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丨世界文化遺產既看重申報 更須重視保護

今年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先後通過將我國青海可哥西裡和福建鼓浪嶼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到此為止,我國被通過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已經有52處之多,算起來,已經和義大利並列第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國家之一。

申遺又分“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準方可獲得批准:1.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2.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

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3、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4.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出人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5.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6.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繫。

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準並獲得批准:1.構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階段的突出例證;2.構成代表進行中的重要地質過程、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係的突出例證;3.獨特、稀有或絕妙的自然現象、地貌或具有罕見自然美的地帶;4.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

我國已有52項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到2017年我國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已經有52項,與義大利並列第一。有的被列入文化遺產,如長城、明清故宮、莫高窟、秦始皇陵、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廟宇、曲阜孔府孔廟孔林、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市、麗江古鎮、平遙古城、蘇州古典園林、北京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北京的皇家祭壇天壇、重慶大足石刻、青城山和都江堰、鼓浪嶼......;有的被列入自然遺產,

如九寨溝風景名勝區、黃龍風景名勝區、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廬山風景名勝區、三江並流、可哥西裡......;也有同時被列入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的,如泰山、黃山、峨眉山風景區及樂山大佛、武夷山古建築群......。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我國有五千年文明史 現有入遺的遠遠不夠

按說,我國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

和其他國家比,遺產存留更多。目前已有被批准加入名錄的專案遠遠還不滿足。有些是由於還沒有提出申請,有的是共有的或者相近的遺產專案被別國爭搶。比如端午節申遺之爭,端午節源於中國,有豐富的文化蘊涵,我們期盼的當然是中國的端午節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結果被韓國搶先申報為“江陵端午祭”,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了。不少人覺得非常遺憾。

也有專家稱這不是什麼壞事,被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衝擊,無形文化遺產就算是全人類共用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也是好事。

保護更重要 千萬不要過度商業開發

應該認識到,申遺成功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後續的保護才是申遺的關鍵。應該有相關的法律、組織和具體保護措施,也需要提高和加強全民保護遺產的意識,確保遺產得到很好的保護。像那種隨意書寫“到此一遊”的不良癖好應該禁絕。

由於申遺成功對旅遊業等商業開發具有強大的助推作用,一旦走上重開發、輕保護的錯誤道路,就可能違背申遺的初衷。前車之鑒就有,麗江古城、張家界等世界遺產曾因為保護不善而遭黃牌警告。為此,張家界不惜花費數億元進行整改,才免於被“摘牌”。

2009年德國的易北河穀被世界遺產組織除名,就是因為一座修建中的跨河大橋破壞了當地文化景觀。

可喜的是,中國數十年來申遺,開展公眾教育、科教普及,“無保護不申遺”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比如此次可哥西裡申報世遺,就明確提出是為了保護而非發展旅遊,要“像愛護我們的眼睛、呵護我們的皮膚一樣保護好可哥西裡的生態環境”;而鼓浪嶼在申遺成功後,廈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表示,申遺不是最終目的,未來將堅持嚴格保護、堅持依法管理、堅持永續發展、堅持成果共用。不久前,鼓浪嶼景區日遊客最多人數進一步下調為5萬人次,既要提升旅遊,也要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這就反映出我國社會對申遺的態度已有的根本的變化。

不少人覺得非常遺憾。

也有專家稱這不是什麼壞事,被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衝擊,無形文化遺產就算是全人類共用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也是好事。

保護更重要 千萬不要過度商業開發

應該認識到,申遺成功只是邁出了第一步,後續的保護才是申遺的關鍵。應該有相關的法律、組織和具體保護措施,也需要提高和加強全民保護遺產的意識,確保遺產得到很好的保護。像那種隨意書寫“到此一遊”的不良癖好應該禁絕。

由於申遺成功對旅遊業等商業開發具有強大的助推作用,一旦走上重開發、輕保護的錯誤道路,就可能違背申遺的初衷。前車之鑒就有,麗江古城、張家界等世界遺產曾因為保護不善而遭黃牌警告。為此,張家界不惜花費數億元進行整改,才免於被“摘牌”。

2009年德國的易北河穀被世界遺產組織除名,就是因為一座修建中的跨河大橋破壞了當地文化景觀。

可喜的是,中國數十年來申遺,開展公眾教育、科教普及,“無保護不申遺”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比如此次可哥西裡申報世遺,就明確提出是為了保護而非發展旅遊,要“像愛護我們的眼睛、呵護我們的皮膚一樣保護好可哥西裡的生態環境”;而鼓浪嶼在申遺成功後,廈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表示,申遺不是最終目的,未來將堅持嚴格保護、堅持依法管理、堅持永續發展、堅持成果共用。不久前,鼓浪嶼景區日遊客最多人數進一步下調為5萬人次,既要提升旅遊,也要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這就反映出我國社會對申遺的態度已有的根本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