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爵位最低,既無謀略也沒軍功,憑啥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古代的帝王為了表彰功臣良將,都喜歡幹一件事,那就是專門建一座大房子,把功臣良將的畫像掛到裡邊。我們一般稱為“功臣閣”!比如清朝有紫光閣,明朝有功臣廟,宋朝有昭勳閣,

唐朝有淩煙閣等等。

這些功臣閣雖然名額有限,卻不是先到先得,你首先得有資格。怎樣才算有資格呢?古今史事認為很簡單,文有定國安邦之能,武有開疆拓土之功!所以功臣閣雖小卻不怕你功勞大,越大越有資格入選。

李世民影視形象

那麼沒有安邦之能,

也沒有開疆之功,也想進功臣閣有什麼捷徑嗎?有!

比如廣為熟知的唐朝淩煙閣就有一位,此人沒有謀略,也沒有軍功,而且爵位是最低的,卻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排在秦瓊之前。他是誰呢?他就是以書法聞名的初唐四大家之一,虞世南!

簡介一下,《舊唐書》記載:“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隋內史侍郎世基弟也。”生於西元558年,今天的浙江人,他哥哥是虞世基,這哥倆都是隋唐大書法家,

書法界的朋友應該很熟悉。

虞世南畫像

虞世南歷經陳,隋,唐三朝,跟了李世民之後歷任各種官職。爵位是子爵,還是縣子,後來雖然是公爵了,但依然是縣公。淩煙閣其他人除了李孝恭是郡王之外,其他都是國公爵位。縣公國公差的不是一點點!可見虞世南爵位最低而且很低。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文臣,我們能想起李世民的大舅哥長孫無忌,還有房玄齡,杜如晦。武將,編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玄武門第一殺手尉遲敬德!程咬金,秦叔寶等,這些文臣武將都有一個特點,文可安邦,武可開疆。

長孫無忌影視形象

那麼虞世南就尷尬了,入選淩煙閣的文武條件他一樣不沾,憑啥位列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呢?其實就三個原因!

書法水準很高

在《舊唐書》中記載:“世南性沈靜寡欲,篤志勤學。”性格不愛說話喜歡安靜,而且沒什麼業餘愛好,只知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沙門智永,善王羲之書,世南師焉,妙得其體。”跟著智永和尚學習王羲之的書法,而且學到真傳,

這和記載中虞世南書法繼承王羲之王獻之精髓是一致的。李世民喜歡王羲之《蘭亭序》這是都知道的事,那麼虞世南書法有王羲之精髓,李世民會不喜歡虞世南?

虞世南書法局部

敢於犯言直諫

犯言直諫首先想起的是魏征,但犯言直諫不是魏征的專利啊,人家虞世南也會!在《舊唐書》記載:“世南雖容貌懦曌,若不勝衣,而志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得失,必存規諷,多所補益。”這意思是說虞世南樣子看著膽小瘦弱,但是性子剛烈啊,跟李世民聊國家大事,覺得李世民哪不對了,差一個字。就敢直說直諫!

為此李世民給予虞世南的評價很高,《舊唐書》中李世民說道:“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理!”你看這評價李世民希望大臣都像虞世南一樣。都是犯言直諫,李世民動過殺魏征的念頭,但是沒想過殺虞世南。

虞世南石碑

太宗視為知己

西元638年,虞世南去世,享年八十歲!這下李世民可傷心死了,追封虞世南為禮部尚書,陪葬昭陵,諡號為:文懿!古今史事按《諡號考》來看,應該是“道德博厚曰文,溫柔聖善曰懿。”虞世南去世後李世民經常夢到他,還曾感歎:“鐘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把自己比作俞伯牙,虞世南比作鐘子期,引為知己!帝王總是孤獨的,能成為李世民的知己,不得不說這是虞世南的人格魅力。

淩煙閣復原圖

李世民除了玄武門污點之外,是值得歷史推崇的,李世民文武全才,不僅看重謀略,軍功,更看重道德人品,文化學識。因此虞世南雖然爵位低,也沒有軍功,但是憑著有文化敢說話,入選淩煙閣至少是符合李世民的標準的!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路。歡迎讀者朋友轉發收藏評論。

關注古今史事,閱讀歷史故事。/2017.7.18

人家虞世南也會!在《舊唐書》記載:“世南雖容貌懦曌,若不勝衣,而志性抗烈,每論及古先帝王為政得失,必存規諷,多所補益。”這意思是說虞世南樣子看著膽小瘦弱,但是性子剛烈啊,跟李世民聊國家大事,覺得李世民哪不對了,差一個字。就敢直說直諫!

為此李世民給予虞世南的評價很高,《舊唐書》中李世民說道:“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理!”你看這評價李世民希望大臣都像虞世南一樣。都是犯言直諫,李世民動過殺魏征的念頭,但是沒想過殺虞世南。

虞世南石碑

太宗視為知己

西元638年,虞世南去世,享年八十歲!這下李世民可傷心死了,追封虞世南為禮部尚書,陪葬昭陵,諡號為:文懿!古今史事按《諡號考》來看,應該是“道德博厚曰文,溫柔聖善曰懿。”虞世南去世後李世民經常夢到他,還曾感歎:“鐘子期死,伯牙不復鼓琴。”把自己比作俞伯牙,虞世南比作鐘子期,引為知己!帝王總是孤獨的,能成為李世民的知己,不得不說這是虞世南的人格魅力。

淩煙閣復原圖

李世民除了玄武門污點之外,是值得歷史推崇的,李世民文武全才,不僅看重謀略,軍功,更看重道德人品,文化學識。因此虞世南雖然爵位低,也沒有軍功,但是憑著有文化敢說話,入選淩煙閣至少是符合李世民的標準的!

注:文中插圖來自網路。歡迎讀者朋友轉發收藏評論。

關注古今史事,閱讀歷史故事。/201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