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教育|堅持讀書有多重要?一個故事讓孩子明白其中奧妙!

所謂“學海無涯”,學習是件苦事,漫長而艱巨,一個人只有不急不躁堅持不懈的努力,
才可能學有所成。

讀書靠的是什麼?

不是速度,更不是投機取巧,而是恒心。

田園詩人陶淵明隱居時,有不少求學少年向他請教讀書方法。一天,他家裡又來了一個少年,謙虛求教。

陶淵明帶他來到一塊稻田邊,指著一棵一尺來高的禾苗說,

你仔細看,這棵禾苗是不是在長高?少年目不轉睛地看了半天,眼睛都看酸了,那禾苗卻仍然和原來一樣不見長高。

他失望地對陶淵明說,沒見長高啊!

陶淵明又把他帶到溪邊的大磨石前問他,你看看那塊石頭,那磨損的像馬鞍一樣的凹面,是在哪一天被磨成這樣的呢?

少年想一想,說,不曾見過。

陶淵明耐心啟發誘導,要你看禾苗,是想讓你知道,雖然眼睛觀察不到,

但禾苗的確是每時每刻都在生長的。如同我們做學問,知識的增長也來自于平時的點滴積累,我們自己雖然沒有察覺到,但是只要持之以恆,終究可以見成效的。

少年豁然開朗,再也不提請教讀書妙法的事情了。回家後,少年日夜苦讀,幾年後,考取了功名。

據科學家分析,一個具有中等水準的人,每分鐘可以讀300字。以這個速度計算,15分鐘就能讀4500字。如果每天讀15分鐘的書,一年下來的閱讀量就是150萬字。

所以說,只要能持之以恆讀下去,即使每天利用很少的時間,長期堅持,你就能發現自己的知識量已經得到極大的增長。

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閱讀時,在注意讀書速度的基礎上,更應該始終牢記一點:持之以恆才能不斷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