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面對“潛在醫鬧”,醫護人員應對技巧

7 月 11 日,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聯合發文。

檔中指出,建立特殊人群就醫接診制度,遇有醉酒、精神或行為異常患者就診,要安排保衛人員陪診,

一旦出現突發情況立即採取果斷措施,確保醫務人員及患者安全。

今天,邀請到周祥醫生,來講一講他身邊關於“潛在醫鬧”的故事,以及一些在面臨這類患者時的應對技巧。

一天中午我正在加班,護士拿著住院卡,形色緊張地對師姐(值班醫生)說,來了一位超級“麻煩”的病人。

“快來醫生,你們動作太慢了,醫生怎麼這麼不負責?”

話還未落音,病房走廊傳來一串中年女子的刺耳吆喝聲。

怕師姐受欺負我立馬停下手中工作,和她一同去病房看病人。那位大喊大叫、嚼著檳榔、面紅耳赤的中年女子,正是患者的女兒。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半睡半醒的狀態。通過瞭解病史得知——糖尿病腎病 V 期,持續透析中。右足明顯潰爛,散發腥臭味;左足密密麻麻的出血點,

懷疑 DIC。

“您哪兒不舒服?”

“我生了兩個畜生。”這是患者嘴裡說的唯一的一句話。

麻煩的病人和麻煩的家屬,師姐萎靡地走到辦公室,內心第一反應是要拒收這個患者。正當她要像主任彙報的時候,值班護士悄悄地溜進辦公室,神經兮兮地關了門——

“她反復在我們醫院腎內科住院,病情之所以這麼糟糕,是因為她本人信教,拒絕所有藥物治療,醫從性極其差。

她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子在蹲監獄,女兒吸毒,女婿還是混混。聽說在腎內科還欠了十來萬住院費。”

聽完這些師姐似乎遭到了雷擊:這真的是一個麻煩病人啊,這種病人不能收。她立馬撥通主任電話,主任的回復很簡單明瞭:“必須收入院,先做必要處理。”

我偷偷瞟了一眼瘦弱的師姐,眼角都泛著委屈的淚水……

入院後的幾天裡,患者都由護工照理。有些治療需要女兒的簽字,

卻無故不接電話,遇到這種家屬,醫生也是分分鐘崩潰。

醫生能拒收這類患者麼?

不 能 !!!

很明顯,這種患者和家屬,無論到哪個科室,醫生內心都是拒絕的。但是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不論患者貧窮還是富貴、醫從性好與壞,還是家屬態度惡劣、有潛在的“醫鬧傾向”,我們首要任務還是先救治病人。出於職業道德,我們不能拒收病人。

而且,《十八項醫療核心制度》第一條就是首診負責制度:凡掛號病人,

第一次接診的醫師或科室為首診醫師和首診科室,首診醫師對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搶救、轉院、轉科、傳染病報告等工作負責。對急、危、重患者,首診醫師應採取積極措施負責實施搶救。這位患者,病情危重,作為首診醫生的師姐也是必須接受的。所以,處於法律制度,我們不能拒收病人。

面對潛在醫鬧,我們該怎麼做?

這是一例病情危重、非常晚期的患者,最終結果極有可能人才兩空。根據患者家庭背景,家屬態度,可列為潛在的“危險分子”。既然不能拒絕,唯有積極面對處理。

充分告知家屬 治療以病人為中心

危重的病情、不聽話的患者、蠻橫的家屬,這是此病例三個十分棘手的地方。我們應比平日更充分的告知病情。“華佗在世、藥到病除、妙手回春”。平日裡,患者對我們醫生滿滿的期望,然而醫學的局限性,面對很多疾病我們醫生也充滿無奈。因此,要充分告知病情,獲得家屬理解。

再者,以往都是以“疾病”為治療中心,現在醫療模式改為以“病人”為治療中心,這樣我們才能在生理上、心理上雙管齊下,事半功倍。日本的醫患關係比較融洽,他們就設專人聆聽患者痛苦。在醫院的大樓經常能在佈告欄上看到“患者服務至上委員會”的字樣,這就是醫院為患者提供一些便利服務,以及人文關懷而特設的一個部門。目的就是讓患者享受優質的服務和溫暖關懷。

上報醫務科 做好緊急預案

第二天,師姐就將該病例上報了醫務科,讓醫務科對該病例有所預案,畢竟“防”醫鬧的成本,往往比“治”醫鬧的成本更低,而且效果更好。有些上報醫務科後,必要時還可以啟動當地員警系統。

在這裡我想說一個來自廣東中山同學的故事。他每次都跟我“嘚瑟”——中山市是一個行醫非常安全的城市。2012 年 4 月開始,市政府牽頭,中山市建立了警院聯動機制,從事先、事後兩方面著手,聯合多方力量治理醫鬧。中山市公安局長也曾承諾:“再有醫鬧就是我的失職”。醫療機構設置一鍵式報警,執法人可一分鐘到場。正是這些努力,才有了中國唯一沒有“醫鬧”的城市。

寫好病歷 病歷就是打官司的證據

大家都知道醫生的三要素:會說、會治、還要會寫。會寫就是我們一定要寫好病歷,這是在打官司的時候“舉證倒置”的有效證據。如果因種種原因而導致醫患之間產生了較大且難以通過溝通解決的問題,那麼病歷可能就是唯一能夠通過法律解決矛盾的最有利證據……

所以不管我們再忙,也要記錄好病歷。記好了,它是你倖免於難的保護傘;沒記好,它會進一步把你推向“牢獄的深淵”。

“醫鬧”似乎是架在我們醫患之間的鴻溝,醫生不應該在這裡耗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或許現在是醫療環境最壞的時代,我相信不久也會迎來最好的時代。

中公護士資格考試(zghsks),每日分享護士考試、護士求職面試、護理知識,護理備考等相關資訊,為廣大護士提供資訊説明!提供福利!

平臺所有轉載文章均為傳遞更多專業知識,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

最終結果極有可能人才兩空。根據患者家庭背景,家屬態度,可列為潛在的“危險分子”。既然不能拒絕,唯有積極面對處理。

充分告知家屬 治療以病人為中心

危重的病情、不聽話的患者、蠻橫的家屬,這是此病例三個十分棘手的地方。我們應比平日更充分的告知病情。“華佗在世、藥到病除、妙手回春”。平日裡,患者對我們醫生滿滿的期望,然而醫學的局限性,面對很多疾病我們醫生也充滿無奈。因此,要充分告知病情,獲得家屬理解。

再者,以往都是以“疾病”為治療中心,現在醫療模式改為以“病人”為治療中心,這樣我們才能在生理上、心理上雙管齊下,事半功倍。日本的醫患關係比較融洽,他們就設專人聆聽患者痛苦。在醫院的大樓經常能在佈告欄上看到“患者服務至上委員會”的字樣,這就是醫院為患者提供一些便利服務,以及人文關懷而特設的一個部門。目的就是讓患者享受優質的服務和溫暖關懷。

上報醫務科 做好緊急預案

第二天,師姐就將該病例上報了醫務科,讓醫務科對該病例有所預案,畢竟“防”醫鬧的成本,往往比“治”醫鬧的成本更低,而且效果更好。有些上報醫務科後,必要時還可以啟動當地員警系統。

在這裡我想說一個來自廣東中山同學的故事。他每次都跟我“嘚瑟”——中山市是一個行醫非常安全的城市。2012 年 4 月開始,市政府牽頭,中山市建立了警院聯動機制,從事先、事後兩方面著手,聯合多方力量治理醫鬧。中山市公安局長也曾承諾:“再有醫鬧就是我的失職”。醫療機構設置一鍵式報警,執法人可一分鐘到場。正是這些努力,才有了中國唯一沒有“醫鬧”的城市。

寫好病歷 病歷就是打官司的證據

大家都知道醫生的三要素:會說、會治、還要會寫。會寫就是我們一定要寫好病歷,這是在打官司的時候“舉證倒置”的有效證據。如果因種種原因而導致醫患之間產生了較大且難以通過溝通解決的問題,那麼病歷可能就是唯一能夠通過法律解決矛盾的最有利證據……

所以不管我們再忙,也要記錄好病歷。記好了,它是你倖免於難的保護傘;沒記好,它會進一步把你推向“牢獄的深淵”。

“醫鬧”似乎是架在我們醫患之間的鴻溝,醫生不應該在這裡耗費太多的精力和時間。或許現在是醫療環境最壞的時代,我相信不久也會迎來最好的時代。

中公護士資格考試(zghsks),每日分享護士考試、護士求職面試、護理知識,護理備考等相關資訊,為廣大護士提供資訊説明!提供福利!

平臺所有轉載文章均為傳遞更多專業知識,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