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駐村幹部那些事兒|突出精准 傾情奉獻——滄州市政府辦公室駐鹽山縣小莊鄉趙莊村第一書記苑秀才!

突出精准 傾情奉獻

用真心和實幹催生幫扶村蝶變

滄州市政府辦公室駐鹽山縣小莊鄉趙莊村第一書記 苑秀才

【閱讀提示】滄州市政府辦公室駐鹽山縣小莊鄉趙莊村工作隊駐村後,摸底數立規劃、聽民聲解難題、謀產業拔窮根,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用真心換來群眾的民心,用實幹換來趙莊的蝶變。

趙莊村第一書苑秀才(右)與向貧困戶瞭解情況

苑秀才,市政府辦公室綜合協調科科長,駐小莊鄉趙莊村第一書記。2015年1月駐村以來,苑秀才始終將人民利益牢記心中,他帶領工作隊成員戰貧困、謀發展,用腳步丈量大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生動詮釋著“精准”二字的深刻含義,在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趙莊村面貌煥然一新,一個又一個貧困戶脫離貧困,

他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苑扶貧”。

深入調研摸底數,實事求是定“規劃”

入村伊始,苑秀才就帶領隊員走村訪戶,瞭解村情民情。貧困的時間久了,村民們把脫貧的願望壓在了心底。看著新來的工作隊,質樸的村民用疑惑的口氣問:“我們這個村成了老大難了,前些年來了幾撥扶貧隊,都不了了之,這次你們真能幫我們脫貧?”“村裡的事,就是我的事,村民不脫貧我就不撤走!”苑秀才堅定地對村民許諾。

趙莊有多窮?苑秀才的“扶貧賬”記載了當時的情景:基礎設施差,幾乎全是泥土路,雨雪後泥濘不堪,村民怨聲載道;配套設施嚴重不足,無辦公場所、圖書室、文娛場所,教育、醫療等資源缺失;灌溉設備老化,農業收入減少;村級組織弱化,沒有產業,缺少致富帶頭人;村民思想觀念落後,缺少對現代農業知識的瞭解等等。經和村“兩委”班子研究,他們制定了“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提振村民脫貧信心,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民生活環境,改造基本農田建設增加村民收入,培訓輸出勞動力加快村民致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奔小康”的脫貧規劃,一幅活潑生動的扶貧畫卷就此展開。

參與“美化村莊”活動

真抓實幹敢擔當,提振信心解難題

村裡的路“晴天一身土,雨天遍地泥”,是群眾反映最為強烈的一件大事。在與村民交談中,村民將了苑秀才一軍:“你要是能把村上的路修好了,我們就信你。”修路,成了苑秀才到村後的第一次大考,也被工作隊看做提振村民脫貧信心的突破口。為此,單位領導協調資金,他和隊員們帶著村幹部跑部門、進企業,並得到“香港應善良福利基金會”的部分捐助,最終籌集到50余萬元。硬化街道1.6公里,安裝了50盞太陽能路燈。初戰告捷,村民參與村莊建設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大家都說“苑扶貧是真扶貧”。接著又爭取了近100萬元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修建了道路兩側的地下管網,清理垃圾2000余方,拆除破舊房屋20間500平米,硬化胡同巷道2000平米,種樹2000株,綠化800余平米;更換了村內低壓線路1690米、高壓線路530米和100KW變壓器1台;建起4間村兩室和320平米的文化廣場,配備了相關辦公設備並捐助圖書1000冊;購買了垃圾箱,粉刷了牆壁……村莊整體進行了硬化、美化、綠化、亮化,趙莊來了個大洗臉、大變樣。

新修建的村“兩室”和村民活動廣場

“應善良基金”資助建設的應善良路

今年,工作隊計畫再投資20萬元,對村內3個舊片區進行改造綠化,消除“空心村”,目前,已協調市財政、扶貧等相關部門進行了研究,並做了相關前期工作。

聚焦精准匯愛心,因人施策重實效

趙莊村有貧困戶17戶27人,如何做到精准幫扶精准脫貧?苑秀才有著自己的“扶貧經”。他因人施策,有針對性地採取幫扶措施。一是貧困戶劉偉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兒一女,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種地和打零工維持生計。女兒上初中後,每年6000多元的費用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壓力。苑秀才得知情況後,積極聯繫到愛心人士張峰自願負擔兩個孩子到大學畢業期間的所有費用。二是72歲的五保戶趙保慶,因無經濟能力一直沒有翻蓋新房。苑秀才積極向單位領導彙報,利用單位捐款、危房改造補貼資金及鄉、村自籌等多管道籌集資金5萬元為他翻蓋了三間新房。三是70歲的貧困戶趙忠凱身體殘疾,老伴常年有病,還贍養90歲高齡的老娘。經工作隊聯絡,由愛心人士郭旭捐建3KW光伏小型發電站,幫助其脫貧。四是爭取了第九屆“中國環境與健康宣傳周”義診活動。去年6月17日,農工黨河北省委會和滄州市委會組織滄州市各大醫療機構的多名專家為當地村民進行了義診。活動免費發放價值4000餘元的藥品和800余冊健康手冊,受益群眾達300餘人次。五是實施了“甘泉行動”。去年8月,市政府辦公室免費為13戶貧困戶每戶送去1台飲水機、2個周轉桶和半年水票,近期又為該貧困戶提供了1年的純淨水水票等等。

走訪貧困戶

第九屆“中國環境與健康宣傳周”義診活動

為貧困戶趙忠凱捐助的光伏發電設備

落實專案謀產業,脫貧幫扶拔窮根

“脫貧不能只管一時一段,必須要有產業才能實現長久脫貧、根本脫貧、可持續脫貧。”經過與工作隊成員的深入研究探討,苑秀才為村裡謀劃了一套完整的脫貧計畫,在產業扶貧上進行著大膽實踐和探索。

他協助村上加快基本農田整改,增加農業收入。為村裡爭取23萬元基本農田建設資金,增加了一台變壓器,打井4眼,修農田生產路695米,改造了1600米的低壓線路,使村民每畝間接增收150元。今年,計畫對村西北角坑塘進行擴挖,增強村莊蓄水能力,滿足耕地灌溉需求。目前,該專案已列入鹽山縣整合資金專案庫,正在編制實施方案,預計投資30萬元以上。

積極發展光伏產業,提高貧困戶和村集體收入。上半年,工作隊爭取專項扶貧資金5萬元,為趙莊村安裝了5KW光伏發電設備併入網發電,增加了集體收入。下半年,將協調冀春集團捐助15萬元,為5戶貧困戶和村集體安裝光伏發電設備,説明貧困戶脫貧的同時,進一步增加集體收入。並探索建設村小型發電站壯大集體收入的脫貧路子。

開展勞務輸出技能培訓。多方收集資訊並拓寬輸出管道,引導村上剩餘勞力就地轉化或外出務工、經商。幫助趙莊與滄州冀春集團進行扶貧對接,並就村民就業勞務輸出達成合作意向。目前,這個村在外打工人員已占全體勞動力的一半,每年為村裡帶來近100萬元的農外收入。

經過兩年多的幫扶,如今的趙莊村道路通暢、村容整潔,村民收入逐步增長,脫貧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苑秀才的工作經驗被全市扶貧工作資訊刊載和《滄州日報》深入報導,其本人先後榮獲“2016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奉獻獎”、“2016年度全省精准脫貧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2016年度滄州十大新聞人物”。

最終籌集到50余萬元。硬化街道1.6公里,安裝了50盞太陽能路燈。初戰告捷,村民參與村莊建設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提高,大家都說“苑扶貧是真扶貧”。接著又爭取了近100萬元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修建了道路兩側的地下管網,清理垃圾2000余方,拆除破舊房屋20間500平米,硬化胡同巷道2000平米,種樹2000株,綠化800余平米;更換了村內低壓線路1690米、高壓線路530米和100KW變壓器1台;建起4間村兩室和320平米的文化廣場,配備了相關辦公設備並捐助圖書1000冊;購買了垃圾箱,粉刷了牆壁……村莊整體進行了硬化、美化、綠化、亮化,趙莊來了個大洗臉、大變樣。

新修建的村“兩室”和村民活動廣場

“應善良基金”資助建設的應善良路

今年,工作隊計畫再投資20萬元,對村內3個舊片區進行改造綠化,消除“空心村”,目前,已協調市財政、扶貧等相關部門進行了研究,並做了相關前期工作。

聚焦精准匯愛心,因人施策重實效

趙莊村有貧困戶17戶27人,如何做到精准幫扶精准脫貧?苑秀才有著自己的“扶貧經”。他因人施策,有針對性地採取幫扶措施。一是貧困戶劉偉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一兒一女,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種地和打零工維持生計。女兒上初中後,每年6000多元的費用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壓力。苑秀才得知情況後,積極聯繫到愛心人士張峰自願負擔兩個孩子到大學畢業期間的所有費用。二是72歲的五保戶趙保慶,因無經濟能力一直沒有翻蓋新房。苑秀才積極向單位領導彙報,利用單位捐款、危房改造補貼資金及鄉、村自籌等多管道籌集資金5萬元為他翻蓋了三間新房。三是70歲的貧困戶趙忠凱身體殘疾,老伴常年有病,還贍養90歲高齡的老娘。經工作隊聯絡,由愛心人士郭旭捐建3KW光伏小型發電站,幫助其脫貧。四是爭取了第九屆“中國環境與健康宣傳周”義診活動。去年6月17日,農工黨河北省委會和滄州市委會組織滄州市各大醫療機構的多名專家為當地村民進行了義診。活動免費發放價值4000餘元的藥品和800余冊健康手冊,受益群眾達300餘人次。五是實施了“甘泉行動”。去年8月,市政府辦公室免費為13戶貧困戶每戶送去1台飲水機、2個周轉桶和半年水票,近期又為該貧困戶提供了1年的純淨水水票等等。

走訪貧困戶

第九屆“中國環境與健康宣傳周”義診活動

為貧困戶趙忠凱捐助的光伏發電設備

落實專案謀產業,脫貧幫扶拔窮根

“脫貧不能只管一時一段,必須要有產業才能實現長久脫貧、根本脫貧、可持續脫貧。”經過與工作隊成員的深入研究探討,苑秀才為村裡謀劃了一套完整的脫貧計畫,在產業扶貧上進行著大膽實踐和探索。

他協助村上加快基本農田整改,增加農業收入。為村裡爭取23萬元基本農田建設資金,增加了一台變壓器,打井4眼,修農田生產路695米,改造了1600米的低壓線路,使村民每畝間接增收150元。今年,計畫對村西北角坑塘進行擴挖,增強村莊蓄水能力,滿足耕地灌溉需求。目前,該專案已列入鹽山縣整合資金專案庫,正在編制實施方案,預計投資30萬元以上。

積極發展光伏產業,提高貧困戶和村集體收入。上半年,工作隊爭取專項扶貧資金5萬元,為趙莊村安裝了5KW光伏發電設備併入網發電,增加了集體收入。下半年,將協調冀春集團捐助15萬元,為5戶貧困戶和村集體安裝光伏發電設備,説明貧困戶脫貧的同時,進一步增加集體收入。並探索建設村小型發電站壯大集體收入的脫貧路子。

開展勞務輸出技能培訓。多方收集資訊並拓寬輸出管道,引導村上剩餘勞力就地轉化或外出務工、經商。幫助趙莊與滄州冀春集團進行扶貧對接,並就村民就業勞務輸出達成合作意向。目前,這個村在外打工人員已占全體勞動力的一半,每年為村裡帶來近100萬元的農外收入。

經過兩年多的幫扶,如今的趙莊村道路通暢、村容整潔,村民收入逐步增長,脫貧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苑秀才的工作經驗被全市扶貧工作資訊刊載和《滄州日報》深入報導,其本人先後榮獲“2016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工作奉獻獎”、“2016年度全省精准脫貧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2016年度滄州十大新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