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一種遊戲,現在卻華麗逆襲……

有一種球

不是圓的

它用羽毛球的場地

足球的踢法

排球的規則

你知道是什麼球嗎?

公佈答案:毽球

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樣子

其實就是我們小時候常常踢的毽子

據說,踢毽子起源於我國漢代

盛行于六朝、隋、唐

唐《高僧傳》中曾記載

有一個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讚歎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人,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並將他收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唐宋時期流傳極廣

集市上還出現了毽子專賣店

明代時踢毽子已經相當普及

每遇城鄉廟會各路高手

步行相聚、觀摩、比賽、培養新手

甚是熱鬧

清代達到鼎盛時期

無論是製作工藝

還是踢法技術上

都達到空前的程度

1984年國家体委正式將踢毽子

列為全國比賽專案

並頒佈了《毽球競賽規則》

改稱踢毽為“毽球”

從此,毽子就有一個更為高端的名字

毽 球

完成了華麗變身

毽子的基本踢法

主要有“盤、拐、繃、蹬”四種

用腳內側踢為“盤”

用腳外側踢為“拐”

用腳面踢為“繃”

用腳掌踢為“蹬”

用腳趾踢為“挑”

用腳後跟踢為“磕”

踢毽子還有很多好處喔

毽子是一項全身運動

踢毽子需要運用到很多的花樣

在不斷變化中

需要腰部、上肢、下肢都參與進來

在遊戲中活動了全身

強化下肢力量

踢毽子的過程中主要靠下肢來踢

能夠有效強化下肢肌肉

增強下肢力量

改善下肢血液迴圈

提高身體反應度

踢毽子需要在短時間內

做出判斷

能夠有效提高身體的靈敏度

也能讓大腦得到充分的鍛煉

提高注意力

踢毽子的過程中需要精神集中

要在短時間內接住毽子

就要專心致志

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踢毽子一隻腳為支撐點

能夠有效鍛煉人的平衡能力

而且需要手、腳、肩、肘等等部位

協調配合

毽子雖然有這麼多好處

但是任何事情都就是“過猶不及”

如果踢得過量

也會對中老年人的膝蓋造成損傷

所以一定要適量

也可以與其他運動搭配進行

一毽一世界

約上三五好友

帶上一隻彩色的雞毛毽

又回到孩提時光

用腳面踢為“繃”

用腳掌踢為“蹬”

用腳趾踢為“挑”

用腳後跟踢為“磕”

踢毽子還有很多好處喔

毽子是一項全身運動

踢毽子需要運用到很多的花樣

在不斷變化中

需要腰部、上肢、下肢都參與進來

在遊戲中活動了全身

強化下肢力量

踢毽子的過程中主要靠下肢來踢

能夠有效強化下肢肌肉

增強下肢力量

改善下肢血液迴圈

提高身體反應度

踢毽子需要在短時間內

做出判斷

能夠有效提高身體的靈敏度

也能讓大腦得到充分的鍛煉

提高注意力

踢毽子的過程中需要精神集中

要在短時間內接住毽子

就要專心致志

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踢毽子一隻腳為支撐點

能夠有效鍛煉人的平衡能力

而且需要手、腳、肩、肘等等部位

協調配合

毽子雖然有這麼多好處

但是任何事情都就是“過猶不及”

如果踢得過量

也會對中老年人的膝蓋造成損傷

所以一定要適量

也可以與其他運動搭配進行

一毽一世界

約上三五好友

帶上一隻彩色的雞毛毽

又回到孩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