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多年的老小區舊貌換新顏

永興花園居民在文化長廊尋找鄰里的幸福笑臉。

冬倉 向前

丹丹攝

中國江蘇網訊 河水清澈如鏡,垃圾日產日清,沒有私搭亂建,每一棟牆體都有彩繪公益廣告,每一個樓道門前都有免費的生態停車位……走進醫藥高新區鳳凰街道劉莊社區永興花園社區時,感覺就跟逛公園似的,如此優美的生活環境令人很難將其與印象中的老舊社區“劃等號”。

事實上,永興花園建於1996年,是地級泰州市組建後新城建設的第一個拆遷安置社區。

歷經了20多年的風雨打磨,如今的永興花園社區卻愈發顯得青春靚麗、魅力四射。而這一切都得益於泰州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社區環境整治讓居民更安居

“祝書記,咱們社區的道路真乾淨,保潔人員每天都會角角落落地清掃兩次,我想表揚一下環衛工!”“社區外來打工租住人員較多,目前只有幼稚園旁邊一個公廁明顯不夠用,建議社區考慮增設廁所。”“我們希望在社區北片區域建個涼亭,

擺設石凳,供老年人乘涼聊天。”昨天上午9時許,永興花園社區的居民議事亭前,一群居民圍著劉莊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祝春燕有評有議、各抒己見。祝春燕一面認真地聽著,一面微笑著跟居民交流。隨後,她第一時間把居民提議的事項進行歸納整理並向上級彙報。

“有了居民議事亭,群眾就多了一處說話的地方,無論是好的建議,還是差的點評,人人都可以為社區發展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建言獻策。

”永興花園社區一組居民代表馬長征心情分外舒暢,他也曾現場向祝春燕提議要加強外來車輛的秩序引導,“社區內的免費生態停車位常有空餘,而一些外來車輛仍有亂停亂放等不文明現象。”

64歲的唐永榮老人,在永興花園社區居住了20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社區環境綜合整治之前,這裡是一副老舊殘破的景象。“社區路面坑坑窪窪,

宣傳欄破舊不堪,樓道裡堆滿雜物,物業管理方面也不盡人意,有親戚來做客,我們都覺得不好意思。”

短短幾年,社區摘掉了“髒亂差”的帽子。唐永榮說,“社區環境變美了,群眾就有幸福感,大家的行為舉止也文明起來,對已經居住了多年的家園更有感情、更加珍愛。現在只要說起社區的環境變化,大家都會豎著大拇指不住地稱讚。”

整治攻堅戰一打就是三年多

2014年起,

永興花園就拉開了社區環境綜合整治攻堅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一打就是三年多。

近年來,永興花園社區改造生態停車位1500多個、補植綠化2.6萬平方米、拆除違章搭建20處、更換銹蝕破損樓道門和門禁系統155樘、安裝樓道照明燈1500多個、設置集中晾曬點3處、新建內河橋樑2座,整治黑臭內河並實現其與鳳凰河連通,所有住戶用上了天然氣……

在這一串喜人的成果背後,是工作人員沉甸甸的努力和付出。以整治亂堆亂放現象為例,街道、社區聯合相關部門成立了專門的機動隊伍。許多群眾家裡的農具、水缸、木桶等物品,平時用不著,又捨不得丟棄,就全都堆放在了樓道裡。“你管他就收,你走他又堆出來。”醫藥高新區鳳凰街道城管中隊中隊長王小進介紹,起初群眾的對抗心理普遍存在,經過了一年多反復說情、講理和執法,這一“頑疾”終得以根治。

永興花園是農民拆遷安置社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群眾的思想觀念轉變不過來,喜歡把社區內的綠化地當成“自留地”來種菜,一些居民還直接用生活污水澆灌菜地,氣味特別難聞。

在社區對毀綠種菜現象進行集中整治時,甚至有對峙居民爬到了清運車上,工作人員教育勸導數小時才將其說通勸下來。祝春燕說,不過,這些艱苦的“作戰”都已成為過去。如今,華麗轉身的永興花園社區環境整潔又漂亮,創建工作也得到了居民普遍的理解和支援。

以“繡花”功夫跟進長效管理

創建在於精益求精。祝春燕說,今年是我市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的關鍵之年,劉莊社區也積極吹響了創建衝鋒號,以“繡花”般的功夫跟進社區環境長效管理。

今年以來,該社區重點實施了公益廣告出新工程,更換破舊廣告內容,增加“八儀四禮”等公益廣告,並創新廣告方式,利用社區牆面進行文明創建主題彩繪。同時,還將社區內的3個八角亭打造成一亭一文化的居民議事亭、便民服務亭和創業富民亭;重修社區北門門頭,在主幹道上打造文化長廊,新增美德善行榜、黨員先鋒、名人鄉賢、幸福笑臉等主題內容;修繕百姓大舞臺等。

此外,將物業收歸社區,實現創建工作長效管理。今年以來,社區內的10餘處破損道板磚被及時重新鋪設,1座公共廁所完成了標準化升級改造,主幹道新增了殘疾人無障礙通道,籃球場全面改造出新,草坪綠化定期除草維護、發現破損及時補齊……

創建工作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在深化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自發參加到社區環境整治工作中來,人人都是“監督員”,創建需要時個個願意“添把手”。永興花園社區城管服務站副站長張正林說,他還是跟以前一樣,每天早晨6點和下午6點前都會在社區裡面巡查一遍。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社區裡的環境問題變少了,需要上報的更是寥寥無幾。偶爾發現非機動車無序停放、路面有暴露垃圾等情況,他現場就能直接處置,有些時候附近熱心的居民也會主動幫忙。“工作中的活兒少了不足以感到幸福,更開心的是看到環境整治讓社區‘顏值’更高,群眾生活更加和諧舒暢。”

以整治亂堆亂放現象為例,街道、社區聯合相關部門成立了專門的機動隊伍。許多群眾家裡的農具、水缸、木桶等物品,平時用不著,又捨不得丟棄,就全都堆放在了樓道裡。“你管他就收,你走他又堆出來。”醫藥高新區鳳凰街道城管中隊中隊長王小進介紹,起初群眾的對抗心理普遍存在,經過了一年多反復說情、講理和執法,這一“頑疾”終得以根治。

永興花園是農民拆遷安置社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群眾的思想觀念轉變不過來,喜歡把社區內的綠化地當成“自留地”來種菜,一些居民還直接用生活污水澆灌菜地,氣味特別難聞。

在社區對毀綠種菜現象進行集中整治時,甚至有對峙居民爬到了清運車上,工作人員教育勸導數小時才將其說通勸下來。祝春燕說,不過,這些艱苦的“作戰”都已成為過去。如今,華麗轉身的永興花園社區環境整潔又漂亮,創建工作也得到了居民普遍的理解和支援。

以“繡花”功夫跟進長效管理

創建在於精益求精。祝春燕說,今年是我市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的關鍵之年,劉莊社區也積極吹響了創建衝鋒號,以“繡花”般的功夫跟進社區環境長效管理。

今年以來,該社區重點實施了公益廣告出新工程,更換破舊廣告內容,增加“八儀四禮”等公益廣告,並創新廣告方式,利用社區牆面進行文明創建主題彩繪。同時,還將社區內的3個八角亭打造成一亭一文化的居民議事亭、便民服務亭和創業富民亭;重修社區北門門頭,在主幹道上打造文化長廊,新增美德善行榜、黨員先鋒、名人鄉賢、幸福笑臉等主題內容;修繕百姓大舞臺等。

此外,將物業收歸社區,實現創建工作長效管理。今年以來,社區內的10餘處破損道板磚被及時重新鋪設,1座公共廁所完成了標準化升級改造,主幹道新增了殘疾人無障礙通道,籃球場全面改造出新,草坪綠化定期除草維護、發現破損及時補齊……

創建工作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在深化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自發參加到社區環境整治工作中來,人人都是“監督員”,創建需要時個個願意“添把手”。永興花園社區城管服務站副站長張正林說,他還是跟以前一樣,每天早晨6點和下午6點前都會在社區裡面巡查一遍。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社區裡的環境問題變少了,需要上報的更是寥寥無幾。偶爾發現非機動車無序停放、路面有暴露垃圾等情況,他現場就能直接處置,有些時候附近熱心的居民也會主動幫忙。“工作中的活兒少了不足以感到幸福,更開心的是看到環境整治讓社區‘顏值’更高,群眾生活更加和諧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