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用資料說話,中國到底儲存了多少黃金?

有句老話,叫“擁有黃金的人制定規則”。自2000年左右以來,中國國內一直在通過官方及私人途徑積累黃金,作為價值儲存手段。2004年,個人黃金買賣業務開閘,央行也逐漸放鬆對黃金供應的限制,

因此中國黃金儲存量得到了進一步的刺激。但是,因中國黃金市場的不透明性,沒有人能精確計算出中國迄今為止到底儲存了多少黃金。

中國或持有黃金1.95萬噸

根據專注于中國黃金市場研究的新加坡交易商詹森的估計,截至2017年1月,中國國內包括私人與機構在內的私有黃金持有量為15500噸。

詹森稱,至少在2002年起,中國官方鼓勵民眾持有黃金,作為價值儲存手段。

到了2004年,個人黃金買賣業務開閘,央行也逐漸放鬆對黃金供應的限制,因此中國黃金儲存量得到了進一步的刺激。根據詹森的估計,截至今年1月,包括私人與機構在內的私有黃金持有量為15500噸,而中國人民銀行的官方儲備則為4000噸左右。如果估算正確,這意味著中國成為了僅次於印度的大型黃金持有國。據印媒報導,印度民眾以飾品和其他形式持有的黃金估計為20000噸。

2000年,中國國內黃金總持有量為4000噸。

如果上述估算正確,2017年中國國內黃金總持有量為19500噸。那麼,這17年來新增的黃金數量主要來自於哪裡?

來源1:國內金礦開採

1970年代開始,中國開始發展金礦業。據中國黃金協會最新資料,2016年國內金礦產量估計為453噸,連續10年成為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國。

來源2:國外黃金進口

除了依靠國內金礦之外,中國還是世界第一大黃金進口國。根據詹森的估算,中國在2016年一共進口了1300噸黃金,

大部分是經由香港(771噸)進口的,另外中國也直接從瑞士(442噸)、澳大利亞(截至9月份,53噸)和英國(15噸)進口黃金。

黃金進口到中國之後,一般是經由上海黃金交易所(SGE)向市場銷售。詹森稱,這些黃金供應不會流向央行,而是由消費者與企業購得。

詹森稱:

“在中國國內市場,相關法規規定由上金所管理黃金供應。黃金回收、國產黃金、黃金進口,都必須經由上金所進行銷售。因此,該交易所的實物黃金提取量相當於中國國內的私有黃金持有量。”

至於央行的黃金儲備,儘管官方公佈資料為1839噸,但詹森估計,

官方儲備應該更接近於4000噸。他指出,央行的購買量不會出現在官方進口資料上,而是直接從英國直接運輸黃金。舉例而言,倫敦金銀市場協會的黃金總儲量從2011年到2015年減少了2750噸,但淨出口只有1000噸,去向不明的這1750噸黃金很有可能成為了中國的官方黃金儲備。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黃金出口是有嚴格限制的,這也直接造成了所謂的中國黃金需求“黑洞效應”,即黃金進口到中國後就再也不會重新流向國際市場。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在避險需求旺盛的西方市場,可供購買的黃金也更少,這也成為了推動金價上升的一大要素。

本文綜合來源於頂尖財經網、第一金融網

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在避險需求旺盛的西方市場,可供購買的黃金也更少,這也成為了推動金價上升的一大要素。

本文綜合來源於頂尖財經網、第一金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