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讀書給孩子聽”不但讓孩子更聰明還可以啟動想像力

本文摘自《育兒那些事》

啟動想像力的圖畫書

與孩子說話,

給他反復讀喜歡的圖畫書,可以啟動孩子的想像力。

2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沉浸在想像的世界裡。假想遊戲如此,而圖畫書和故事中所體驗的世界更可以讓想像生出翅膀。

1歲的時候,孩子喜歡把動物和交通工具等畫得很大的那種可以確認名稱的圖畫書,而到了2歲,他們更喜歡有故事的圖畫書。

不要勉強讀給孩子聽

即使父母想讀,有的孩子並不一定愛聽。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

不要把想到處跑著玩的孩子硬按在那裡讓他摸書,這樣做沒有任何好處。

如果認為從小喜歡書才是理想的,那就否定了不這樣做的孩子,這是錯誤的。育兒沒有所謂理想,只有“適合那個孩子的育兒方式”。

不只是書的問題,其他很多問題皆如此,孩子的感性各有不同,這樣挺好。大人不要自以為是地把自己認為應該感動的事強加在孩子頭上。

即使這段時期沒有興趣,

並不表明孩子一直對此不感興趣。抓住恰當時機教給孩子書的樂趣就可以了。

睡覺之前孩子大都喜歡聽父母讀書。

讀什麼樣的書好呢?

不要自己決定2歲孩子應該聽什麼書,只要孩子表示出興趣,什麼書都可以。圖畫書的喜好也因人而異,不要說“這可是更小孩子的書啊”,以免傷了孩子的心。

有的孩子只看恐龍的書,有的孩子偏愛交通工具的書,大概每個孩子都會有特別喜歡的書,

每天拿來讓父母讀。這種時候不要說“怎麼又是這本?”,而是要充滿感情地讀給孩子聽。孩子早已一字不差地記在心裡,而且樂此不疲。

有一少部分孩子開始對字感興趣

有很少一部分孩子這時候開始對文字產生興趣。不要以為太早而忽略孩子的苗頭,如果孩子想知道就告訴他。

不過,父母也不要太過熱心而給孩子造成負擔。很早顯示興趣並不一定意味著才能可以早期發揮。

還有,讀書的時候如果總是問“這個字怎麼讀來著?”,孩子有可能覺得這樣讀書很不開心。給孩子讀書聽的目的並非認字,當然也有讓孩子對文字感興趣的準備意味,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與父母一起生活在故事的想像世界中,反復確認自己知道了的事情,擴大自己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