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媒關注中國馬拉松比賽作弊:找人替跑 中途改乘公交

英媒稱,現在,中國正在打擊最新的體育醜聞——雇他人替跑的馬拉松作弊者。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3月21日報導,儘管空氣品質糟糕,但這項考驗肺活量的耐力運動卻在中國迅速發展。

去年,中國共舉辦了328場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全年參加比賽的總人次達280萬。相關部門本周發出警告稱,參賽選手不能在今年計畫舉行的超過500場比賽中作弊。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宣佈,第一次發生冒名頂替(替跑)參賽、弄虛作假以謀求賽事名次獎金、運動員等級達標等情況的參賽選手,給予終身禁止參加該賽事的處罰;第二次出現,給予在中國田徑協會所有認證賽事中終身禁賽的處罰。

除冒名頂替參賽、抄近路外,其他違紀問題還包括一名運動員同時攜帶兩枚以上(包括兩枚)晶片參加比賽(兩個感測器在計時點的成績誤差小於0.1秒),私自偽造號碼布參賽的,以及多人交替接力跑的。

中國田協副主席王大衛說:“馬拉松已成為中國快速發展的一項體育運動,但我們也注意到一些違紀問題。一些參賽選手為謀求賽事獎金或出於其他目的,

在馬拉松比賽中造假。”

悲劇性的事件是,去年12月廈門國際半程馬拉松賽中,一名替跑者在比賽中猝死,從而令這一問題曝光。就在同一個月,兩名參加深圳國際馬拉松賽的女選手讓男選手替跑。

去年韶關馬拉松賽獲得第一名的選手在被主辦方發現是由他人冒名替跑後,被取消了成績及名次獎金。

中國媒體報導稱,一些作弊者希望取得體面的成績,以獲得參加其他比賽的資格。

其他一些作弊者只是為了炫耀,想在社交媒體上展示抵達終點的證書,而不願付出汗水和體驗實際比賽的風險。高中生選手或許希望利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證書,贏得考大學的成績加分。

2010年廈門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的一些參賽選手因在部分路段乘坐公車而被取消參賽資格,成為有史以來“最臭名昭著”的馬拉松賽作弊案。

報導稱,過去三年在中國舉行的馬拉松賽中,

至少有14名參賽選手猝死,而且越來越多的選手需要在途中獲得醫療救助,這令外界擔憂過多不適宜參加馬拉松比賽、缺乏足夠訓練的選手也在報名參賽。

2016年10月舉行的南京馬拉松賽,共有超過兩萬人參加。(香港《南華早報》網站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