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月商品房銷量火爆,房價要反彈了嗎?

幫主(ID:banglicai)還沉浸在房價繼續下跌,要提著錢進場的憧憬中,

今天,國家統計局發了6月商品房銷量的資料,給幫主澆了一桶涼水。

6月商品房銷售銷售面積接近2億平米,為歷史第二高。納尼?樓市不是一直處在高壓調控中嗎,為什麼銷量還會爆發?這是不是意味著樓市回暖,房價反彈了呢?

幫主(ID:banglicai)來聊聊商品房銷量爆發下的房價。

銷量

北京、上海新房成交量實際“腰斬”,三四線“賣得歡”

統計局資料顯示:2017年1-6月銷售資料全面上升,漲幅相比1-5月有明顯提升。

拆分單月資料看,6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面積接近2億平米,單月同比上升21.4%,漲幅遠超過2017年5月單月的10.3%。月度銷售資料僅次於2016年12月處於歷史第二。

研究資料發現,上半年房子賣得確實好,不過,銷售主力並不是一二線城市,而是三四線城市。在北京的幫主(ID:banglicai)似乎可以鬆口氣。

從成交結構看,一二線占比明顯減少。在各地樓市加碼調控政策的背景下,主要熱點城市的成交量同環比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

以北京為例,6月份新房成交量下降超6成。2017年6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套數1727套,環比今年5月下降32.7%,同比去年6月下降61%;成交面積27.27萬/平方米,環比今年5月下降24.4%。

上海房市成交量也接近腰斬,6月成交資料顯示,當月一手商品住宅成交量為68.61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4%,同比減少45%。

二線城市中,合肥、深圳上半年成交量也大幅下降。截至上半年末,主要熱點城市的庫存均相比4-5月有上升。

去庫存主流城市集中在三線城市。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成為最近2個月主力,庫存去化加速,並且主要以住宅為主,住宅待售面積減少1305萬平方米。

所以說,6月份單月資料火爆都是三四線城市賣得好,一二線城市依然比較暗淡。

這種行情未來能夠延續嗎?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6單月資料全面火爆難以長期支撐,預計從趨勢看,三季度市場在三四線支撐下依然會高溫運行。

2017年四季度很可能房地產銷售資料的漲幅會降低。整體市場平穩。一二線已經進入調控政策抑制下的降溫週期。

房價

仲介:交易清淡,部分房源降價

鏈家網一名房產仲介告訴幫主,在3.17新政實施、商住房被限制的情況下,外地購房管道被鎖死,投資客轉手難,市場交易清淡。

據該仲介介紹,亦莊經濟開發區的一處房源又下降了5%,而且由於小戶型好賣,

100平左右的大戶型難賣,所以小戶型均價甚至要比大戶型每平米貴出1萬元。

由於無法完成業績,仲介收入直線下降,該仲介表示,原來2萬、3萬的收入,現在只能勉強拿到底薪。

接下來房價漲還是跌?

以北京為例,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資料統計,“317新政”強勢出臺,北京二手房價在3~4月份沖高後,開始逐步企穩回落。先是5月環比下跌了3.4%,之後6月又再次環比下跌了4.7%,不僅跌勢持續,且跌幅有擴大跡象。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交易量的持續回落,目前北京二手房價的下跌才剛剛開始,2014年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二手房價下跌10%的情況,或將在2017年再現。

胡景暉說,由於今年的調控力度比2014年還要嚴格,所以預計,今年北京二手房房價的跌幅有可能超過10%,三季度開始,我們將看到北京二手房價下跌的區域和跌幅進一步擴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持中性看法,他認為,房地產市場預計在三季度的慣例淡季將出現更加明顯的降溫表現,調控政策下,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空間有限。

樓市高壓調控還能撐多久?

張大偉認為,一二線城市的調控政策不會鬆動。

從去庫存政策看,預期2017年整體三四線樓市政策將依然平穩寬鬆。但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去庫存任務,預計後續政策有可能會在經濟企穩的情況下,房地產調控持續加碼。

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40個城市“限售”,張大偉認為,預計未來還有更多的城市將執行落地這一新調控措施。一定年限限制轉讓,可以有效的降低投機行為。

商改住政策也歷史第一次全面收緊,從調控原則看,這體現了一線城市針對人口調控的重視。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本輪房地產調整預計會到2018年下半年。

對於2018年之後的房地產市場,任澤平認為,取決於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建立,像房產稅的推出等。長效地產市場如果能得以建立,2018年後的房價走勢會平穩,否則之後可能會出現報復性上漲的風險。

任澤平認為,房地產調控是18個月週期,超過18個月,地方政府會扛不住,和土地財政有關,超過一年半,土地財政會面臨壓力,超過18個月是存在放鬆的壓力的。

除非未來通過房地產稅替代土地財政,那樣地方政府就缺少刺激房價的動機。

作者:北山

編輯:韓梅梅 彭彭

本文為理財幫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且跌幅有擴大跡象。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隨著交易量的持續回落,目前北京二手房價的下跌才剛剛開始,2014年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二手房價下跌10%的情況,或將在2017年再現。

胡景暉說,由於今年的調控力度比2014年還要嚴格,所以預計,今年北京二手房房價的跌幅有可能超過10%,三季度開始,我們將看到北京二手房價下跌的區域和跌幅進一步擴大。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持中性看法,他認為,房地產市場預計在三季度的慣例淡季將出現更加明顯的降溫表現,調控政策下,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空間有限。

樓市高壓調控還能撐多久?

張大偉認為,一二線城市的調控政策不會鬆動。

從去庫存政策看,預期2017年整體三四線樓市政策將依然平穩寬鬆。但一二線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去庫存任務,預計後續政策有可能會在經濟企穩的情況下,房地產調控持續加碼。

目前,全國已經有超過40個城市“限售”,張大偉認為,預計未來還有更多的城市將執行落地這一新調控措施。一定年限限制轉讓,可以有效的降低投機行為。

商改住政策也歷史第一次全面收緊,從調控原則看,這體現了一線城市針對人口調控的重視。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本輪房地產調整預計會到2018年下半年。

對於2018年之後的房地產市場,任澤平認為,取決於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的建立,像房產稅的推出等。長效地產市場如果能得以建立,2018年後的房價走勢會平穩,否則之後可能會出現報復性上漲的風險。

任澤平認為,房地產調控是18個月週期,超過18個月,地方政府會扛不住,和土地財政有關,超過一年半,土地財政會面臨壓力,超過18個月是存在放鬆的壓力的。

除非未來通過房地產稅替代土地財政,那樣地方政府就缺少刺激房價的動機。

作者:北山

編輯:韓梅梅 彭彭

本文為理財幫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