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發改委放大招:淨增2億噸

7月中旬以來,動力煤出現階段性供應緊缺,國家發改委7月12日和7月17日密集召集會議,研究部署迎峰度夏電力煤炭供應,特別是7月17日的會議,由國家發改委主管煤電油運的副主任連維良主持,

傳遞出了大量資訊,今日智庫特為大家作出專門解讀。

當前動力煤供需緊平衡

電廠日耗為什麼會居高不下?動力煤供應緊缺嗎?這些業界關心的問題,從會後的報導中均有明確回應。關於電力供應,會議指出迎峰度夏以來,全國多個地區持續高溫,受此影響,華北、西北兩個區域電網和12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刷新紀錄;7月13日全國用電峰值超出歷史最高水準7個百分點,

電煤日消耗達到555萬噸,創夏季歷史新高。按照現在全國日均產煤1050萬噸左右的水準,而電煤用量占煤炭總消費量50%左右來測算,當前的供需確實處在一個緊平衡狀況。而從另外一組資料,會議指出1-6月份電煤消費同比增長8.2%,為近幾年最大增幅,而之前國家統計局公佈1-6月份原煤產量17.1億噸,同比增長5.0%。依然按電煤用量占煤炭總消費量50%左右來測算,電煤供應還算充足,但並不寬裕。

淨增有效產能高達2億噸

要彌補供應缺口,根本之道還是需要增加有效供給,會議在這方面傳出了很多重要資訊。首先是產能釋放已經取得成效,在增減掛鉤、減量置換前提下,今年上半年已竣工達產新增產能9000萬噸左右。而更重要的措施是,下半年還有部分建設專案陸續投產,另外還將對部分優質產能煤礦重新核定生產能力,合計可新增產能約2—3億噸。即使考慮去產能因素,

也可淨增有效產能約2億噸左右。這部分產能,應該大部分將是電煤,相當於日均能夠增加有效供給60萬噸左右。

現階段策略仍是保供穩價

客觀地看,在供應能力沒有真正起來之前,當前電煤供應還存在時段性的矛盾,如何解決?國家發改委開出了四劑藥方,一是優化去產能的節奏和時序,妥善處理去產能與穩供應、調結構的關係,儘量做到不因去產能影響供應出現大的波動;二是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落實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備忘錄,促進煤炭價格穩定在合理水準,這一條應該主要是針對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說的;三是落實好中長期合同制度,推動中長期合同簽約履約,促進煤炭供需基本盤的相對穩定;四是抓緊研究建立迎峰度夏及迎峰度冬煤炭保供穩價社會責任企業制度,促進供應與需求的協調聯動,
有效應對高峰需求。這樣來看,8月初的長協價估計與7月份的水準差不多,市場煤要漲空間也有限。

今日智庫判斷,在日耗依然高企而有效供應量沒有真正起來之前,市場煤估計仍將處於高位,但要想漲上去也不會太容易,畢竟大量低價的長協煤擺在那裡,電力企業還可以選擇從7月25日左右開始去庫存,按20天全國重點電廠將庫存從6300多萬噸降到4300多萬噸計算,囤煤的貿易商不一定能占到多大便宜,相信到時煤電博弈將會升級到3.0版。

相信到時煤電博弈將會升級到3.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