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油耗門”風波後首度發聲,魏建軍稱“長城不排除走出保定”

作為曾經的自主品牌旗手,長城汽車一直憑藉著在SUV領域內的聚焦經營,備受外界關注。而其在今年推出的首款以姓氏命名的品牌WEY也收穫了非常高的關注。

但萬事開頭難,就在WEY收穫著突破3萬輛訂單的開門紅的喜訊之際,

一場突如其來的油耗門風波也考驗著這位自主品牌“老兵”。

WEY旗下的第一款新車VV7上市不過兩個月,就有評測人士質疑其行車電腦在記錄油耗時存在人為故意作弊的問題,頓時引發了外界的軒然大波。而這場“油耗門”的疑雲雖然持續了數月,但目前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近日,就在油耗門風波發生之後,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首度現身,

接受了中央級媒體的採訪,就外界所關切的長城發展問題進行了回應。

而汽車頭條APP小編注意到,在這次專訪中,魏建軍雖然並沒有提及油耗門事件,但是在研發人員流失、WEY代言後自身心態問題上進行了坦率的交流。

在市場下滑時,

長城汽車沒有優勢

長城汽車憑藉著聚焦SUV的戰略定位,一直以來都牢牢佔據著自主品牌前三甲的位置。而近幾年,伴隨著吉利的強勢崛起,從聲勢到銷量上都有趕超長城的跡象。

今年年初,長城制定了125萬輛的銷量目標,但在整體大勢呈現低谷之際,長城的發展態勢也同樣出現了波折。從資料上,長城的銷量基本呈現逐月下降趨勢,1~6月份的銷量分別為91233輛、77496輛、85430輛、73171輛、68942輛、64471輛,吉利勢頭已起且上半年總銷量超長城6萬多輛。

面對著咄咄逼人的對手,此時魏建軍的壓力大嗎?

他回應稱,競爭三到五年之後,才會最終見分曉。“長城汽車是自主車企中的一線選手。我們在產品、技術、人才、製造、管控、運營能力方面比較有優勢。未來能與我們競爭的企業,要具備很高的發展品質,可能到最後沒有幾家。每個企業的價值觀和戰略佈局都不同,充分競爭3——5年後,才會看到結果。

而在點評其他自主品牌發展時,他用了一個體育領域的比喻。他表示,“一些自主車企的戰略是大而全,他們就像奧運會中的五項全能運動員,要想奪金非常累。長城汽車比較討巧,在最火爆的市場排名第一,就像劉翔110米欄的金牌那樣,受到高度關注。”

“我是一個抗壓性很強的人,即使有壓力,常常幾天就會消解,我相信“事情總能過去”。目前的壓力來自於,今年汽車市場是個“小年”,

銷量可能會受影響。其實,在市場下滑時,長城汽車沒有優勢,因為我們沒有“外援”,只能埋頭苦幹,但幸好戰略佈局比較準確、扎實。”這位汽車人並不掩飾長城面臨的焦慮。

但是他也再度強調了聚焦的意義,因為市場已經物是人非,再也不是之前躺著賺錢的大好局面。“30多年的改革開放,讓一些中國企業有些盲目,因為市場起步時供給不足,所以做什麼都能賺錢。而現在,汽車產業已經進入到充分競爭的時代,企業必須聚焦,必須集中精力。”

我比較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儘管多年以前,其已經晉升為汽車圈的“首富”,但一向低調的作風使得其日常生活如普通人一般,可以去保定當地的商場吃小吃、買東西,吃飯時候也可以愜意地穿背心、穿拖鞋。

但自從為WEY品牌親自出鏡,登上廣告片之後,他坦言,成為聚光燈下的公眾人物多少感受到了“不習慣”。

“做公眾人物非常辛苦,現在(外出)要戴上墨鏡、帽子,即使這樣有時還會被認出來。說實在的,我比較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太適應公眾人物的生活方式。”

但無論如何,長城品牌的沖高努力已經“啟程”。當談及以自己姓氏為名的品牌之時,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他堅信VV7這款車很有信心,“雖然它賣的是外資二線品牌的價格,但做工、配置卻堪比ABB(奧迪、寶馬、賓士)產品。在駕駛感受和操控性方面,我們絕對敢和他們一較高下。”

多年掌舵自主品牌同合資品牌進行“搏擊”的自主大佬,他深知主要差距並非體現在技術或者研發方面,更深層次的差距是“品牌運營和全球化的經營能力上。”

“水準差不多的一款車,自主品牌賣10萬元,外資車企能賣30萬元,這就是差距。”而為了讓長城也能夠賣出30萬元的高價,WEY品牌是具有強烈生存壓力的魏建軍的新“答案”。

“WEY品牌的首款新車VV7,有人說外觀看起來並不霸氣。但以這樣的設計,換上外資品牌的車標,就會有很多人稱讚它。一款車型看起來霸氣與否,需要品牌作為背書。”這位中國汽車人心中的“不服”在言語中顯露無疑。

未來長城不排除走出保定的可能性

對於目前存在的人才流失問題,魏建軍承認之前的思路存在問題。“長城汽車的人才流失問題也比較突出。”以前認為可以通過保定低廉的房價,營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小環境吸引人才,顯然同當下人才的需求格格不入。

有國內媒體曾經披露,據長城汽車財報分析,2016年公司技術人員共10236名,與2015年相比減少了6276名。也就是說,超過三成的技術人員離開了公司。而長城汽車董秘在回應汽車頭條APP小編時表示,目前並不存在大面積人員流失的情況。

“以前我們認為保定房價低,能夠安居樂業,為留住人才還特意建設了幼稚園、小學。現在看起來有些失誤,未來長城汽車不排除走出保定的可能性。”魏建軍在分析人員流失原因時如是表態。

或許,這位為了造車這件事不惜在保定“造城”的汽車人,正在考慮將技術研發中心或部分部門遷出保定,從而把長城汽車品牌中的保定地域屬性弄淡一些,突破以往的地域性局限,更加開放和包容,從而夯實吸引人才的基石。

汽車產業已經進入到充分競爭的時代,企業必須聚焦,必須集中精力。”

我比較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儘管多年以前,其已經晉升為汽車圈的“首富”,但一向低調的作風使得其日常生活如普通人一般,可以去保定當地的商場吃小吃、買東西,吃飯時候也可以愜意地穿背心、穿拖鞋。

但自從為WEY品牌親自出鏡,登上廣告片之後,他坦言,成為聚光燈下的公眾人物多少感受到了“不習慣”。

“做公眾人物非常辛苦,現在(外出)要戴上墨鏡、帽子,即使這樣有時還會被認出來。說實在的,我比較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太適應公眾人物的生活方式。”

但無論如何,長城品牌的沖高努力已經“啟程”。當談及以自己姓氏為名的品牌之時,喜愛之情溢於言表。他堅信VV7這款車很有信心,“雖然它賣的是外資二線品牌的價格,但做工、配置卻堪比ABB(奧迪、寶馬、賓士)產品。在駕駛感受和操控性方面,我們絕對敢和他們一較高下。”

多年掌舵自主品牌同合資品牌進行“搏擊”的自主大佬,他深知主要差距並非體現在技術或者研發方面,更深層次的差距是“品牌運營和全球化的經營能力上。”

“水準差不多的一款車,自主品牌賣10萬元,外資車企能賣30萬元,這就是差距。”而為了讓長城也能夠賣出30萬元的高價,WEY品牌是具有強烈生存壓力的魏建軍的新“答案”。

“WEY品牌的首款新車VV7,有人說外觀看起來並不霸氣。但以這樣的設計,換上外資品牌的車標,就會有很多人稱讚它。一款車型看起來霸氣與否,需要品牌作為背書。”這位中國汽車人心中的“不服”在言語中顯露無疑。

未來長城不排除走出保定的可能性

對於目前存在的人才流失問題,魏建軍承認之前的思路存在問題。“長城汽車的人才流失問題也比較突出。”以前認為可以通過保定低廉的房價,營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小環境吸引人才,顯然同當下人才的需求格格不入。

有國內媒體曾經披露,據長城汽車財報分析,2016年公司技術人員共10236名,與2015年相比減少了6276名。也就是說,超過三成的技術人員離開了公司。而長城汽車董秘在回應汽車頭條APP小編時表示,目前並不存在大面積人員流失的情況。

“以前我們認為保定房價低,能夠安居樂業,為留住人才還特意建設了幼稚園、小學。現在看起來有些失誤,未來長城汽車不排除走出保定的可能性。”魏建軍在分析人員流失原因時如是表態。

或許,這位為了造車這件事不惜在保定“造城”的汽車人,正在考慮將技術研發中心或部分部門遷出保定,從而把長城汽車品牌中的保定地域屬性弄淡一些,突破以往的地域性局限,更加開放和包容,從而夯實吸引人才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