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關於讀書:什麼男不讀西遊,女不讀紅樓,窮人讀書沒有這麼多的講究

小時候最大的出息就是愛讀書識字,那個時候缺的不是讀書的意願,而是無書可讀。

現在想想那個時候小編的家裡真的是不可思議的窮,連幾塊錢的學費要快交不起了。所以平時也只能看看課本,

其他的什麼小人書、畫報之類的那個時候竟然聞所未聞。其實就是知道這些,也不敢奢望擁有。

窮鄉僻壤的老農民,整個村子也找不到一個文化人,沒有文化人也就沒有了文化的象徵——書籍。

女不讀紅樓

小時候有書可讀是最大的願望

所以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男不讀《西遊》、女不讀《紅樓》的”狗屁概念。

饑不擇食的窮小子如果能夠有書讀還會挑剔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嗎?

所以小編當時的希望是村裡有個圖書館,圖書館裡要什麼書都有,誰喜歡什麼就看什麼,讓知識可以自由的流淌。

我記得我的第一本課外書是一本殘缺的武俠小說——古龍的《護花鈴》。那是有一次走了二十裡路去姥姥家,

看到落寞的躺在窗臺的這本書,前後都遺失了很多頁。我像撿了一個大寶貝揣在懷裡,回家就迫不及待的如癡如醉的看起來。這對於我來說那一刻是最開心快樂的了。

讀的第一本書是古龍的武俠小說《護花鈴》四大名著

我擁有的第二本課外書,

準確的說第二次擁有課外書那是1998年,我央求父親給我買一套四大名著。沒想到父親竟然同意了。第二天就帶我進城到縣城的新華書店買了一套。書價剛好是一百元。

那個時候我一個學期的學費好像才九十多元。一百元對於我們家庭來說是一筆很大很大的開支,而且還是用來買課外書,而我的父親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都未畢業的老農民。

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分沉甸甸的禮物。

那是一個窮人家庭對兒女的愛,那是一個窮人家庭對知識的敬重。

我的第一套書四大名著

窮人家的孩子讀書沒有那麼多套路,我是逮著什麼讀什麼

騷年如我,那個時候完全沒有什麼“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概念,急急匆匆的就一頭紮進了知識的海洋。

什麼:“男不看西遊,看猴就憑機緣,法力無邊,又扯旗造反,易失之厚重,不利踏實上進;女不看紅樓,看女院內紛爭,風月無邊,又各使心術,易失之純樸,不利家風正道。”這些“老人言”我都沒有理睬。

因為窮人家有書讀就燒高香了,那還有那麼多的講究。

《西遊記》

從來如此就對嗎?

魯迅先生就曾說:“從來如此就對嗎?”,是啊,關於這些書從來如此的看法就對嗎?起碼我就完全沒有遵從專家訓誡,犯了很多忌諱。年少的時候《四大名著》、《魯迅文集》都讀了。讀完之後並沒有什麼異樣的舉動,我沒有學悟空上天,也沒有學武松打虎,更沒有學寶玉戲襲人,也沒有與家人朋友同事玩權謀。

所以說,讀書嘛還是不要設置條條框框。什麼書我們都可以涉獵一些,而且要始終讀自己的書而不是帶著別人的“傲慢與偏見”去讀書。那樣的話,讀書才是對自己有益的。

《水滸傳》

有人曾敦請魯迅先生推薦青年必讀書。魯迅先生說:“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在魯迅先生看來,讀書是不必先劃定各式條條框框的。

其實說實在的,名人專家總是喜歡推薦各式各樣的書目。可是事實往往是有的人甚至是對於自己推薦的書目,自己都沒有讀完全本過。這是很滑稽的現象。

《西遊記》

從來如此就對嗎?

魯迅先生就曾說:“從來如此就對嗎?”,是啊,關於這些書從來如此的看法就對嗎?起碼我就完全沒有遵從專家訓誡,犯了很多忌諱。年少的時候《四大名著》、《魯迅文集》都讀了。讀完之後並沒有什麼異樣的舉動,我沒有學悟空上天,也沒有學武松打虎,更沒有學寶玉戲襲人,也沒有與家人朋友同事玩權謀。

所以說,讀書嘛還是不要設置條條框框。什麼書我們都可以涉獵一些,而且要始終讀自己的書而不是帶著別人的“傲慢與偏見”去讀書。那樣的話,讀書才是對自己有益的。

《水滸傳》

有人曾敦請魯迅先生推薦青年必讀書。魯迅先生說:“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在魯迅先生看來,讀書是不必先劃定各式條條框框的。

其實說實在的,名人專家總是喜歡推薦各式各樣的書目。可是事實往往是有的人甚至是對於自己推薦的書目,自己都沒有讀完全本過。這是很滑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