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樂新韻”展現多元曲目和樂器

新加坡音樂家協會主辦“華樂新韻”音樂會,集合新加坡華樂奏者,展現不同風格華樂作品。

參與音樂會的團體與演奏者有:布萊德嶺華樂團、合笙、吉馬樂團、徐揚(中阮)、卓興源(二胡)、王潔盈(大笛)、付子妃(古箏),

以及呈獻古箏重奏的張路芬、陳勁楠、崔靜怡、顧瑤、蔡曉微、李玉冰、彭詩婷與胡佳敏等人。

上半場曲目為獨奏與重奏,演出作品包括《新謠-新搖》《絲路駝鈴》《豫北敘事曲》《枉凝眉》等。下半場由布萊德嶺華樂團呈獻,音樂總監林亞曆擔任指揮。

樂團將演奏六首新加坡創作,連錫麟曲/林亞曆編的《暮春的香氣》、林亞曆《蒲公英》《月圓人團圓》、葉瑞平《馬來傘舞曲》、卓興源《日惹的擦弦琴》與李煜傳《黃河之水天上來》。

雙笛協奏曲《月圓人團圓》采客家山歌元素,表現親人團圓的喜悅。林亞曆是應新加坡華樂團成立十周年委約而作此曲。他受訪時說,社區樂團舉辦音樂會不容易,這次樂團與音樂家協會、華樂總會合作,希望能展現多元曲目,不同的華樂樂器。

年輕的“合笙”組合,以笙獨特的音色呈獻三首本地歌曲——林穎《巴黎12》、李迪文《花之戀》與陳佳明《如燕》,

融入華族、馬來與娘惹音樂風味。吉馬樂團則由馬頭琴樂手王晶與吉他手張耀天組成,他們將為內蒙民歌《東山哥哥》賦予不一樣的色彩。

至於布萊德嶺華樂團,林亞曆表示,樂團一直秉持演奏新加坡作品的理念,為發揚新加坡創作盡一分力。

新加坡華樂總會與布萊德嶺華樂團為音樂會協辦單位。

林亞曆擔任音樂會下半場指揮。(林亞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