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華土著魚保護地·金沙江”之科學放生

近年來,因過度捕撈和污染問題,金沙江野生魚類資源告急。為保護生態環境,給子孫後代留下寶貴財富, 金沙江土著魚類恢復和保護協會經過三年多工作,已向金沙江投放土著魚苗150萬尾,

帶動沿江14個鄉鎮數萬人加入護魚行列。2016年12月2日,中國綠發會為幫助協會開展土著魚保護工作,在當地成立“中華土著魚保護地·金沙江”。

7月12日下午兩點,玉峰寺阿秋上師等佛教信徒在長江第一灣—石鼓碼頭舉行放生活動。此次放生的800斤魚苗來自金沙江土著魚類恢復和保護協會攀枝花繁育點,

大多為金沙江裂腹細鱗魚,還有小部分是光唇魚。光唇魚是金沙江上游特有魚種,幾近絕跡,可喜的是,目前已經能成功繁育。3萬元魚苗款全部來自阿秋上師所建“放生功德群”,群中信徒來自當地及大江南北。香格里拉土著魚類恢復和保護協會巡護隊員第二次次全程協助並參與放生法會。活動結束後,巡護隊員一直在原地守護並對周邊江面河道進行清網。

據“中華土著魚保護地·金沙江”屈主任介紹,保護金沙江土著魚主要使用人工繁育的當地魚種進行放生,從而豐富野生魚類資源;但也需要採取科學放生手段,因為土著魚繁殖能力很強;下一步將逐步減少放生次數,

將工作重點放在魚類資源保護上,繼續加強巡邏教育。該中華保護地覆蓋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巡護面積較大,使用絕戶網、電魚等情況雖已得到顯著改善,但仍有部分人員屢教不改。目前當地已允許正常的垂釣活動,本周協會將繼續與當地檢察院商議針對使用絕戶網、電網捕魚等行為的懲罰力度。

注:圖片來自金沙江土著魚類恢復和保護協會

文/Essen 審/Dich 責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