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清朝首富,出錢幫助左宗棠收新疆,竟被抄家,晚年鬱鬱而終

胡雪岩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統治階級一直採取“重農抑商”的治國策略。

但是無論商人的地位如何的被打壓,但總會湧現出無數經商天才,只要給他們一點點機會,他們就創造出無數震驚後世的成就來。在中國企業家的群體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做官須看《曾國藩》,經商必讀《胡雪岩》。”為何胡雪岩有著如此地位,那麼他的最終結局又是如何呢?

胡光墉,字雪岩,安徽績溪人,中國近代著名紅頂商人,富可敵國的晚清著名徽商,

政治家;幼名順官,字雪岩。開辦胡慶餘堂中藥店。後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為左宗棠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藥、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人稱"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岩》。"

胡雪岩宅邸

胡雪岩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從錢莊一個小夥計開始,通過結交權貴顯要,納粟助賑,為朝廷效犬馬之勞;洋務運動中,他聘洋匠、引設備,頗有勞績;左宗棠出關西征,他籌糧械、借洋款,立下汗馬功勞。幾經折騰,他便由錢莊夥計一躍成為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

他構築了以錢莊、當鋪為依託的金融網,開了藥店、絲棧,既與洋人做生意也與洋人打商戰。

左宗棠

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軍攻杭州,光墉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委光墉為總管,主持全省錢糧、軍餉,

因此阜康錢莊獲利頗豐。京內外諸公無不以阜康為外庫,寄存無算。他還協助左宗棠開辦企業,主持上海采運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經 手購買外商機器、軍火及邀聘外國技術人員,從中獲得大量回傭。他還操縱江浙商業,專營絲、茶出口,操縱市場、壟斷金融。毫不誇張地說,左宗棠晚年的成功中有著胡雪岩極大的功勞。

胡雪岩

然而一個人來到最高峰的時刻,也就是最危險的時刻。胡雪岩與左宗棠走的太近,自然得罪了一個人,他就是李鴻章,最終胡雪岩成為左宗棠和李鴻章鬥爭的犧牲品。導致胡雪岩資金鏈斷裂的,還有號稱"洞庭山幫"的席正甫。此人是清朝金融買辦的締造者,他為滙豐銀行工作。胡雪岩陷入的是國外金融資本勢力和國內金融買辦勢力的內外夾擊,其失敗在戰略上早已無可挽回。

1885年9月,在李鴻章等人的指示下,戶部尚書閻敬銘上書慈禧太后提出將胡雪岩“拿交刑部治罪,以正國法”,並將其家屬“押追著落,掃數完繳”,慈禧最後拍板許可。但就在當年11月,胡雪岩鬱鬱而終,終年62歲。

其失敗在戰略上早已無可挽回。

1885年9月,在李鴻章等人的指示下,戶部尚書閻敬銘上書慈禧太后提出將胡雪岩“拿交刑部治罪,以正國法”,並將其家屬“押追著落,掃數完繳”,慈禧最後拍板許可。但就在當年11月,胡雪岩鬱鬱而終,終年6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