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級媒體看內丘」河北日報一個版面刊登了咱內丘倆大事……

點擊上方“內丘發佈”即可關注哦

邢臺市首屆旅發大會8月18日啟帷

由邢臺縣和內丘縣聯合承辦,

重點打造70個新專案展示“大美太行”

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邢窯博物館,借鑒了唐代白瓷的優美造型,形成了7個高低不同的碗型空間組合體。圖為該館局部。記者 王永晨攝

邢窯遺址博物館採取雙層空中廊道的設計,便於大家參觀遊覽。圖為該館內部。記者 王永晨攝

本報訊邢臺市首屆旅遊發展大會定於8月18日至20日由邢臺縣和內丘縣聯合承辦。據瞭解,兩縣最新興建的70個專案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掃尾工作,不久後遊客便可深入“守敬故里”,體驗“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最新煥發出的魅力和精彩。

此次旅發大會重點打造興台古鎮、太行邢襄古鎮、邢窯遺址博物館和邢窯博物館、峽谷漂流、前南峪蘋果小鎮、鵲山水世界、鵲山湖康養度假區和移聯網信智慧文創基地8個新業態項目;推出百果莊園、交台社區、南溝門村和茶舊溝村4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專案。結合旅遊精准扶貧、新農村建設、景觀大道打造,推出“中國·邢臺·太行康養度假區”,

叫響“守敬故里、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旅遊品牌。

據瞭解,自3月份旅發大會前期工作啟動以來,邢臺縣共拆除建築257處,平整場地71.5萬平方米,種植野花組合、櫻花等景觀花帶103公里,栽植各類綠化樹木15萬餘株。同時,完成境內67.5公里邢左路全線升級改造,新建連湖大道、紫金山、天梯山等旅遊專線50公里。

圍繞景區提檔升級、新業態項目及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娛樂設施建設等方面,

邢臺縣全面推進28個重點旅遊專案。該縣進一步提升九龍峽、雲夢山等傳統景區檔次和品位,推動旅遊與農業、工業、林業、互聯網、文化、體育等資源融合發展,圍繞“文、商、養、學、閑、情、奇”等新興要素,積極培育興台古鎮民俗體驗、峽谷漂流親水娛樂、生態漁村山野拾趣等項目。目前,以大峽谷、九龍峽、雲夢山等為主的風景觀光遊,以紫金山紫金書院、太子井酸棗文化、抗大紅色文化等為主的文化體驗遊,
以興台古鎮、太行邢襄古鎮等為主的休閒度假游,以路羅旅遊集散中心等為主的娛購休閒遊等多業態旅遊專案進展順利,已全面進入收官階段。

內丘縣突出醫祖扁鵲的行醫故地、邢白瓷文化的發源地兩大核心特色文化,全力推進扁鵲大道旅遊片區建設。圍繞主會場建設、景區提檔升級、新業態打造、重點專案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等方面,共實施了總投資39億元的42個專案。

本次旅發大會主會場將設在鵲山湖康養度假區阿爾卡迪亞酒店。鵲山湖康養度假區總占地面積約15500畝,是集療養度假、健康養老、文化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旅遊度假綜合體,旅發大會前將建成阿爾卡迪亞五星級酒店、環湖健身道路、房車營地、釣魚基地等觀摩專案。

邢窯博物館、邢窯遺址博物館、邢瓷文化體驗館共計投資2億多元,是邢白瓷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此次旅發大會的重要觀摩項目。其中,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邢窯博物館,借鑒了唐代白瓷的優美造型,形成了7個高低不同的碗型空間組合體,建築風格非常獨特,目前主體、外部幕牆及室外景觀基本完工,內部裝修布展、碑廊等工程正在抓緊施工。而邢窯遺址博物館將集中連片的邢窯遺址囊括其中,採取了建空中廊道俯瞰式參觀的設計,目前主體、外部幕牆、內部裝修基本完工,室外景觀工程正在抓緊施工。兩館均計畫於7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並開館。

內丘

首批易地扶貧搬遷戶喜領安置房鑰匙

“十三五”期間,該縣將對侯家莊鄉和大孟村鎮的11個貧困村的1162戶、4269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計畫今年底前安置983人

本報訊“寬敞明亮,通水通電,這麼好的房子,才花了6000塊錢,做夢都不敢想!”6月29日上午,內丘縣侯家莊鄉行家峪村69歲的張裡書,領到該縣縣城恒源和諧社區6號樓17層02號、面積為98.3平方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鑰匙後激動不已。這天,侯家莊鄉的行家峪、張北窪及雲大溝村的113戶易地扶貧搬遷戶領到了安置房鑰匙。作為第一批受益者,這113戶共有547名貧困人口將住進新房。

去年4月,內丘縣啟動了邢臺市第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專案建設,對上述3個山區地質災害村進行易地扶貧搬遷,共有363戶983人將遷居恒源和諧社區,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55戶、679人,行家峪、張北窪為自然村整體搬出,雲大溝村為部分貧困戶搬遷。據介紹,今年9月底前,該社區另一棟搬遷安置房也將交付使用。

在該社區“內丘縣易地扶貧搬遷‘有事做’服務站”內,服務站站長、縣人社局就業服務局局長石曉東介紹,為促使搬遷貧困人口“搬得出、留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縣人社局、縣扶貧辦和侯家莊鄉專門成立了這個服務站,全方位服務搬遷群眾。據介紹,服務站擬為140人在超市、物業公司及其他類型企業提供就業崗位,並於兩天前為15名貧困人員開辦了電工、焊工短期培訓班。

為幫助搬遷人員增加收入,內丘縣已在縣人社部門成立了扶貧就業中心,確保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並於去年用扶貧資金為67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河北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各入股1萬元,年底按10%比例保底分紅,期限10年;在金店鎮建成一個肉驢、肉牛特色養殖基地,可説明張北窪村246名搬遷人員年人均增收3000元。此外,該縣結合行家峪村位於寒山風景區內、張北窪村臨近福壽山風景區和雲大溝村果樹較多的實際,對所有搬遷戶的土地、林地等進行了流轉承包,鼓勵村民成立了三家旅遊企業,從事農家樂、手工藝品製作等,預計5年後搬遷戶可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

“十三五”期間,該縣將對侯家莊鄉和大孟村鎮的11個貧困村的1162戶、4269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計畫今年年底前安置983人。

共實施了總投資39億元的42個專案。

本次旅發大會主會場將設在鵲山湖康養度假區阿爾卡迪亞酒店。鵲山湖康養度假區總占地面積約15500畝,是集療養度假、健康養老、文化休閒等多功能於一體的旅遊度假綜合體,旅發大會前將建成阿爾卡迪亞五星級酒店、環湖健身道路、房車營地、釣魚基地等觀摩專案。

邢窯博物館、邢窯遺址博物館、邢瓷文化體驗館共計投資2億多元,是邢白瓷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此次旅發大會的重要觀摩項目。其中,由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的邢窯博物館,借鑒了唐代白瓷的優美造型,形成了7個高低不同的碗型空間組合體,建築風格非常獨特,目前主體、外部幕牆及室外景觀基本完工,內部裝修布展、碑廊等工程正在抓緊施工。而邢窯遺址博物館將集中連片的邢窯遺址囊括其中,採取了建空中廊道俯瞰式參觀的設計,目前主體、外部幕牆、內部裝修基本完工,室外景觀工程正在抓緊施工。兩館均計畫於7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並開館。

內丘

首批易地扶貧搬遷戶喜領安置房鑰匙

“十三五”期間,該縣將對侯家莊鄉和大孟村鎮的11個貧困村的1162戶、4269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計畫今年底前安置983人

本報訊“寬敞明亮,通水通電,這麼好的房子,才花了6000塊錢,做夢都不敢想!”6月29日上午,內丘縣侯家莊鄉行家峪村69歲的張裡書,領到該縣縣城恒源和諧社區6號樓17層02號、面積為98.3平方米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房鑰匙後激動不已。這天,侯家莊鄉的行家峪、張北窪及雲大溝村的113戶易地扶貧搬遷戶領到了安置房鑰匙。作為第一批受益者,這113戶共有547名貧困人口將住進新房。

去年4月,內丘縣啟動了邢臺市第一個易地扶貧搬遷專案建設,對上述3個山區地質災害村進行易地扶貧搬遷,共有363戶983人將遷居恒源和諧社區,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55戶、679人,行家峪、張北窪為自然村整體搬出,雲大溝村為部分貧困戶搬遷。據介紹,今年9月底前,該社區另一棟搬遷安置房也將交付使用。

在該社區“內丘縣易地扶貧搬遷‘有事做’服務站”內,服務站站長、縣人社局就業服務局局長石曉東介紹,為促使搬遷貧困人口“搬得出、留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縣人社局、縣扶貧辦和侯家莊鄉專門成立了這個服務站,全方位服務搬遷群眾。據介紹,服務站擬為140人在超市、物業公司及其他類型企業提供就業崗位,並於兩天前為15名貧困人員開辦了電工、焊工短期培訓班。

為幫助搬遷人員增加收入,內丘縣已在縣人社部門成立了扶貧就業中心,確保每戶至少有一人就業,並於去年用扶貧資金為67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河北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各入股1萬元,年底按10%比例保底分紅,期限10年;在金店鎮建成一個肉驢、肉牛特色養殖基地,可説明張北窪村246名搬遷人員年人均增收3000元。此外,該縣結合行家峪村位於寒山風景區內、張北窪村臨近福壽山風景區和雲大溝村果樹較多的實際,對所有搬遷戶的土地、林地等進行了流轉承包,鼓勵村民成立了三家旅遊企業,從事農家樂、手工藝品製作等,預計5年後搬遷戶可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

“十三五”期間,該縣將對侯家莊鄉和大孟村鎮的11個貧困村的1162戶、4269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計畫今年年底前安置9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