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闢謠特工隊 | 這些食物真有毒!謹慎勿食

在闢謠君的努力下,江湖上流傳的很多食物謠言已經被成功攻破,但食物也並非百分之百安全,有的時候不注意,佳餚就有可能變毒藥。今天,闢謠君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真的會引起中毒的食物。

發芽的土豆

隨著春天的到來,氣溫逐漸上升,廚房裡的土豆冒出來一個個小芽。大家都知道發芽的土豆有毒,那麼問題來了,這還能吃嗎?吃了會中毒嗎?

不只發芽的土豆,表皮變綠的土豆也有引起中毒的風險。其中含有一類名為龍葵素的物質。

龍葵素是植物中糖苷生物鹼類物質的總稱,多見於茄科植物,比如土豆、茄子、番茄。土豆中主要是α—卡茄堿和α—茄堿,這兩種物質達到一定濃度就會引起中毒,一般認為土豆中濃度低於200mg/kg是安全的。一個發芽的土豆的芽和皮層中龍葵素的濃度都已經超過的安全限制,變綠的皮層中更高。

但是有很多人把土豆芽去掉,吃了一點事都沒有,這又是怎麼回事?這是因為龍葵素在土豆中不是均勻分佈的,

主要集中在芽內和皮層,而裡面的部分幾乎沒有。所以當你去掉那些龍葵素很多的部分後,剩下的土豆還是安全的。但是有實驗測定一個1/4表皮發綠,帶有5mm芽的土豆,整個的龍葵素含量超過200mg/kg,還是有一定風險。

總結:發芽的土豆把芽及根部周圍去掉足夠,是可以食用的。但是一個土豆如果長了太多芽,大部分表皮變綠,這時龍葵素含量很高,

還是不要吃。就算你去掉所有芽和變綠的部分,估計剩下的也不多,還不知道有沒有去乾淨。

解決方法:防止土豆發芽。通風、陰涼、避光貯存,可延緩發芽,減少龍葵素產生。

據說青番茄也富含龍葵素,吃了會中毒嗎?番茄中富含的是另外一種龍葵素——番茄堿,沒有毒性,可以放心大膽的吃。

新鮮的黃花菜和未熟的四季豆

一般認為蔬菜越新鮮越好,而黃花菜卻是一個例外。

眾所周知,鮮黃花菜有毒,這是事實。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進入人體後經過胃腸吸收變為二秋水仙堿,對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都有刺激作用,引起嘔吐、腹瀉、腎功能損害。如果每次食用未經處理的鮮黃花菜超過100g,就會引起中毒。

很多人追求新鮮、脆嫩的口感,除了新鮮的食材,喜歡吃半生不熟的食物,而未煮熟的四季豆可能會變成毒藥。四季豆又稱扁豆或刀豆,其豆莢中含有皂素,

種子中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它們對胃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還會進入體內破壞紅細胞,引起溶血。高溫可破壞這些毒素,因此中毒發生在食用未煮熟的四季豆後,常有引起集體中毒事件發生。

總結:新鮮黃花菜和未熟四季豆有毒,請勿食用。

解決方法:黃花菜宜幹不宜鮮,新鮮的需摘除花蕊,開水煮後浸泡再食用。四季豆煮熟即可。

未醃透的鹹菜

我國很多地方醃制蔬菜的習慣,美味又方便,但是沒有醃夠時間的蔬菜,會引起亞硝酸鹽急性中毒,血液失去攜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

醃制蔬菜是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來改變食材風味,在整個醃制過程中,會有好的細菌與壞的細菌共同繁殖。好的細菌幫助我們發酵食物,壞的則會產生亞硝酸鹽。隨著時間延長,好細菌發酵使整個環境pH發生改變,最終壞的細菌無法生存,產生的亞硝酸鹽也慢慢分解,最終減少。因此在醃制蔬菜的整個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先升後降,一般在第8,9天的時候最高,到20天左右,已經降至很低值,不會引起中毒。如果醃制時的密封、溫度、加鹽做的不夠,將會助長壞的細菌,亞硝酸鹽最高可達每千克一百毫克以上,可引起中毒。

結論:未醃透的鹹菜有風險。

解決辦法: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多等幾天就好了。

變質的食物

食物變質是被細菌或真菌在上面生長繁殖所致,不僅影響食用性,更重要的是有損健康。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煮一下就可以殺死毒素,丟掉太浪費,然而節儉行為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急性食物中毒

黴變甘蔗:節菱胞黴的代謝產物3-硝基丙酸是很強的毒素,人誤食後2—8小時後,出現嘔吐、頭暈、頭疼、視力障礙,進而四肢僵直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導致昏迷和死亡。(詳情請看清明時節雨紛紛,甘蔗說我惹了誰?)。

變質鮮銀耳:被細菌污染產生酵米麵黃桿菌毒素,食用後昏迷、抽搐,甚至多器官衰竭。

產生慢性毒性

黴變的穀物、堅果:黃麴黴菌污染產生黃麴黴毒素,長期接觸增加患肝癌風險。

除此之外,發黴的生薑、茶葉等,可能被各種各樣的微生物污染,產生各種毒素。而且這些毒素多很頑強,單靠開水煮煮是殺不死的。如黃麴黴毒素要加熱到280~300度才被破壞。

結論:變質食物危險大,小則腹瀉,大則要命。

解決辦法:不吃變質食物或改善儲存條件,防止食物變質。

REFERENCE

參考文獻

[1]陳冠. 貯藏馬鈴薯龍葵素的分佈與含量[J]. 食品科學,1984,(09):8-15.

[2]曾凡逵,周添紅,康憲學,劉剛. HPLC法測定馬鈴薯塊莖中糖苷生物鹼的含量[J]. 中國馬鈴薯,2015,(05):263-268.

[3]陶永霞,劉洪海,段繼華. 番茄堿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 中國食品添加劑,2007,(03):143-144+101.

[4]姜信平. 鮮黃花菜中毒36例急診治療體會[J]. 吉林醫學,2010,(24):4136-4137.

[5]洪亞輝,成志偉,李精華,胡超. 不同處理方式對鮮黃花菜中秋水仙堿含量變化的影響[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6):500-502.

[6]皮世昌,陳浩勤,李鴻,譚立新,歐陽學逸. 281例四季豆中毒臨床特徵和流行病學特徵分析[J]. 中國熱帶醫學,2005,(03):627-628.[4]姜信平. 鮮黃花菜中毒36例急診治療體會[J]. 吉林醫學,2010,(24):4136-4137.

[7]龍梅,張相軍,劉媛. 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現代儀器,2010(5):59-62.

[8]霍振波,彭付春,楊志揚,杜光州,張花妮. 食用變質鮮銀耳引起急性中毒13例報告[J]. 臨床醫學,1986,(03):188-189.

[9]霍振波,彭付春,楊志揚,杜光州,張花妮. 食用變質鮮銀耳引起急性中毒13例報告[J]. 臨床醫學,1986,(03):188-189.

美味又方便,但是沒有醃夠時間的蔬菜,會引起亞硝酸鹽急性中毒,血液失去攜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

醃制蔬菜是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來改變食材風味,在整個醃制過程中,會有好的細菌與壞的細菌共同繁殖。好的細菌幫助我們發酵食物,壞的則會產生亞硝酸鹽。隨著時間延長,好細菌發酵使整個環境pH發生改變,最終壞的細菌無法生存,產生的亞硝酸鹽也慢慢分解,最終減少。因此在醃制蔬菜的整個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先升後降,一般在第8,9天的時候最高,到20天左右,已經降至很低值,不會引起中毒。如果醃制時的密封、溫度、加鹽做的不夠,將會助長壞的細菌,亞硝酸鹽最高可達每千克一百毫克以上,可引起中毒。

結論:未醃透的鹹菜有風險。

解決辦法: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多等幾天就好了。

變質的食物

食物變質是被細菌或真菌在上面生長繁殖所致,不僅影響食用性,更重要的是有損健康。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煮一下就可以殺死毒素,丟掉太浪費,然而節儉行為的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危險。

急性食物中毒

黴變甘蔗:節菱胞黴的代謝產物3-硝基丙酸是很強的毒素,人誤食後2—8小時後,出現嘔吐、頭暈、頭疼、視力障礙,進而四肢僵直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導致昏迷和死亡。(詳情請看清明時節雨紛紛,甘蔗說我惹了誰?)。

變質鮮銀耳:被細菌污染產生酵米麵黃桿菌毒素,食用後昏迷、抽搐,甚至多器官衰竭。

產生慢性毒性

黴變的穀物、堅果:黃麴黴菌污染產生黃麴黴毒素,長期接觸增加患肝癌風險。

除此之外,發黴的生薑、茶葉等,可能被各種各樣的微生物污染,產生各種毒素。而且這些毒素多很頑強,單靠開水煮煮是殺不死的。如黃麴黴毒素要加熱到280~300度才被破壞。

結論:變質食物危險大,小則腹瀉,大則要命。

解決辦法:不吃變質食物或改善儲存條件,防止食物變質。

REFERENCE

參考文獻

[1]陳冠. 貯藏馬鈴薯龍葵素的分佈與含量[J]. 食品科學,1984,(09):8-15.

[2]曾凡逵,周添紅,康憲學,劉剛. HPLC法測定馬鈴薯塊莖中糖苷生物鹼的含量[J]. 中國馬鈴薯,2015,(05):263-268.

[3]陶永霞,劉洪海,段繼華. 番茄堿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 中國食品添加劑,2007,(03):143-144+101.

[4]姜信平. 鮮黃花菜中毒36例急診治療體會[J]. 吉林醫學,2010,(24):4136-4137.

[5]洪亞輝,成志偉,李精華,胡超. 不同處理方式對鮮黃花菜中秋水仙堿含量變化的影響[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6):500-502.

[6]皮世昌,陳浩勤,李鴻,譚立新,歐陽學逸. 281例四季豆中毒臨床特徵和流行病學特徵分析[J]. 中國熱帶醫學,2005,(03):627-628.[4]姜信平. 鮮黃花菜中毒36例急診治療體會[J]. 吉林醫學,2010,(24):4136-4137.

[7]龍梅,張相軍,劉媛. 食品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 現代儀器,2010(5):59-62.

[8]霍振波,彭付春,楊志揚,杜光州,張花妮. 食用變質鮮銀耳引起急性中毒13例報告[J]. 臨床醫學,1986,(03):188-189.

[9]霍振波,彭付春,楊志揚,杜光州,張花妮. 食用變質鮮銀耳引起急性中毒13例報告[J]. 臨床醫學,1986,(0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