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民日報說的“灰犀牛”到底是啥?中國目前有多少“灰犀牛”?

近日,“灰犀牛”一詞熱了,這原本少有人知的三個字,因為人民日報一篇對金融工作會議的評論而廣為人知,但真正理解人民日報評論中的“灰犀牛”的人並不多,大家更多停留在灰色的犀牛或者比喻某類風險這個認知層次上,

網上對“灰犀牛”的解讀有很多,但太過複雜,今天我們越聲理財從簡單明瞭的角度出發,為大家解讀人民日報評論中的“灰犀牛”到底是何寓意。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灰犀牛。據公開資料顯示,灰犀牛生長於非洲草原,

體型笨重、反應遲緩;雖然你能看見它在遠處,但是你卻會因為它的體型笨重、反應遲緩而毫不在意;不過,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憨直的路線、爆發性的攻擊力卻會令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因此,這樣的危險是突如其來的,是因為我們視而不見、毫不在意才導致的。

其次,人民日報在二評金融工作會議中強調:既防“黑天鵝”,也防“灰犀牛”,對各類風險苗頭既不能掉以輕心,

也不能置若罔聞。由此可以看出,其引用灰犀牛,是想表達防範那種因為掉以輕心、置若罔聞而帶來的風險,這與灰犀牛給人類帶來的風險種類相吻合。

至此,大家應該都明白了近日走熱的“灰犀牛”一詞的真正寓意。

最後,我們來看看中國目前有多少“灰犀牛”?中國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認為,房地產泡沫是毫無疑問的最大“灰犀牛”;第二隻“灰犀牛”是“貨幣貶值、資金外流”引發類似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那樣的金融動盪;第三只灰犀牛是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覃漢則認為,銀行仍面臨縮表壓力,下半年非標資產清理、資管委外贖回壓力仍然艱巨,第一輪自查結束後,第二輪還會有監管細則出臺對具體業務的衝擊。

那麼,我們如何應對這些“灰犀牛”?根據越聲智慧投顧大資料系統提示:1)投資者必須保持謹慎,

控制好倉位;2)不要做樓市的"接盤俠";3)遠離負債巨大的公司;4)回避無業績支撐的中小盤個股。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注:上述觀點均來自越聲智慧投顧大資料系統,更多即時解盤、短線爆發牛股可點擊瞭解更多進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