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在向陽湖三年多(節選)| 我的歷史·記錄

提要:

在“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年代,湖北咸寧卻有幸成為中國知識份子最集中的地方。

以文化部為主,涉及電影、藝術、創作各專業領域。本文作者鄒聲通,在咸寧幹校,從電影攝影師,變成一位炊事、機械、殺豬、建築、耕作能手。

作者簡介

鄒聲通,196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電影攝影專業。先後就職於北京科影廠和瀟影廠。代表作有新聞記錄片《抓革命促生產》、軍教片有《人防工程的孔口防護》;故事片有《賽虎》。《農村安全用電》,創下了當年科教電影在全國發行拷貝數第一名,

並收入中國電影博物舘珍藏。

12.仿製電動牽引犁

紅旗山上的住房蓋好以後, 22連就全部從堯嘴搬過來跟打前戰的同志們合併在一起成為18連了。

我被編在18連一排二班。從此就開始下大田幹農活了。

幹校是圍湖造田。湖田裡的泥,是淤積起來的,泥腳很深。有時人站在田裡水會淹到肚臍。牛下到田裡,大半個肚皮也會被水淹了。在那樣的田裡幹活是多麼辛苦就可想而知了!

那時,軍代表對我們總是板著面孔,從來就沒有一個笑臉。並且,常常在大會小會上講:“上級講了,你們這些臭知識份子,不要再想回北京去拍電影了!老老實實、安安心心,在這裡當一輩子農民吧!”因此,誰還敢叫苦呢?再苦也得忍著!

我當時嘴上雖然不敢講,但心裡總在想,我本來就是農民出身。從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畢業,都是全靠吃甲等人民助學金過來的。

我本來就是黨和人民拿錢培養出來拍電影的知識份子,怎麼可能不讓我再回去拍電影呢?

海拔45.2米的“四五二”高地全貌

當然,退一萬步講,如果真的要我們繼續當農民,那麼毛主席教導過“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既然是這樣,

那我們自己就得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輕鬆一些、省勁一點啊!

人和牛下到田裡耕作是那樣費勁,我們不下田,能不能就把水田耕作了呢?

當時,我看到唯一的動力就是電動機。紅旗山和湖田裡都有電線,能不能用電動機捲動鋼絲繩,把犁刀從田的這邊拉到那邊呢?

昔日的“四五二”高地。

我把自己的想法給連裡領導李供琛等同志彙報以後,他們都很支持,要我去試驗。同時,還派原來在廠裡機修車間專門學過機械的王鈞同志配合我試驗。

當時,還在北京沒下去的陳國民同志得知我急需瞭解農機知識以後,就把他在農大上學期間的一本農機專業書,托回京探親的劉建中同志給我帶去,讓我參考。

陳國民是農大畢業,學農機專業的。他比我晚分到科影。相互只是認識,平時並沒有什麼交往。他因為有別的工作,就留在北京沒去幹校。但是,他對我們在幹校的同志仍然是很關心的。所以,當他知道我要研製農機以後,就主動托劉建中把農機專業書給我帶去了。

那時,我不論見到什麼農業機械,自己都要圍著轉幾圈,瞭解它的工作原理。

過了一段時間,當瞭解到武漢軍區“五七”農場有一種電動牽引犁的原理就是我想像的那種方法以後,我們馬上就去參觀學習。

當年咸甯高中已經停辦,幹校就利用咸高的閒置校舍,辦成了幹校加工廠。加工廠裡,木工、車工、鉗工的設備,樣樣俱全。我和老廠長何文今幾個,在幹校加工廠依樣畫葫蘆做了一套,搬回幹校,在田裡一試,還行。

那玩意像只小船,人側身坐在上面操作,兩頭田邊的鋼絲繩把小船來回拉動。船邊裝有犁刀,來回一次就算犁了兩犁。三個人操作,一個人坐在船上,兩個人分別在田邊,來回一次,就把田邊固定鋼絲繩的裝置向前移動三十公分距離的位置。

當時我的攝影學長,攝影師楊海庚,和我一起輪流在船上操作。搞了幾天。人和牛是不需要下田耕作了,但太麻煩,功效又太低。

16.小豬給撐死了

豬場不臭了,連裡的同志們收工回來,都喜歡到豬場來看小豬打架玩。有的還愛抓飼料去逗那些小豬。

有一次,連裡收了黃豆放在離豬場不遠的地方,剛曬乾,連裡的汽車司機王溫去豬場玩,看到那小豬肥滾滾的,活蹦亂跳,身上又乾乾淨淨的,很可愛。於是,他順手就去抓把黃豆來逗小豬。

小豬很喜歡吃幹黃豆,嘎嘣嘎嘣地嚼。抓一把放到地上,幾下就吃光了。王溫看小豬愛吃,於是就不斷地喂,一直喂到小豬不吃了才停止。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看見頭天吃了黃豆的那頭小豬,四條腿直挺挺地躺在豬圈裡。走近一看,才發現牠早已經死了。

我們知道牠不可能是病死的。於是,就給牠開膛破肚一一檢查,發現牠的胃都被撐破了。

老朱後來分析,是因為小豬吃飽了幹黃豆,再去喝水,水把黃豆發脹,自然就把胃撐破了。

老朱還講,人也一樣。聽說,60年代初期,北京就有人餓了幾天沒吃東西,趁餅乾店沒人,鑽進去藏起來,抓起餅乾就大把大把地吃個夠。等被發現的時候,他已經再也吃不下了,一個勁地嚷著要水喝。等他把水喝完,很快就死了。這實際上就是讓餅乾給撐死的。

每所幹校都得自給自足,這位是在天津靜海團泊窪“五七”幹校養豬的攝影家狄源滄。

18.殺豬的訣竅

在幹校鬧了好多笑話,聽說有的連隊殺豬,先要用繩子把豬牢牢地捆綁起來再殺。

中國文聯那個連隊,第一次殺豬就更可笑了。先用酒把豬灌醉,再用刀殺。當刀子一捅進豬脖子,豬“蹭”地爬起來就跑進了竹林。誰靠近就咬誰。僵持了很久,沒辦法,最後只好請社員用獵槍把牠打死,才從竹林裡把死豬抬出來。

我們18連殺豬就沒那麼麻煩了。養豬班長伍遠明就是殺豬的行家裡手。

殺豬必須要一張一頭高一頭低的專用殺豬矮凳。事先把殺豬刀放在血盆裡。再把血盆放在矮凳低的那頭。5~6百斤重的大豬,不用捆綁,把矮凳放在豬的右邊。我們兩個人一前一後,老伍掌刀兩手抓住豬耳朵順著矮凳往低的一頭使勁往前拉。我當助手,在後面,左手抓住豬尾巴根,右手使勁推豬屁股。一前一後使勁,豬一靠近矮凳旁邊,兩人同時再猛的往矮凳上一扳,就把豬扳倒在矮凳上了。沒等豬回過神來,鋒利的尖刀早已捅進了牠的脖子。

聽說老伍的父親就是殺豬的,因此他很小就學會了殺豬。他入伍後在部隊也殺過豬。所以我們18連養的豬開始都是他殺的。

我因年輕力壯,當然每次就給他打下手。他一點都不保守,往往都是邊幹邊講解。漸漸地,我也就學會了。

當年編輯伍廷根和顯微攝影師杜業可,住在湖裡工棚守農具,也養了一頭肥豬。如果趕活豬上山來殺就太麻煩了。於是,我就跟伍遠明帶著刀具去湖裡把豬殺了,把豬肉挑上山來。

那天我們試了一下老伍的手藝。從圈裡把活豬拉出來開始記時,到把豬肉炒好端上餐桌,剛好一個小時。由此可見,老伍的殺豬技術是多麼熟練了。

老伍總結出了三個絕竅:一是殺豬要猛、快、准、狠;二是褪毛的水溫要不燙不冷;三是開膛破肚手要輕,動作要穩。就是說,殺豬的時候,兩個人要兇猛一些。動作要快。下刀的地方,要找準確;插刀的時候,要兇狠,瞬間到位。不得有半點猶豫。二是褪毛的水溫要適當,大概70度左右。水太燙,一下就把豬皮燙死,毛就再也刮不下來了;水溫太低,毛也刮不下來。三是開膛的時候,動作要輕,要穩當。不能毛毛糙糙。不然,就會弄破豬肚豬腸,把豬糞搞得到處都是。

伍遠明調回北京以後,不僅連裡殺豬的事由我包了,就是別的連隊也經常請我去幫忙殺豬。在紅旗山,光算5百斤一條的大豬,我就殺了四條。單是文聯那個連隊殺豬,我也去幫過好幾次忙。

後來,我因為搞機耕船,經常不在連裡。於是,我就把殺豬的技術教給了我們連裡的劉景方同志。

25.“洋”人的性格很隨和

我還在讀初中的時候,就讀過《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肖三。肖三是毛主席的同鄉,也是湖南湘潭人。他是世界著名的詩人,也是世界著名的翻譯家,全國人民傳唱了幾十年的《國際歌》就是他翻譯的。所以,我從青少年時代開始,對肖三就非常崇拜和敬佩。沒想到,上大學的時候竟然跟他的長子肖立昂同學了。

肖立昂在電影學院也是學電影攝影的,他在攝影系五九班,我是六零班。我們雖然不同班,但由於電影學院學生人數少,全校各年級、各專業的學生加起來,總共才幾百人,一個系各年級加起來才100多。同系儘管不同班,沒在一起上課,但互相都認識。特別是肖立昂這種洋人形像,更容易讓人過目不忘。

60年代,電話很少,整個一棟住幾百人的學生宿舍,只在樓梯間裝了一部圓盤撥號的免費公用電話。因此,不管誰打電話,上下樓梯的人都知道。我曾經幾次上樓回宿舍,都看見肖立昂手持話筒給家裡用三種語言講話。他的普通話講的不是很流利,斷斷續續,其間不是穿插俄語就是夾雜德語。開始不認識他,後來才聽同學講,他就是詩人肖三的大兒子。他媽媽是德國人,從小是在蘇聯長大的。所以,他講俄語和德語比講普通話更流利。

沒想到,他畢業後分配到北京科教電影廠工作,我64年畢業,也分去北京科影廠了。

去咸寧幹校,我們在一個連,有一段時間還是在一個班組學習討論。有一次,他在會上暴露活思想,說:“我下地幹活,大熱天也不敢光著膀子。因為當地老百姓好像沒見過我這模樣的人似的。有次在地裡,好多人圍著我看,就像看猴兒一樣,有的人還用手扯我的胸毛,我真受不了······”

其實,大家圍著他看也並沒什麼惡意,只是看他像外國洋人,怎麼也要下幹校,有些不理解,所以才圍著他看,也想問問。

幾十年後,當年的“五七”戰士重返向陽湖,肖立昂(前排紅衣者)走出幹校舊址。

1970年代初,咸寧向陽湖地區由於交通不便,加上當時國家實行封閉政策,當地人祖祖輩輩哪裡見過洋人,更不用說洋人會主動到他們家鄉去了。所以大家見了像肖立昂這樣酷似洋人的中國人,自然也就感到稀奇了。

說實話,肖立昂這個“洋”人,他雖然出生名門的優裕家庭,各種大世面都見過,但平時跟我們在一起,卻一點優越感都沒有,從來也沒見他擺過架子,他待人很隨和,平易近人。出於對他父親的崇敬,我們又曾經是校友,在科影廠又是同事,加上他本人也很好相處,再從藝術角度看,他那輪廓分明的臉龐,確實長的很帥。因此,在1971年初秋的一個星期天,我就在紅旗山上給他拍了這照片。

肖立昂後來仍然調回北京科影工作。還扮演過蘇聯駐中國大使。

26.幹校的巨變

我們1970年剛到幹校的時候,住在堯嘴,買不到蔬菜,常常吃梅乾菜和豆腐乳(咸甯叫紅方)過日子。時間一長,大家就感覺肚子裡沒油水了。因此,一到星期天,好些同志就去咸甯、溫泉改善生活。穿著也不講究,有的穿著短褲背心,有的甚至只穿條短褲。但是,為了掌握時間,手錶是必須戴的。

因此,當地社員就給我們幹校的同志編了一首順口溜:“穿的孬,吃的好,光著膀子戴手錶。一到星期天,咸甯溫泉到處跑”。

可是後來,我們搬到紅旗山上自己種菜,自己養豬、養鴨,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不要再說“五七”戰士缺油水,吃飯的時候,就是把碗裡的肥肉扔到地上,連狗都不吃。狗只是跑過去聞一聞,一見是肥肉扭頭就走開了。

連裡淹的鹹鴨蛋,開始早餐每人發一個,後來就是誰想吃隨便去拿,想吃幾個拿幾個。到後來大家都不稀罕了,誰也不想再去拿來吃,淹在大缸裡的鹹鴨蛋都臭了。

“五七”戰士們親手修建的“五七”大橋。

27.軍代表給我講了心裡話

1973年4月,我在咸寧縣農機廠工作的時候,仍然住在縣委招待所。關於“5.16”的問題,有天下午,18連的軍代表黎參謀,叫黎什麼名字,我至今也不知道。因為在幹校兩年多,軍代表從來都沒有給我個別交談過任何問題。既然我是懷疑物件,也沒必要去自討沒趣。所以,平時見到軍代表都是敬而遠之,自己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了。

黎參謀那天在招待所門外的街邊上,第一次和顏悅色地對我說:“老鄒啊!當初懷疑你的‘5.16’問題,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總算給你查清楚了,你沒參加過‘5.16’組織,不是‘5.16’!”我沒說話,冷靜地聽他講。他歎了口氣繼續說:“唉,我真羡慕你們啊,有文化、有專業,到哪裡都好辦!”我看他好像有點悲觀的樣子。於是就安慰他說:“你們軍代表多好啊!”“不,你們都回北京,我們也該復員轉業了,以後去哪裡、幹什麼,現在還不知道呢!”

昔日的“五七”大道是一條紅色的土路,隨著山形水系一直通往甘棠鎮和452高地文化部幹校總部。

28.感激之情

我從1970年5月9號去咸寧幹校,到1973年6月2日離開咸甯,調長沙,湖南電影製片廠,後來叫瀟湘電影製片廠,現在叫瀟湘電影集團。在幹校三年多的時間裡,當過炊事員、蓋過工棚、打過磚坯、搞過基建、蓋過瓦房、養過豬、閹過豬、殺過豬、下過大田。可以說幹校大部分的工種我都幹過。每年都評為“五好”戰士,幹校還給我記過一次三等功。

回想起來,我所做的每一件具體工作,都不是自己單憑個人的力量能夠完成的,都少不了領導的支持和同志們的鼎力相助。我自身缺點很多,領導上、同事們能給我那些榮譽,說明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寬宏大量。肯定了我的成績,沒計較我個人的缺點。這對我既是鼓勵也是鞭策。我之所以願意這樣來回憶,完全是出於對我當年的老領導和老同事的感激之情。

感謝李城外先生授權使用本文。

李城外簡介:

屬牛,中國“五七”幹校研究第一人,向陽湖文化研究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會員。現任中共咸寧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市政協常委,咸甯市中國“五七”幹校研究中心主任,“城外中國“五七”幹校資料收藏館”館長,湖北省社科聯委員兼湖北省向陽湖文化研究會會長,湖北省作協委員兼咸甯市作協名譽主席。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設專案“湖北現代人文資源調查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所授《中共黨史研究的一片新天地——向陽湖》被評為全省黨校系統第三屆精品課。曾在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幹部教育專刊“學者訪談”欄發表《為什麼樣要重視五七幹校研究》,在國家行政學院大講堂的演講《“五七”幹校——共和國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入選湖北省幹部線上學習中心、山西幹部線上學院、安徽幹部教育線上課程,列入全國行政學院系統共建共用網路課程。

創辦我國唯一研究幹校文化的報紙——《向陽湖文化報》;主編《湖北文史資料》“文化部咸寧'五七'幹校史料專輯”和《咸甯文史資料》“向陽湖文化”等專輯;策劃出版發行“中國向陽湖文化名人風采”紀念封和《人民畫報》“重返向陽湖——探訪文化部湖北咸寧‘五七’幹校”專輯;編著《向陽湖文化叢書 》(獲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計有《話說向陽湖——京城文化名人訪談錄》(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有日譯本)《向陽湖紀事——咸寧“五七”幹校回憶錄》(上、下)《向陽湖詩草》《向陽湖文化研究》《城外的向陽湖》(上、下)。

我的歷史我來寫

“我的歷史圖書館”

收藏個人史、家族史作品。

他比我晚分到科影。相互只是認識,平時並沒有什麼交往。他因為有別的工作,就留在北京沒去幹校。但是,他對我們在幹校的同志仍然是很關心的。所以,當他知道我要研製農機以後,就主動托劉建中把農機專業書給我帶去了。

那時,我不論見到什麼農業機械,自己都要圍著轉幾圈,瞭解它的工作原理。

過了一段時間,當瞭解到武漢軍區“五七”農場有一種電動牽引犁的原理就是我想像的那種方法以後,我們馬上就去參觀學習。

當年咸甯高中已經停辦,幹校就利用咸高的閒置校舍,辦成了幹校加工廠。加工廠裡,木工、車工、鉗工的設備,樣樣俱全。我和老廠長何文今幾個,在幹校加工廠依樣畫葫蘆做了一套,搬回幹校,在田裡一試,還行。

那玩意像只小船,人側身坐在上面操作,兩頭田邊的鋼絲繩把小船來回拉動。船邊裝有犁刀,來回一次就算犁了兩犁。三個人操作,一個人坐在船上,兩個人分別在田邊,來回一次,就把田邊固定鋼絲繩的裝置向前移動三十公分距離的位置。

當時我的攝影學長,攝影師楊海庚,和我一起輪流在船上操作。搞了幾天。人和牛是不需要下田耕作了,但太麻煩,功效又太低。

16.小豬給撐死了

豬場不臭了,連裡的同志們收工回來,都喜歡到豬場來看小豬打架玩。有的還愛抓飼料去逗那些小豬。

有一次,連裡收了黃豆放在離豬場不遠的地方,剛曬乾,連裡的汽車司機王溫去豬場玩,看到那小豬肥滾滾的,活蹦亂跳,身上又乾乾淨淨的,很可愛。於是,他順手就去抓把黃豆來逗小豬。

小豬很喜歡吃幹黃豆,嘎嘣嘎嘣地嚼。抓一把放到地上,幾下就吃光了。王溫看小豬愛吃,於是就不斷地喂,一直喂到小豬不吃了才停止。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看見頭天吃了黃豆的那頭小豬,四條腿直挺挺地躺在豬圈裡。走近一看,才發現牠早已經死了。

我們知道牠不可能是病死的。於是,就給牠開膛破肚一一檢查,發現牠的胃都被撐破了。

老朱後來分析,是因為小豬吃飽了幹黃豆,再去喝水,水把黃豆發脹,自然就把胃撐破了。

老朱還講,人也一樣。聽說,60年代初期,北京就有人餓了幾天沒吃東西,趁餅乾店沒人,鑽進去藏起來,抓起餅乾就大把大把地吃個夠。等被發現的時候,他已經再也吃不下了,一個勁地嚷著要水喝。等他把水喝完,很快就死了。這實際上就是讓餅乾給撐死的。

每所幹校都得自給自足,這位是在天津靜海團泊窪“五七”幹校養豬的攝影家狄源滄。

18.殺豬的訣竅

在幹校鬧了好多笑話,聽說有的連隊殺豬,先要用繩子把豬牢牢地捆綁起來再殺。

中國文聯那個連隊,第一次殺豬就更可笑了。先用酒把豬灌醉,再用刀殺。當刀子一捅進豬脖子,豬“蹭”地爬起來就跑進了竹林。誰靠近就咬誰。僵持了很久,沒辦法,最後只好請社員用獵槍把牠打死,才從竹林裡把死豬抬出來。

我們18連殺豬就沒那麼麻煩了。養豬班長伍遠明就是殺豬的行家裡手。

殺豬必須要一張一頭高一頭低的專用殺豬矮凳。事先把殺豬刀放在血盆裡。再把血盆放在矮凳低的那頭。5~6百斤重的大豬,不用捆綁,把矮凳放在豬的右邊。我們兩個人一前一後,老伍掌刀兩手抓住豬耳朵順著矮凳往低的一頭使勁往前拉。我當助手,在後面,左手抓住豬尾巴根,右手使勁推豬屁股。一前一後使勁,豬一靠近矮凳旁邊,兩人同時再猛的往矮凳上一扳,就把豬扳倒在矮凳上了。沒等豬回過神來,鋒利的尖刀早已捅進了牠的脖子。

聽說老伍的父親就是殺豬的,因此他很小就學會了殺豬。他入伍後在部隊也殺過豬。所以我們18連養的豬開始都是他殺的。

我因年輕力壯,當然每次就給他打下手。他一點都不保守,往往都是邊幹邊講解。漸漸地,我也就學會了。

當年編輯伍廷根和顯微攝影師杜業可,住在湖裡工棚守農具,也養了一頭肥豬。如果趕活豬上山來殺就太麻煩了。於是,我就跟伍遠明帶著刀具去湖裡把豬殺了,把豬肉挑上山來。

那天我們試了一下老伍的手藝。從圈裡把活豬拉出來開始記時,到把豬肉炒好端上餐桌,剛好一個小時。由此可見,老伍的殺豬技術是多麼熟練了。

老伍總結出了三個絕竅:一是殺豬要猛、快、准、狠;二是褪毛的水溫要不燙不冷;三是開膛破肚手要輕,動作要穩。就是說,殺豬的時候,兩個人要兇猛一些。動作要快。下刀的地方,要找準確;插刀的時候,要兇狠,瞬間到位。不得有半點猶豫。二是褪毛的水溫要適當,大概70度左右。水太燙,一下就把豬皮燙死,毛就再也刮不下來了;水溫太低,毛也刮不下來。三是開膛的時候,動作要輕,要穩當。不能毛毛糙糙。不然,就會弄破豬肚豬腸,把豬糞搞得到處都是。

伍遠明調回北京以後,不僅連裡殺豬的事由我包了,就是別的連隊也經常請我去幫忙殺豬。在紅旗山,光算5百斤一條的大豬,我就殺了四條。單是文聯那個連隊殺豬,我也去幫過好幾次忙。

後來,我因為搞機耕船,經常不在連裡。於是,我就把殺豬的技術教給了我們連裡的劉景方同志。

25.“洋”人的性格很隨和

我還在讀初中的時候,就讀過《毛澤東青少年時代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肖三。肖三是毛主席的同鄉,也是湖南湘潭人。他是世界著名的詩人,也是世界著名的翻譯家,全國人民傳唱了幾十年的《國際歌》就是他翻譯的。所以,我從青少年時代開始,對肖三就非常崇拜和敬佩。沒想到,上大學的時候竟然跟他的長子肖立昂同學了。

肖立昂在電影學院也是學電影攝影的,他在攝影系五九班,我是六零班。我們雖然不同班,但由於電影學院學生人數少,全校各年級、各專業的學生加起來,總共才幾百人,一個系各年級加起來才100多。同系儘管不同班,沒在一起上課,但互相都認識。特別是肖立昂這種洋人形像,更容易讓人過目不忘。

60年代,電話很少,整個一棟住幾百人的學生宿舍,只在樓梯間裝了一部圓盤撥號的免費公用電話。因此,不管誰打電話,上下樓梯的人都知道。我曾經幾次上樓回宿舍,都看見肖立昂手持話筒給家裡用三種語言講話。他的普通話講的不是很流利,斷斷續續,其間不是穿插俄語就是夾雜德語。開始不認識他,後來才聽同學講,他就是詩人肖三的大兒子。他媽媽是德國人,從小是在蘇聯長大的。所以,他講俄語和德語比講普通話更流利。

沒想到,他畢業後分配到北京科教電影廠工作,我64年畢業,也分去北京科影廠了。

去咸寧幹校,我們在一個連,有一段時間還是在一個班組學習討論。有一次,他在會上暴露活思想,說:“我下地幹活,大熱天也不敢光著膀子。因為當地老百姓好像沒見過我這模樣的人似的。有次在地裡,好多人圍著我看,就像看猴兒一樣,有的人還用手扯我的胸毛,我真受不了······”

其實,大家圍著他看也並沒什麼惡意,只是看他像外國洋人,怎麼也要下幹校,有些不理解,所以才圍著他看,也想問問。

幾十年後,當年的“五七”戰士重返向陽湖,肖立昂(前排紅衣者)走出幹校舊址。

1970年代初,咸寧向陽湖地區由於交通不便,加上當時國家實行封閉政策,當地人祖祖輩輩哪裡見過洋人,更不用說洋人會主動到他們家鄉去了。所以大家見了像肖立昂這樣酷似洋人的中國人,自然也就感到稀奇了。

說實話,肖立昂這個“洋”人,他雖然出生名門的優裕家庭,各種大世面都見過,但平時跟我們在一起,卻一點優越感都沒有,從來也沒見他擺過架子,他待人很隨和,平易近人。出於對他父親的崇敬,我們又曾經是校友,在科影廠又是同事,加上他本人也很好相處,再從藝術角度看,他那輪廓分明的臉龐,確實長的很帥。因此,在1971年初秋的一個星期天,我就在紅旗山上給他拍了這照片。

肖立昂後來仍然調回北京科影工作。還扮演過蘇聯駐中國大使。

26.幹校的巨變

我們1970年剛到幹校的時候,住在堯嘴,買不到蔬菜,常常吃梅乾菜和豆腐乳(咸甯叫紅方)過日子。時間一長,大家就感覺肚子裡沒油水了。因此,一到星期天,好些同志就去咸甯、溫泉改善生活。穿著也不講究,有的穿著短褲背心,有的甚至只穿條短褲。但是,為了掌握時間,手錶是必須戴的。

因此,當地社員就給我們幹校的同志編了一首順口溜:“穿的孬,吃的好,光著膀子戴手錶。一到星期天,咸甯溫泉到處跑”。

可是後來,我們搬到紅旗山上自己種菜,自己養豬、養鴨,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不要再說“五七”戰士缺油水,吃飯的時候,就是把碗裡的肥肉扔到地上,連狗都不吃。狗只是跑過去聞一聞,一見是肥肉扭頭就走開了。

連裡淹的鹹鴨蛋,開始早餐每人發一個,後來就是誰想吃隨便去拿,想吃幾個拿幾個。到後來大家都不稀罕了,誰也不想再去拿來吃,淹在大缸裡的鹹鴨蛋都臭了。

“五七”戰士們親手修建的“五七”大橋。

27.軍代表給我講了心裡話

1973年4月,我在咸寧縣農機廠工作的時候,仍然住在縣委招待所。關於“5.16”的問題,有天下午,18連的軍代表黎參謀,叫黎什麼名字,我至今也不知道。因為在幹校兩年多,軍代表從來都沒有給我個別交談過任何問題。既然我是懷疑物件,也沒必要去自討沒趣。所以,平時見到軍代表都是敬而遠之,自己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了。

黎參謀那天在招待所門外的街邊上,第一次和顏悅色地對我說:“老鄒啊!當初懷疑你的‘5.16’問題,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總算給你查清楚了,你沒參加過‘5.16’組織,不是‘5.16’!”我沒說話,冷靜地聽他講。他歎了口氣繼續說:“唉,我真羡慕你們啊,有文化、有專業,到哪裡都好辦!”我看他好像有點悲觀的樣子。於是就安慰他說:“你們軍代表多好啊!”“不,你們都回北京,我們也該復員轉業了,以後去哪裡、幹什麼,現在還不知道呢!”

昔日的“五七”大道是一條紅色的土路,隨著山形水系一直通往甘棠鎮和452高地文化部幹校總部。

28.感激之情

我從1970年5月9號去咸寧幹校,到1973年6月2日離開咸甯,調長沙,湖南電影製片廠,後來叫瀟湘電影製片廠,現在叫瀟湘電影集團。在幹校三年多的時間裡,當過炊事員、蓋過工棚、打過磚坯、搞過基建、蓋過瓦房、養過豬、閹過豬、殺過豬、下過大田。可以說幹校大部分的工種我都幹過。每年都評為“五好”戰士,幹校還給我記過一次三等功。

回想起來,我所做的每一件具體工作,都不是自己單憑個人的力量能夠完成的,都少不了領導的支持和同志們的鼎力相助。我自身缺點很多,領導上、同事們能給我那些榮譽,說明領導和同事們對我的寬宏大量。肯定了我的成績,沒計較我個人的缺點。這對我既是鼓勵也是鞭策。我之所以願意這樣來回憶,完全是出於對我當年的老領導和老同事的感激之情。

感謝李城外先生授權使用本文。

李城外簡介:

屬牛,中國“五七”幹校研究第一人,向陽湖文化研究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世界華文文學家協會會員。現任中共咸寧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市政協常委,咸甯市中國“五七”幹校研究中心主任,“城外中國“五七”幹校資料收藏館”館長,湖北省社科聯委員兼湖北省向陽湖文化研究會會長,湖北省作協委員兼咸甯市作協名譽主席。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建設專案“湖北現代人文資源調查與研究中心”副主任。所授《中共黨史研究的一片新天地——向陽湖》被評為全省黨校系統第三屆精品課。曾在中央黨校《學習時報》幹部教育專刊“學者訪談”欄發表《為什麼樣要重視五七幹校研究》,在國家行政學院大講堂的演講《“五七”幹校——共和國一段不可忘卻的歷史》,入選湖北省幹部線上學習中心、山西幹部線上學院、安徽幹部教育線上課程,列入全國行政學院系統共建共用網路課程。

創辦我國唯一研究幹校文化的報紙——《向陽湖文化報》;主編《湖北文史資料》“文化部咸寧'五七'幹校史料專輯”和《咸甯文史資料》“向陽湖文化”等專輯;策劃出版發行“中國向陽湖文化名人風采”紀念封和《人民畫報》“重返向陽湖——探訪文化部湖北咸寧‘五七’幹校”專輯;編著《向陽湖文化叢書 》(獲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計有《話說向陽湖——京城文化名人訪談錄》(獲第五屆冰心散文獎,有日譯本)《向陽湖紀事——咸寧“五七”幹校回憶錄》(上、下)《向陽湖詩草》《向陽湖文化研究》《城外的向陽湖》(上、下)。

我的歷史我來寫

“我的歷史圖書館”

收藏個人史、家族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