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十八洞村長什麼樣子?不只有18個洞那麼簡單,還能看到5千年的中華農耕的影子,所以值得到此一遊

十八洞村,位於湖南省西部,武陵山脈中段,是湘黔渝交界處的湘西花垣縣的一個村,屬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臨著吉荼高速、209、319國道,由於它處於高寒山區,冬長夏短,是高山容岩地區,海拔700米左右。全村面積是14162畝,而人口才占到0.83畝,它農耕面積也只是占它的5.8%,森林覆蓋面積高達78%,所以這裡原生態文化的保護依然非常完好。

甚至還有地方能看到5千年前的環境狀態,可以瞭解蚩尤、後裔年代的文化,也可以參見湘西苗族巫術等一些傳統習俗,看一看五千年中華農耕文化的影子。看看影響了一代偉人毛澤東性格的老師,袁吉六“鍋巴秀才”的地方吧。

另外,它有4個自然寨,6個村民小組,225戶939人,屬於純苗族聚居區了。

十八洞村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在湖南,一年四季季節分明。1月份平均溫度最低,7月溫度最高,雨水在5-7月比較充沛,所以這裡景色特別美。有蓮臺山林場,烏龍一線天,擎天柱等,最特別的要數十八溶洞了,這個村的名字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洞洞相連,洞內的自然景色也是神態各異,巧奪天工,被譽為“亞洲第一奇洞”。

轄區內瀑布縱橫,枯藤老樹,鳥語花香,高山峽谷遙相呼應,苗家妹子歌聲在幽谷回蕩。有著遠看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的仙境。

十八洞村過去是因為貧窮而出名,現在是以脫貧而出名。緊在3年多的時間裡,這個村就鋪上了瀝青路,修起了游道,房子都修繕一新,80%已脫貧,現在以種水稻和烤煙為生。並發展獼猴桃近1000畝,發展野生蔬菜110畝,已落實種植面積41畝,225戶村民每戶房前屋後完成10株冬核桃種植。這樣帶動一片農戶生產生活,可謂是個精准扶貧的成功實驗田。

十八洞村過去是因為貧窮而出名,現在是以脫貧而出名。緊在3年多的時間裡,這個村就鋪上了瀝青路,修起了游道,房子都修繕一新,80%已脫貧,現在以種水稻和烤煙為生。並發展獼猴桃近1000畝,發展野生蔬菜110畝,已落實種植面積41畝,225戶村民每戶房前屋後完成10株冬核桃種植。這樣帶動一片農戶生產生活,可謂是個精准扶貧的成功實驗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