路的成都佈局一經發佈,就引起了大家紛紛關注。那麼5G通信網路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面的改變?日前,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對此作了權威解答。

成都在網路建設方面的具體推進情況如何?5G通信網路什麼時候能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記者瞭解到,目前,我市啟動建成了國際直達專用電路、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傳輸網Ipv6改造等一大批重大資訊基礎設施專案。同時,我市部署的5G專案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華為公司在成都建設了全球最大的5G測試外場,移動集團將在成都設立5G聯合創新研究院,天府國際機場等區域的5G試驗網已在籌備,成都有望在全國率先開展5G試驗網建設,力爭明年在部分區域開通試點。“相信隨著成都資訊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不但會豐富與方便市民生活,也會為新興技術的崛起和各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鄧文博

建立土地產出效益與新增建設用地計畫分配掛鉤制度。同時,引導小微型或尚需孵化的企業租賃使用工業多層標準廠房。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鼓勵工業企業利用存量土地新建工業廠房或增加原廠房層數,對新增的工業廠房不再增收土地價款。

此外,除法律、政策規定須由政府收回的土地外,鼓勵原土地使用權人依法通過自主、聯營、入股、轉讓等多種方式,對其使用的存量土地進行再開發,對用於發展重大服務業由中心城區向全市範圍拓展。

此外,對重點資料中心、工業雲、互聯網和大資料平臺企業執行優惠頻寬資費並給予補貼。支持電信企業為跨國公司、跨境業務提供優質優價的國際直達專用通道。系統佈局一批區域性、行業性資料中心,為企業雲計算服務提供支撐。

關鍵字·資料資源開發利用

企業構建專業大資料服務平臺 最高一次性補助300萬元

強化資料資源支撐,必須推進資料資源的開發利用。“產業新政50條”明確,將搭建全市統一資料交換共用平臺,提升政務資料共用應用水準,按照市場化機制,構建面向公共服務和商業應用的資料資源池,推進政務服務、空間地理、公共服務等資訊資源社會化開放利用。

同時,企業和社會機構面向行業應用構建專業大資料服務平臺,主動採集、加工並開放資料,形成以資料平臺為核心的產業加速器,可按平臺投資額30%給予最高300萬元一次性補助。國內外行業領先企業來蓉開展資料業務、發展大資料產業的,產業部門按重點專案説明企業協調資料資源。實施大資料應用示範工程,對重點產業領域的重點示範應用專案,按專案總額20%給予最高500萬元支援。

關鍵字·深度融合

企業創新應用新一代資訊技術 最高補貼達500萬元

如何促進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根據“產業新政50條”,我市將建設工業大資料和工業互聯網等功能型平臺,支援產業新城率先建設智慧園區,提供基於行業和區域的“工業雲”服務,鼓勵企業運用平臺資源,推進基於互聯網的協同製造,促進資訊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

同時,支援新一代資訊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各環節的創新應用,按企業投入的15%-20%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貼。全面推廣智慧應用,激發“互聯網+”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傳統業態和服務模式創新發展,最大限度釋放資訊生產力。

5G通信網路將給我們生產生活帶來什麼?

下高清電影僅需一秒鐘 自動駕駛將成為現實

“優化4G通信網路,高標準超前規劃部署5G通信網路”,“產業新政50條”中關於5G通信網路的成都佈局一經發佈,就引起了大家紛紛關注。那麼5G通信網路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方面的改變?日前,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對此作了權威解答。

成都在網路建設方面的具體推進情況如何?5G通信網路什麼時候能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記者瞭解到,目前,我市啟動建成了國際直達專用電路、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傳輸網Ipv6改造等一大批重大資訊基礎設施專案。同時,我市部署的5G專案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華為公司在成都建設了全球最大的5G測試外場,移動集團將在成都設立5G聯合創新研究院,天府國際機場等區域的5G試驗網已在籌備,成都有望在全國率先開展5G試驗網建設,力爭明年在部分區域開通試點。“相信隨著成都資訊基礎設施的提檔升級,不但會豐富與方便市民生活,也會為新興技術的崛起和各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相關負責人表示。

編輯:鄧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