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道德講堂丨中華德育故事(孝篇)——仲由負米

點擊關注,鞏留最權威的資訊發佈平臺

【原文】

子路盡力,

負米奉親。親沒仕楚,歎不及貧。

周仲由,字子路。家貧,常食藜藿之食,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南游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歎曰,雖欲食藜藿,為親負米,不可得也。孔子曰,由也事親,可謂生事盡力,死事盡思者也。

李文耕謂,事親之事,承顏日短,報德思長。如仲氏子者,方樂負米之歡,旋抱銜恤之痛。思藜藿而不得,列鐘鼎而徒然,子欲養而親不待,蓋千古有同慨也。

為子者幸而逮存,可不思孝養之及時也乎。

【白話解釋】

周朝時候,有個賢人,姓仲,名叫由,表字就叫子路。他的家裡窮苦得很,天天所吃的都是些藜呀、藿呀,那一類不好的蔬菜。因為奉養爺娘的緣故,常常出去到百里以外,背了米回來給爺娘吃。

等到他的爺娘都去世了以後,他就往南方遊歷,游到楚國地方,楚王就聘他做了官。他跟隨的車騎有一百輛的多,他積聚的谷米,有一萬鐘的富。

坐的時候,便茵褥重疊,吃的時候,便鼎食滿前。

他就歎氣著說,我現在雖然富貴,但是要想像從前一樣吃著藜藿的蔬菜,仍舊到百里以外去背米來養爺娘,這世裡,斷斷不能夠再有這種日子了,叫我怎不傷心呢?孔子說道,仲由的服事爺娘,可以說是活著盡了力,死了盡著追思的了。

今日推薦

小編邀請您

關注鞏留零距離,每天為您分享精彩內容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