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劉強東是“好兒子”,郭廣昌是“壞兒子”

作者:于靜

有人將劉強東與郭廣昌對家鄉的態度作比較。

一個江蘇首富,一個上海首富,同樣執掌千億帝國,一個大包大攬,一個躲躲閃閃,對家鄉的態度差了十萬八千里。

為什麼這個問題成為區別他們的標誌?比這個問題更值得關注的應該是,“家鄉人”要與他們劃清界限,區別自己與他們的不同。

“宿遷”,一個江蘇北部經濟並不太發達的地級市。當地老百姓人人都知道兩位名人,一位是項羽,一位是劉強東。

2月28日,劉強東向家鄉捐贈1億元人民幣,

同時把妻子章澤天的母校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引進到宿遷。

項羽垓下兵敗逃到烏江,有漁民主動提出要送他過江,但因其無顏見江東父老,拒絕自刎。宿遷建市20周年時,作為當地優秀企業代表,劉強東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在外面最難的時候,心想不能無顏見江東父老,還要堅持下去,一定要成功。

2014年,京東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全球知名互聯網企業。在IPO酒會上,劉強東用蹩腳的宿遷英語說,我花了20年,從宿遷到了北京,又花了20年,從北京到了紐約。

當年,劉強東以宿遷市高考狀元的身份報考了人民大學,副縣長親自送大紅花到他家,劉家連放三天電影,北上之前,全村人給他湊了76個雞蛋。

宿遷已成為劉強東身上除“網紅”之外的另一個標籤。

2009年,劉強東把京東分散在全國的呼叫中心遷到宿遷,吸引了網易、百度糯米、途牛、當當網、唯品會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入駐,呼叫中心發展成宿遷一個產業。

老家人把劉強東喚作“大強子”“農民的兒子”。沒有一個老人不誇他:我家兒子都沒對我這麼好過。

2015年春節,劉強東在市長和夫人章澤天的陪同下,給村裡60歲以上的老人每人發了一萬元,村民排隊領錢的地方,懸掛著一條“父老鄉親歡迎強東回家過年”的橫幅。有傳言稱,劉強東並不知道,這已不是當年的村子,新村子與隔壁兩個村子合併而成,60歲以上的老人600多位。

早年春節,劉強東還帶過一個女人回家,這個人是京東之“京”的出處,龔小京,

劉的發小稱,“對農村子弟而言,見父母就是結婚的前奏”,不過,他們後來分手了。去年,她再次回到京東,擔任京東集團戰略副總裁。

人們少有關注的是,2014年,京東開始大力發展管道下沉戰略,很多宿遷人成為京東鄉村推廣員,利用鎮村廣播、牆紙、橫幅和村務公開欄等宣傳京東品牌,京東的日訂單量和大家電量都有很大提升。

而在宿遷之外的中國農村,還有7億農民的巨大電商市場。

我也是一個農村孩子。今年回老家只待了三天。

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而受一張血緣的網牽絆著。有一位親戚給過我很多幫助,我想趁著春節交流一下感情,但另一位在血緣上同樣親疏的親戚早在我回家前,已經以關係遠近為由跟我媽商量,這樣的關係還需不需要走動,該不該隨禮,因為我們關係遠近一樣,如果我隨,她家就隨,我不隨,她家也可以免了。她建議免了。

訪親那天,我沒理會這種觀點,自己去了,他們兩家距離較近,從我進門,到出門,對方一直站在自家門口。她家門前沒陽光,大概不是曬太陽。本打算送給她家的酒,變了味,沒送。

那是什麼“關係”呢?人人各得其所卻心懷鬼胎。

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不是我媽親生的孩子,因為她把精力分散給了各種各樣的親戚,我得到的關心,甚至不及那些關係疏遠的人。比如,父母不會單獨為了我回家而準備豐盛的飯菜,值得他們精心準備的,一定是很多親戚在一起吃的團圓飯。

只有大家,沒有“我”。

有時候我媽也會埋怨我冷血、沒有人情味。但是,我並沒有從這些關係中看到多少所謂的“人情”。在我眼裡,這是不能忍受的重負,我沒有能力擔負。

在農村,會不由自主陷入“關係”的漩渦。小時候偶爾在年級裡考一個很好的名次,其實大部分時候沒有那麼優秀,但一不小心就背上了別人的期待,潛力和後勁被關係網中的人一句“這孩子將來可以怎麼怎麼樣”給擊垮了,後來發現一個詞:“捧殺”。

他們還希望你感恩、知恩圖報。不排斥。但我後來遇到過幾位在關鍵節點給過我幫助的人,並沒有把“感恩”放在嘴邊。他們更希望你獨立自主地成長。

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與年齡大小無關。

高中有個外號叫“大力”的朋友,也是農村人。

不管機靈的、憨厚的同學都喜歡與“大力”交朋友。他性格隨和,偶爾來幾句黑色幽默,愛幫助人,很少抱怨。我知道他沒有爸爸,也許當時已經去世很多年,母親一人把他和姐姐拉扯大。高中畢業後,他報考了員警大學,後來回鄉考了公務員。15年買房、結婚,自食其力。

一點都沒有辜負“大力”這個外號。

14年一位長相酷似黃曉明妻子的同學結婚,嫁給了我們的高中同學,不算太帥,家境也沒女生好,“大力”跟我開玩笑,早知道她要求那麼低,當年自己也應該追追看。“大力”給我看了女朋友的照片,現在已經成為他妻子,長得漂亮,也跟黃曉明的妻子有幾分相像。

不過,高中時他鬧過一次笑話。歷史老師向全班同學提問,鄭和下西洋有什麼目的,他喊了一嗓子,“顯擺國威”。

有些木,有些愣,不是課本中的標準答案。

全班同學哄哄笑了。

“顯擺唄!為啥要顯擺呢。”

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是出身于浙江東陽農村的企業家。

每次回老家他都壓力很大,姐姐在媒體前表示,他們全家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廣昌多回報一下家鄉,家鄉的領導也在他回高中作報告的間歇,拉他去看遊樂園、恐龍園等各種項目。

與劉強東聽到老家領導向其介紹當當李國慶為宿遷免費修建圖書館,他就立馬表示免費建設健身館不同,郭廣昌並沒有迎合、附和領導的請求,對方倒不作罷,“不一定非要建這個,換別的項目也行,這塊地你想怎麼建都行!”

不是沒有建過。此前郭廣昌與幾位浙商投資數億元在老家投資建設的“木雕小鎮”經營不利,“我覺得家鄉的地方很複雜,你做了、不做都很複雜,鄉里鄉親又很複雜”。這已經讓他對家鄉專案失去了信心。

與劉強東不同,他沒有給父老鄉親現金,也沒有大修祖宅,對於回鄉做慈善的處理方式也是低調平靜的。

他認為所謂的光宗耀祖就是顯擺,在央視《遇見大咖》節目中,郭廣昌希望父母“不要讓他們覺得他兒子很了不起,可以無所不能。他兒子就是可以讓他們生活無憂,平平靜靜健康是福,不要去顯示我們家很有錢,我們一定要做慈善,我們要比鄰居更高。”

電視劇《天道》中,借由企業家丁元英之口道出了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不同。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道德經》第33章不僅有世界觀還有方法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所謂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有一種解讀是,去做自己熱愛的事,用一輩子去堅持。

王朔談自己的文學動機:

中國是個極其陰柔的民族,審美趣味卻像納粹,偏好崇高壯美,一意孤行。應該還其本來面目。我將一路退到自己內心最陰暗的深處,從自我描寫開始寫作。

我也是一個農村孩子。今年回老家只待了三天。

很多事情由不得自己,而受一張血緣的網牽絆著。有一位親戚給過我很多幫助,我想趁著春節交流一下感情,但另一位在血緣上同樣親疏的親戚早在我回家前,已經以關係遠近為由跟我媽商量,這樣的關係還需不需要走動,該不該隨禮,因為我們關係遠近一樣,如果我隨,她家就隨,我不隨,她家也可以免了。她建議免了。

訪親那天,我沒理會這種觀點,自己去了,他們兩家距離較近,從我進門,到出門,對方一直站在自家門口。她家門前沒陽光,大概不是曬太陽。本打算送給她家的酒,變了味,沒送。

那是什麼“關係”呢?人人各得其所卻心懷鬼胎。

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不是我媽親生的孩子,因為她把精力分散給了各種各樣的親戚,我得到的關心,甚至不及那些關係疏遠的人。比如,父母不會單獨為了我回家而準備豐盛的飯菜,值得他們精心準備的,一定是很多親戚在一起吃的團圓飯。

只有大家,沒有“我”。

有時候我媽也會埋怨我冷血、沒有人情味。但是,我並沒有從這些關係中看到多少所謂的“人情”。在我眼裡,這是不能忍受的重負,我沒有能力擔負。

在農村,會不由自主陷入“關係”的漩渦。小時候偶爾在年級裡考一個很好的名次,其實大部分時候沒有那麼優秀,但一不小心就背上了別人的期待,潛力和後勁被關係網中的人一句“這孩子將來可以怎麼怎麼樣”給擊垮了,後來發現一個詞:“捧殺”。

他們還希望你感恩、知恩圖報。不排斥。但我後來遇到過幾位在關鍵節點給過我幫助的人,並沒有把“感恩”放在嘴邊。他們更希望你獨立自主地成長。

精神上的獨立自主,與年齡大小無關。

高中有個外號叫“大力”的朋友,也是農村人。

不管機靈的、憨厚的同學都喜歡與“大力”交朋友。他性格隨和,偶爾來幾句黑色幽默,愛幫助人,很少抱怨。我知道他沒有爸爸,也許當時已經去世很多年,母親一人把他和姐姐拉扯大。高中畢業後,他報考了員警大學,後來回鄉考了公務員。15年買房、結婚,自食其力。

一點都沒有辜負“大力”這個外號。

14年一位長相酷似黃曉明妻子的同學結婚,嫁給了我們的高中同學,不算太帥,家境也沒女生好,“大力”跟我開玩笑,早知道她要求那麼低,當年自己也應該追追看。“大力”給我看了女朋友的照片,現在已經成為他妻子,長得漂亮,也跟黃曉明的妻子有幾分相像。

不過,高中時他鬧過一次笑話。歷史老師向全班同學提問,鄭和下西洋有什麼目的,他喊了一嗓子,“顯擺國威”。

有些木,有些愣,不是課本中的標準答案。

全班同學哄哄笑了。

“顯擺唄!為啥要顯擺呢。”

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是出身于浙江東陽農村的企業家。

每次回老家他都壓力很大,姐姐在媒體前表示,他們全家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廣昌多回報一下家鄉,家鄉的領導也在他回高中作報告的間歇,拉他去看遊樂園、恐龍園等各種項目。

與劉強東聽到老家領導向其介紹當當李國慶為宿遷免費修建圖書館,他就立馬表示免費建設健身館不同,郭廣昌並沒有迎合、附和領導的請求,對方倒不作罷,“不一定非要建這個,換別的項目也行,這塊地你想怎麼建都行!”

不是沒有建過。此前郭廣昌與幾位浙商投資數億元在老家投資建設的“木雕小鎮”經營不利,“我覺得家鄉的地方很複雜,你做了、不做都很複雜,鄉里鄉親又很複雜”。這已經讓他對家鄉專案失去了信心。

與劉強東不同,他沒有給父老鄉親現金,也沒有大修祖宅,對於回鄉做慈善的處理方式也是低調平靜的。

他認為所謂的光宗耀祖就是顯擺,在央視《遇見大咖》節目中,郭廣昌希望父母“不要讓他們覺得他兒子很了不起,可以無所不能。他兒子就是可以讓他們生活無憂,平平靜靜健康是福,不要去顯示我們家很有錢,我們一定要做慈善,我們要比鄰居更高。”

電視劇《天道》中,借由企業家丁元英之口道出了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不同。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

“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道德經》第33章不僅有世界觀還有方法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所謂不失其所,死而不亡,有一種解讀是,去做自己熱愛的事,用一輩子去堅持。

王朔談自己的文學動機:

中國是個極其陰柔的民族,審美趣味卻像納粹,偏好崇高壯美,一意孤行。應該還其本來面目。我將一路退到自己內心最陰暗的深處,從自我描寫開始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