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上半年 瀘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65億元

瀘州新聞網7月18日訊今日下午,瀘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了2017上半年瀘州市經濟運行統計新聞發佈會。

記者從發佈會上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上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專案攻堅,瀘州經濟發展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良好發展態勢。上半年,瀘州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準,經濟運行持續平穩,穩中向好,保持在合理區間。

經省統計局審定,2017年上半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0%,增速比全國(6.9%)平均水準高出3.1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準(8.2%)高出1.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4.2億元,同比增長3.5%;第二產業產業增加值463.2億元,增長10.1%;第三產業增加值237.6億元,增長11.5%。

從重點行業看,全市傳統四大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6個百分點。其中:酒的製造業同比增長14.3%;化工行業增長14.1%;機械行業增長10%;能源行業下降3.1%。

上半年傳統四大產業對瀘州工業的貢獻率高達89.1%,仍然是工業經濟的主要拉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37.6億元,同比增長11.5%,排名全省第一位。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1%,較去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5.3億元,同比增長14.2%;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23.2億元,增長14.6%;營利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35.1億元,

增長16.7%;批發業實現增加值22.2億元,增長13.1%。

同時,上半年,受房地產補貼政策影響,商品房銷售良好。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311.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3.6%。上半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26.6億元,同比增長6.7%;商品房待售面積250.1萬平方米,增長42.7%;房屋施工面積1514.6萬平方米,下降3%,其中新開工面積314.0萬平方米,增長0.9%。

記者還從發佈會上瞭解到,上半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57元,同比增長8.6%,

比全省平均水準高出0.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4元,同比增長9.8%,比全省平均水準高出0.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鎮居民1.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