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危害最大的五場大火,一場大火毀掉一段文明!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古代百萬人口城市眾多,所以很早就建立了專業的消防隊。尤其是宋朝,對付城市火災經驗豐富。在明清兩代,皇宮裡放置了很多水缸,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救火所用。

只是,意外的大火雖然危害極大,但總體而言,還是可控的。怕就怕人為的有意為之的大火,尤其是有意對中華文化典籍摧殘的大火,這種危害就無窮了。可以說,有些“文化大火”餘毒至今。

接下來,就和大家聊聊史上危害最大的五場大火,看看你最痛恨哪一場!

第一場,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焚書”之火,雖然損失未必像儒家說的那麼大,但的確毀掉了先秦很多典籍。當然,這些典籍主要是歷史、哲學等思想性的書籍,醫術農林等不在範圍。另外,焚毀的典籍在咸陽宮內多有備份。

第二場,項羽火燒咸陽

鴻門宴過後幾天,

項羽攻入咸陽,不僅屠城,殺死投降的秦皇子嬰,還燒了秦朝的宮室,大火三個月不熄滅。讓人心痛的是,秦宮內藏有大量備份典籍,結果被付之一炬。關東六國歷史基本都被毀。

(司馬懿,史上最能忍的人,晉朝開創者)

第三場,晉武庫大火

歷史上,

晉武庫大火並不出名,但卻毀掉了一本重要史書,即《竹書記年》。這是晉武帝時期,盜墓賊挖出的魏王大墓,發現了大量竹簡。其中內容非常具有顛覆性,對儒家不利。

(後來,雖然也有竹書記年流傳,但存在兩個問題:1,當時墓地的竹書,並未全部翻譯出來;2,竹書記年這本書後來就慢慢消失,到了宋朝就徹底失傳了)

當然,晉武庫大火不是為了燒《竹書記年》,還燒掉了很多其他珍貴典籍,

以及各種珍稀,以及幾百萬件軍械。當時,晉武庫屬於皇家博物館+後勤基地,裡面東西非常多。

(梁元帝蕭繹,史上最愛看書的皇帝)

第四場,蕭繹大火

梁元帝蕭繹是個書呆子,西魏快要攻入都城江陵了,蕭繹恍然大悟,認為“讀書無用”。於是,一氣之下,

就將他畢生收藏的諸多書籍投入大火之中,包括大量的史書和華佗的典籍,損失無法計算。

(乾隆,自認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第五場,乾隆焚書

乾隆修《四庫全書》有兩個目的,一是彰顯文治,一是毀掉中華歷史。現在研究發現,四庫全書編修中明令禁焚的書籍就有3000多種,大約6766部,15萬冊。實際被毀掉的書籍,根本無法計算。

比如,明朝檔案估計不少於1000萬份,在修四庫全書時,全部完好。但修好四庫全書後,只剩下3000多份,其餘全部被燒毀。

因此,當我們沾沾自喜於《四庫全書》偉大的時候,或許應該聽聽被毀掉的書籍的哭泣聲。況且,即便是保留下來的內容,有多少沒有被篡改過呢?《四庫全書》,中華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

大約6766部,15萬冊。實際被毀掉的書籍,根本無法計算。

比如,明朝檔案估計不少於1000萬份,在修四庫全書時,全部完好。但修好四庫全書後,只剩下3000多份,其餘全部被燒毀。

因此,當我們沾沾自喜於《四庫全書》偉大的時候,或許應該聽聽被毀掉的書籍的哭泣聲。況且,即便是保留下來的內容,有多少沒有被篡改過呢?《四庫全書》,中華史上最大的文化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