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畫時代的你們,還存活在八零後的記憶裡!

再有趣的歷史,如果不是當事人的經歷,都會在心中隔著一層紗帳,再經過不同的人梳妝打扮,最後模糊又閃爍。

但最近霸屏的《雞毛飛上天》讓我們感受特別美好和真切,因為在我們八零後(出於記憶和情感,

這裡把九零年歸於八零後)的記憶裡,這些都真真切切的發生著,然後在我們懵懂不知所措的時候,世界已悄然變換著。

要不是看到這些畫面和場景,我都快忘了我也曾經和他們相依過。

『挑貨郎』

記得小時候經常圍著來村裡的貨郎先生,每次都不怎麼買,但都眼巴巴的望著框裡那些色彩豔麗的頭繩。貨郎是個爺爺,每次大多停在固定的地方,

和我們小孩子大孩子逗逗樂,時間長了沒人買,貨郎爺爺便起身,一邊走著一邊吆喝著,慢慢走向下一個村頭。

『煤油燈』

小時候家裡窮,點的就是這樣的煤油燈。記憶裡特別清晰,撥過燈油,還點過燈花。那時還偶爾望著這樣的東西出出神,仿佛在瞧著稀罕貨,

也不知啥時候就沒看見了,換成了電燈泡。

『老式自行車』

這種自行車是我姥爺的代駕車,直到我高中時姥爺還騎著它上我家串門兒(兩家相隔不是很遠)。記憶裡很清晰,它很高,前杠也高,腿不抬高是翹不上去的。現在它還沒丟,也還能騎,就是姥爺自已經換成三輪了,

就只好讓它鏽跡斑斑的躺在簷屋裡,因為捨不得。

『當年的證件』

結婚證、存摺,老式的派頭,這種不是很清晰,

但殷桃那個樣子,就和當年的媽媽一樣。要是媽媽永遠不老多好~

『黑白電視』

小時候電視、電影可都是稀罕貨,電視,整個村偶爾就一台,有的村裡還沒有,到晚上大家就都跑到那個有電視的村子裡去看。我記得後來我們家有一台了,比劇裡這個大些,黑白的。後來還記得用它看完了整部的《長征》。

電影那個時候是扯幕布看,有時在村裡搭,有時去鎮上的文化禮堂看。有印象的是兩次,一次學校組織去文化禮堂看《媽媽再愛我一次》,為了這一次,還從家裡偷了一塊錢(那時的一塊錢可以買好多吃的);第二次是和奶奶一起去禮堂看唱戲的。現在,再也沒有這種能和家人共用親近的遊會記憶了。

『手扶拖拉機』

別看模樣醜,那時可是村裡的貴婦車,都是有錢人家的才開的起的車。可行走於田間,可來往於鎮上,杠杠的村車一把手!

『脫線毛衣、喇叭褲』

小時候都是媽媽一針一線織的毛衣毛褲,有各式各樣的花色,不修身,但特別暖和。還有時尚潮流的喇叭褲,褲口開始是追求越大越好,後來慢慢縮小,變到現在的直角、小腳。翻翻家裡的老箱子,說不定還能找到這些古董呢。

電視劇裡還有很多老物什,據說劇組為拍攝專門在橫店租了一條街搭建那個剛開始發展的年代,良心的劇幕不會放過每一個細節,也讓我和八零後們能夠再回顧那個單純簡單幸福的童年生活。

有的村裡還沒有,到晚上大家就都跑到那個有電視的村子裡去看。我記得後來我們家有一台了,比劇裡這個大些,黑白的。後來還記得用它看完了整部的《長征》。

電影那個時候是扯幕布看,有時在村裡搭,有時去鎮上的文化禮堂看。有印象的是兩次,一次學校組織去文化禮堂看《媽媽再愛我一次》,為了這一次,還從家裡偷了一塊錢(那時的一塊錢可以買好多吃的);第二次是和奶奶一起去禮堂看唱戲的。現在,再也沒有這種能和家人共用親近的遊會記憶了。

『手扶拖拉機』

別看模樣醜,那時可是村裡的貴婦車,都是有錢人家的才開的起的車。可行走於田間,可來往於鎮上,杠杠的村車一把手!

『脫線毛衣、喇叭褲』

小時候都是媽媽一針一線織的毛衣毛褲,有各式各樣的花色,不修身,但特別暖和。還有時尚潮流的喇叭褲,褲口開始是追求越大越好,後來慢慢縮小,變到現在的直角、小腳。翻翻家裡的老箱子,說不定還能找到這些古董呢。

電視劇裡還有很多老物什,據說劇組為拍攝專門在橫店租了一條街搭建那個剛開始發展的年代,良心的劇幕不會放過每一個細節,也讓我和八零後們能夠再回顧那個單純簡單幸福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