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圳2017年改革計畫出臺 聚焦七大領域27項重點改革

記者16日從市委改革辦獲悉,《深圳市2017年改革計畫》(下稱《改革計畫》)出臺。

《改革計畫》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突出轉變政府職能重點、突出提升城市品質戰略、突出問題導向,聚焦經濟體制、生態文明等七大領域,推出了27項年度重點改革專案。

以改革促發展,經濟體制領域改革分量最重

27項重點改革中,經濟體制領域改革的分量最重,高達11項,分別是推進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市屬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改革、建設前海高水準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改革、實施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強區放權改革、構建財權事權相匹配的市區財政體制改革、創新科技專案管理模式改革、創新民生工程建設專案用地審批制度改革、創建國家消費型經濟試驗區改革、探索老舊住宅區棚戶區改造機制改革。

在生態文明領域,今年實施市區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改革、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改革等兩項改革。在民主政治領域,實施推進重大事項決定權法制化改革、深化政協民主監督機制改革等兩項改革。在文化體制領域,實施深化國有文化集團改革、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等兩項改革。在社會和司法體制領域,實施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深入推進醫保激勵引導機制改革、推進養老服務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和職業保障制度改革、深化警務體制機制改革等六項改革。

在党的建設領域,實施深化“智慧黨建”工作機制改革、加快推進群團組織改革、深化社會組織統戰工作機制改革等三項改革。在紀律檢查領域,則聚焦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考評系統改革。

以改革惠民生,棚改醫改教育改革力度大

《改革計畫》提出,要精簡民生工程建設專案審批環節和時限,進一步提升民生工程建設專案實施效率,推動擴大民生工程項目投資。對以劃撥或協定方式供應的建設用地、劃定管理範圍線的非城市建設用地、區投區建及其他社會投資專案,探索建立由市政府委託各區政府審批的新型審批方式。

在探索老舊住宅區棚戶區改造機制改革方面,

《改革計畫》提出要研究制訂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和配套實施辦法,要採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大力推動老舊住宅區棚戶區改造,改善區域居住條件,消除住房品質安全隱患,完善城市配套設施,盤活土地資源支援人才住房、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應。

醫改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改革計畫》提出要深入推進醫保激勵引導機制改革。在基層醫療集團或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內部試點開展“總額管理、結餘獎勵”的醫保管理方式改革,促使基層醫療集團主動做好簽約參保人的分級診療和預防保健工作,促進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和群眾就醫行為的轉變。要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財政補償機制,對家庭醫生團隊為醫療保險參保人提供簽約服務的,由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給予獎勵。

《改革計畫》提出要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明確教育集團在編制、經費、管理、評價等方面的配套辦法,促進教育集團優質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努力培育一批品牌教育集團。組建若干個教育集團,發揮名校資源輻射力和帶動力,以實體化合並或聯盟發展、委託管理等形式,充分輸出名校的管理機制和經驗,孵化一批新建高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深化強區放權,鼓勵各區先行先試

2016年,深圳在強區放權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改革計畫》提出,今年要繼續深化強區放權改革,要進一步推動市級部門的簡政放權,增強政策制定和綜合監督能力。強化區級統籌能力、執行能力,增加必要的行政資源配給,優化權責匹配。創新市、區級“互聯網+政務”服務機制,深化“一門式、一窗式”審批制度改革。

在構建財權事權相匹配的市區財政體制改革上,《改革計畫》提要實施第五輪市區財政體制改革,構建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市區財政體制。結合市級下放的事權,進一步提高區級財政保障水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解決政府投資專案效率不高、征地拆遷和公交補貼負擔重等突出問題,促進城市建設提速提效。

在27項重點改革中,有多項明確由區裡先行試點,包括南山、龍崗、光明試點推進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寶安試點完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改革,坪山試點建設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羅湖試點創建國家消費型經濟試驗區,鹽田、大鵬試點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改革等。

促使基層醫療集團主動做好簽約參保人的分級診療和預防保健工作,促進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和群眾就醫行為的轉變。要建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財政補償機制,對家庭醫生團隊為醫療保險參保人提供簽約服務的,由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給予獎勵。

《改革計畫》提出要探索集團化辦學模式改革,明確教育集團在編制、經費、管理、評價等方面的配套辦法,促進教育集團優質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努力培育一批品牌教育集團。組建若干個教育集團,發揮名校資源輻射力和帶動力,以實體化合並或聯盟發展、委託管理等形式,充分輸出名校的管理機制和經驗,孵化一批新建高中,擴大優質教育資源。

深化強區放權,鼓勵各區先行先試

2016年,深圳在強區放權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改革計畫》提出,今年要繼續深化強區放權改革,要進一步推動市級部門的簡政放權,增強政策制定和綜合監督能力。強化區級統籌能力、執行能力,增加必要的行政資源配給,優化權責匹配。創新市、區級“互聯網+政務”服務機制,深化“一門式、一窗式”審批制度改革。

在構建財權事權相匹配的市區財政體制改革上,《改革計畫》提要實施第五輪市區財政體制改革,構建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市區財政體制。結合市級下放的事權,進一步提高區級財政保障水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解決政府投資專案效率不高、征地拆遷和公交補貼負擔重等突出問題,促進城市建設提速提效。

在27項重點改革中,有多項明確由區裡先行試點,包括南山、龍崗、光明試點推進基礎設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寶安試點完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改革,坪山試點建設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羅湖試點創建國家消費型經濟試驗區,鹽田、大鵬試點探索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