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給你買雅閣頂配的理由 本田主動安全測試

第十代本田雅閣已經在北美亮相,除了那頗具話題性的外觀之外,新車還搭載了本田日後立足車壇的多項核心技術——VTEC-TURBO、10AT變速箱、混合動力技術,當然少不了Honda SENSING主動安全系統。

在前兩期的主動安全測試項目中,我們先後對三菱歐藍德以及斯巴魯傲虎進行測試,這次的主角終於輪到搭載Honda SENSING的雅閣混動版車型。本田的Honda SENSING雖然沒有採用當今最先進的技術,但卻能把現有技術整合得非常徹底,它也許是當今體驗最好的一套主動安全系統。

目前市面上的主動安全系統都在多功能化上大作文章,僅是大燈系統一項就被拓展出多種“主動防禦技能”,還有更多的功能也只是停留在概念中。然而本田卻沒有選擇拼技術的“廣度”,他們傾向於在成熟技術上挖掘“深度”,進一步深化電子系統的體驗感。

Honda SENSING系統所包含的功能都是較為常見的,主例如CMBS碰撞緩解制動系統、ACC自我調整巡航、LDW車道偏移抑制系統、LKAS車道保持系統、TSR交通標識識別。這些功能在大部分合資甚至自主品牌車型上都能看到,因此,本田必須把每個功能都做得足夠好,才能保證在競爭中不會落伍。

本次測試我們將深入體驗Honda SENSING系統的每一項功能,並對實際駕駛中有可能發生的危險情況作了情景類比。

我們選用的是雅閣混動銳尊版版車型,中控佈局除了檔把區域之外,都與2.4L頂配版車型都幾乎一樣。鑒於ACC自我調整巡航以及LKAS車道保持系統兩項功能都會對實際駕駛產生一定程度的干預,因此需要通過方向盤右側的“MAIN”按鍵打開或關閉這兩項功能,

可以看作是兩項行車輔助系統的總開關。

雅閣混動上的ACC帶有低速追隨模式。這裡“低速”的定義是什麼?在我們的實測中,只要踩油門讓車走起來,然後開啟ACC功能,再將油門鬆開,車輛就會自動跟隨前車行駛。速度在10km/h或更低的速度都可以產生作用,效果非常靈敏。當然,在怠速情況下ACC是不會工作的,必須駕駛者下意識地給油,這也是處於安全的考慮了。

在利用ACC提速時,速度的攀升會變得十分緩慢,即使前車突然作急加速動作,車輛也不會以相應的加速度跟隨。這估計是出於舒適性以及安全性的考慮。

跟大多數自適巡航系統一樣,雅閣混動有三段跟車距離可調。但即使把距離設置為最近,與前車的實際距離也有兩個車位以上;而當距離設置為最遠,更前車的距離目測超過了50米,可見雅閣身上的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是十分可觀的。

既然稱為“自我調整”巡航,那除了加速跟車之外,減速的表現也是很重要。在ACC開啟情況下,其減速的積極性明顯高於提速,在肉眼尚未判斷前車減速的時候,系統已經先人一步地降低車速,並且會隨著相對速度的增大而加大制動力度,直到最後停下。沒錯,雅閣的ACC功能是能夠實現跟車直至完全停止的效果。這點讓我們感到非常滿意。

交通標識智慧識別是ACC系統的一項附屬技能,能通過攝像頭捕捉道路標示(限速或禁止超車),並且能把限速資訊與ACC整合。舉個例子說明吧,若你在ACC中設定的速度是80km/h,而當前行駛路段是限速60km/h,那在ACC作用下,車速是不會自動超過60km/h的,除非你刻意踩油門提速。

這兩項系統工作效果較為相似,因此放在一起說。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更像是ACC的一個輔助,讓車輛保持在車道中間,當車輛出現偏移時會主動干預方向盤修正。而LDW車道偏移抑制系統則只會發出偏離警示,並不會對方向盤干預。

與ACC功能一樣,LKAS功能同樣需要先由“MAIN”按鍵啟動,並可以獨立於ACC工作。LKAS的作用是通過頂部單眼攝像機識別道路兩側的行車線,並需要將車速保持在70km/h以上,當系統成功識別行車線後,儀錶盤上的行車線標識會由虛線變為實線。

從原理上說,當LKAS功能作用後,會介入對方向盤的操作,讓車輛始終保持在車道中間。但從實際效果來看,LKAS的作用效果並不非十分明顯,即使滿足了啟動條件,依然會偶爾出現車道偏離的現象。

系統對行車線的識別與實際路況有很大關係,若路上行車線不清晰,LKAS便會失去作用。此時,若你事先啟動了LDW車道偏移抑制系統,方向盤便會出現震動,儀錶盤也會出現警示燈以提醒駕駛者採取行動,與此同時系統也會對方向盤實施轉向,協助車輛回歸正常道路。

而值得肯定的是,當走在一些行車線十分清晰的道路,如新建的高速公路,LKAS的是可以持續工作的。並且在一些小角度的彎道中可以實現自動轉向。從此功能上看,本田Honda SENSING一定程度上具備了第三等級的自動駕駛功能,也即“在特定環境下讓駕駛員不用控制汽車”。

自動刹車功能是所有主動安全系統的“必修課”。本田將此功能命名為CMBS碰撞緩解制動系統。萬變不離其宗,此類功能的核心永遠都是兩個,“預警”和“制動”。

在“預警”方面,雅閣混動的表現讓我非常滿意,它是我目前試駕過的車型中“擬人化”做得最好的。怎麼說?它的預警提示不會過於靈敏以至於稍微貼近前車就發出“嗶嗶”的聲音,當然也不會遲鈍到踩下刹車後才出現警示。CMBS系統就像一個經驗老道的教練,讓你隨心所欲地駕駛,而危險出現時總會先於你的知覺及時提醒。

在路面實際駕駛時,系統會通過與前車的相對速度決定是否發出提醒。當前車突然減速,或本車突然加速接近前車儀錶盤上均會出現提示圖案並發出警示聲。若駕駛員沒作制動並且讓前車繼續接近,儀錶盤警示會持續閃爍。

而當車距縮小到足夠短(目測約5米內),且系統判斷出有可能碰撞時,儀錶盤會出現“BRAKE”字樣以提示刹車。按理說系統會採取自動制動措施,但處於安全考慮,我們還是先於系統踩下刹車。

在遇到前車突然插入的情況時,CMBS作用的原理與跟車時是一樣的,同樣會根據速度差以及距離作出預警,作用效果同樣靈敏。為了檢測CMBS的可靠性,我們還特意做了夜間測試。系統的反應速度以及判別距離與白天無異,依然會很及時地出現警示。

下面談到的是CMBS系統的“制動”情況,與之前的測試一樣,我們選取了充氣假人以及紙皮箱模擬碰撞物,也採用了40km/h、30km/h、20km/h三種速度分別作四次碰撞測試(人形公仔、紙箱牆各兩次)。

最終的成功率如上表所示,當車速處於40km/h時,出現了一次針對紙箱牆的主動制動,但充氣假人均被撞飛;而當車速在30km/h時,四次測試中有兩次出現了針對紙箱牆的主動制動效果,但均不能避免碰撞,而充氣假人依然只有預警沒有制動。

當車速處於20km/h時,對充氣假人及紙皮箱的制動均起作用了,但對於碰撞則不能完全避免。根據本田CMBS的作用原理所示,車速低於30km/h時,車輛可以自主制動直到完全停止。在我們測試中基本能印證這一點,而制動的成功率與大多數主動安全系統一樣,都是不能完全依靠。

倒車影像功能是雅閣普及得最多的一項配置,除了2.0L最低配車型缺乏之外,其餘車型均有配備。在雅閣混動頂配車型上,擁有廣角、正常、垂直下方三種後視視角。影像中配有方向隨動線框以及距離警示線,並配有蜂鳴聲提示。

再配上側方盲區視角顯示功能,即使沒有配備360全景攝像系統,倒車的安全性也得到保證。不過與大多數日系車相同,雅閣依然缺乏後方主動防碰撞功能。

總結:

正如文章開篇所說,雅閣身上的Honda SENSING系統不算特別尖端的新科技,但每一項技術都能做出很好的體驗。它不但解決了“有或無”的問題,還進一步優化每項功能的作用,讓用戶能更便捷、更舒適地體驗這些新科技,這也是真正的科技人性化。不盡時髦,但經驗老道,這不就是老司機的脾性嗎?

遺憾的是,目前Honda SENSING只能在部分車系的頂配車型上才能出現,而鑒於國內使用者普遍對主動安全系統的認知不深,需求也不強烈,導致了這套系統的普及程度有限。希望本田日後能將Honda SENSING系統普及到更多更低價位的車型,讓更多人能享受“老司機”般的主動保護。

圖/文:何文東 測試協助:楊東琳、楊萬科

一貓汽車網出品

雅閣混動上的ACC帶有低速追隨模式。這裡“低速”的定義是什麼?在我們的實測中,只要踩油門讓車走起來,然後開啟ACC功能,再將油門鬆開,車輛就會自動跟隨前車行駛。速度在10km/h或更低的速度都可以產生作用,效果非常靈敏。當然,在怠速情況下ACC是不會工作的,必須駕駛者下意識地給油,這也是處於安全的考慮了。

在利用ACC提速時,速度的攀升會變得十分緩慢,即使前車突然作急加速動作,車輛也不會以相應的加速度跟隨。這估計是出於舒適性以及安全性的考慮。

跟大多數自適巡航系統一樣,雅閣混動有三段跟車距離可調。但即使把距離設置為最近,與前車的實際距離也有兩個車位以上;而當距離設置為最遠,更前車的距離目測超過了50米,可見雅閣身上的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是十分可觀的。

既然稱為“自我調整”巡航,那除了加速跟車之外,減速的表現也是很重要。在ACC開啟情況下,其減速的積極性明顯高於提速,在肉眼尚未判斷前車減速的時候,系統已經先人一步地降低車速,並且會隨著相對速度的增大而加大制動力度,直到最後停下。沒錯,雅閣的ACC功能是能夠實現跟車直至完全停止的效果。這點讓我們感到非常滿意。

交通標識智慧識別是ACC系統的一項附屬技能,能通過攝像頭捕捉道路標示(限速或禁止超車),並且能把限速資訊與ACC整合。舉個例子說明吧,若你在ACC中設定的速度是80km/h,而當前行駛路段是限速60km/h,那在ACC作用下,車速是不會自動超過60km/h的,除非你刻意踩油門提速。

這兩項系統工作效果較為相似,因此放在一起說。LKAS車道保持輔助系統更像是ACC的一個輔助,讓車輛保持在車道中間,當車輛出現偏移時會主動干預方向盤修正。而LDW車道偏移抑制系統則只會發出偏離警示,並不會對方向盤干預。

與ACC功能一樣,LKAS功能同樣需要先由“MAIN”按鍵啟動,並可以獨立於ACC工作。LKAS的作用是通過頂部單眼攝像機識別道路兩側的行車線,並需要將車速保持在70km/h以上,當系統成功識別行車線後,儀錶盤上的行車線標識會由虛線變為實線。

從原理上說,當LKAS功能作用後,會介入對方向盤的操作,讓車輛始終保持在車道中間。但從實際效果來看,LKAS的作用效果並不非十分明顯,即使滿足了啟動條件,依然會偶爾出現車道偏離的現象。

系統對行車線的識別與實際路況有很大關係,若路上行車線不清晰,LKAS便會失去作用。此時,若你事先啟動了LDW車道偏移抑制系統,方向盤便會出現震動,儀錶盤也會出現警示燈以提醒駕駛者採取行動,與此同時系統也會對方向盤實施轉向,協助車輛回歸正常道路。

而值得肯定的是,當走在一些行車線十分清晰的道路,如新建的高速公路,LKAS的是可以持續工作的。並且在一些小角度的彎道中可以實現自動轉向。從此功能上看,本田Honda SENSING一定程度上具備了第三等級的自動駕駛功能,也即“在特定環境下讓駕駛員不用控制汽車”。

自動刹車功能是所有主動安全系統的“必修課”。本田將此功能命名為CMBS碰撞緩解制動系統。萬變不離其宗,此類功能的核心永遠都是兩個,“預警”和“制動”。

在“預警”方面,雅閣混動的表現讓我非常滿意,它是我目前試駕過的車型中“擬人化”做得最好的。怎麼說?它的預警提示不會過於靈敏以至於稍微貼近前車就發出“嗶嗶”的聲音,當然也不會遲鈍到踩下刹車後才出現警示。CMBS系統就像一個經驗老道的教練,讓你隨心所欲地駕駛,而危險出現時總會先於你的知覺及時提醒。

在路面實際駕駛時,系統會通過與前車的相對速度決定是否發出提醒。當前車突然減速,或本車突然加速接近前車儀錶盤上均會出現提示圖案並發出警示聲。若駕駛員沒作制動並且讓前車繼續接近,儀錶盤警示會持續閃爍。

而當車距縮小到足夠短(目測約5米內),且系統判斷出有可能碰撞時,儀錶盤會出現“BRAKE”字樣以提示刹車。按理說系統會採取自動制動措施,但處於安全考慮,我們還是先於系統踩下刹車。

在遇到前車突然插入的情況時,CMBS作用的原理與跟車時是一樣的,同樣會根據速度差以及距離作出預警,作用效果同樣靈敏。為了檢測CMBS的可靠性,我們還特意做了夜間測試。系統的反應速度以及判別距離與白天無異,依然會很及時地出現警示。

下面談到的是CMBS系統的“制動”情況,與之前的測試一樣,我們選取了充氣假人以及紙皮箱模擬碰撞物,也採用了40km/h、30km/h、20km/h三種速度分別作四次碰撞測試(人形公仔、紙箱牆各兩次)。

最終的成功率如上表所示,當車速處於40km/h時,出現了一次針對紙箱牆的主動制動,但充氣假人均被撞飛;而當車速在30km/h時,四次測試中有兩次出現了針對紙箱牆的主動制動效果,但均不能避免碰撞,而充氣假人依然只有預警沒有制動。

當車速處於20km/h時,對充氣假人及紙皮箱的制動均起作用了,但對於碰撞則不能完全避免。根據本田CMBS的作用原理所示,車速低於30km/h時,車輛可以自主制動直到完全停止。在我們測試中基本能印證這一點,而制動的成功率與大多數主動安全系統一樣,都是不能完全依靠。

倒車影像功能是雅閣普及得最多的一項配置,除了2.0L最低配車型缺乏之外,其餘車型均有配備。在雅閣混動頂配車型上,擁有廣角、正常、垂直下方三種後視視角。影像中配有方向隨動線框以及距離警示線,並配有蜂鳴聲提示。

再配上側方盲區視角顯示功能,即使沒有配備360全景攝像系統,倒車的安全性也得到保證。不過與大多數日系車相同,雅閣依然缺乏後方主動防碰撞功能。

總結:

正如文章開篇所說,雅閣身上的Honda SENSING系統不算特別尖端的新科技,但每一項技術都能做出很好的體驗。它不但解決了“有或無”的問題,還進一步優化每項功能的作用,讓用戶能更便捷、更舒適地體驗這些新科技,這也是真正的科技人性化。不盡時髦,但經驗老道,這不就是老司機的脾性嗎?

遺憾的是,目前Honda SENSING只能在部分車系的頂配車型上才能出現,而鑒於國內使用者普遍對主動安全系統的認知不深,需求也不強烈,導致了這套系統的普及程度有限。希望本田日後能將Honda SENSING系統普及到更多更低價位的車型,讓更多人能享受“老司機”般的主動保護。

圖/文:何文東 測試協助:楊東琳、楊萬科

一貓汽車網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