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省道德模範李冰冰:真心凝聚愛的力量 用生命點燃希望的火種

東北網7月19日訊(記者 周秘)“也許我的生命會很短暫,但是我願用剩下的所有時間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將愛心永遠傳遞下去”。曾被白血病判了死刑的他用自己的堅強毅力與赤誠之心,

堅持綻放公益之花,幫助鼓勵著一個個病患,書寫著感人的正能量故事,用生命傳遞著一個又一個希望的火種。他就是第六屆全省道德模範(助人為樂類)、齊齊哈爾市甘南縣白血病愛心互動協會會長李冰冰。

組織志願者為患兒李健宇籌集移植費用。

李冰冰出生在齊齊哈爾市甘南縣一個特殊的家庭,父母都是殘疾人。他從小立志一定要穿上那綠色的戎裝,在2000年參軍入伍,在部隊期間,被選為全國首批兩栖偵察兵,在部隊服役期間,曾被授予優秀士兵等稱號。2002年12月退伍。

患難見真情 夫妻執手度難關

李冰冰於2006年和妻子邱繼偉結婚。婚後,夫妻倆一直與公婆同住。公公患有小兒麻痹,左側手腿殘疾;婆婆從小患有軟骨症,

右腿殘疾。雖然家中缺少了兩條健康的腿,但邱繼偉一直努力經營著小家。之後,小夫妻有了他們的兒子。五口之家,和睦、美滿。

2008年12月,李冰冰被確診為急性粒細胞白血病。先後兩次被下達病危通知書,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經濟壓力讓他幾乎放棄了治療。李冰冰不想給原本貧困的家庭增加負擔,不想“人財兩空”再拖累這個家,情緒十分激動,不好好配合治療,兩次病危讓李冰冰與死神擦肩而過。

丈夫患上白血病,家裡的頂樑柱倒了。噩耗如雷轟頂。公婆殘疾、孩子只有兩周歲,丈夫又患重病。全家的重擔全落在了妻子邱繼偉一人肩上。她將孩子送到娘家,開始了陪丈夫治療的漫長路程。李冰冰在接受化療期間,血項特別低,無力、噁心、高燒等各種不適症狀時常出現,嚴重時吃飯都成問題。邱繼偉照顧丈夫起居,餵飯、洗腳、按摩、高燒期間物理降溫、擦拭身體……她一直不停的做,

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救回丈夫。

經過醫護人員三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和邱繼偉悉心的照顧,李冰冰漸漸恢復,病情明顯好轉。夫妻倆終於離開醫院,回到家中。之後,邱繼偉一面照顧丈夫、公婆,一面四處籌錢。即使醫藥費再貴,她始終不肯放棄丈夫的治療。

創辦愛心協會傳遞愛的正能量

李冰冰是一位退伍軍人,骨子裡有一份社會責任感。經歷過生死之後,

當李冰冰看到齊齊哈爾市無償獻血及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服務隊宣導無償捐獻眼角膜和遺體的事蹟後,深受感動,決定死後將遺體捐獻,為社會做最後一次貢獻。雖然心有不忍,可邱繼偉理解丈夫,並支持他的決定。齊齊哈爾市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瞭解了他的病情後,主動與他取得聯繫,幫助他協調了與哈爾濱眼庫角膜捐獻協議的簽訂事宜。最終,在做通家人工作後,他簽訂了眼角膜、遺體自願捐獻協議書。

在接受治療的日子裡,李冰冰看到身邊的病友們幾乎都在面對著精神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他深深的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渴望和無助,他心底湧現出該為這些患者做點什麼的想法。妻子邱繼偉對丈夫說:“你想為社會做些貢獻,能不能從幫助白血病患者做起?”李冰冰一聽,激動地說:“我早就有這個想法,怕你不同意。”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重新找到了生活目標。2009年9月,李冰冰化療休息期間,夫妻倆完善了相關手續,組織身邊的親友、病友、志願者發起成立了“白血病愛心互動協會”,為白血病患者提供相關知識,為患者與患者之間、患者與醫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2011年8月又成立了齊齊哈爾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甘南分會,主動承擔起在甘南縣組織血源的活動,做無償獻血知識的相關傳播工作,為血液病患者提供充足的血源。李冰冰接過了無償獻血甘南分會至今,在甘南縣共舉行無償獻血活動50多次,宣傳動員4000多人次參加獻血。招募造血幹細胞、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123人,累計獻血量400多萬毫升。

延續愛的事業讓愛心固守永恆

2013年,協會建立了團組織,成立了甘南青年志願者服務大隊,並組建了愛心車隊,志願者的隊伍不斷壯大。為了提高協會志願者素質,李冰冰又帶著志願者們參加紅十字會舉辦的救護培訓班,工作中帶領志願者們由為貧困白血病患者服務拓展到走進社區為弱勢人群服務,參與無償獻血、宣導公益以及對交通、安全、環境、助學、敬老等方面的服務。通過對社區進行走訪,尋找貧困家庭、貧困學子、孤寡老人等進行長期幫扶,真正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了幫助。在他的宣導下,甘南縣舞蹈病家庭的患者在離世時捐獻出了遺體器官,眼角膜使2名哈爾濱患者重見光明,成為了甘南縣首個捐獻遺體並救助成功的案例。

已經被病痛折磨了十年之久的長山鄉長新村17歲腦瘤女孩李金鳳,是2013年末協會在開展“鄰里互助,暖心甘南”志願服務活動中的幫扶物件。當李冰冰瞭解了她已經喪失行走能力、眼睛受腦瘤壓迫視力逐漸低下的情況後,當即組織協會的志願者們為她捐款3000多元。2014年春節過後,李冰冰又聯繫了縣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黑龍江鶴翔春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為其承擔所有治療費用10余萬元,並於3月27日,送其到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為其實施了手術,這個在貧病交加中苦苦煎熬了十年的家庭在李冰冰的全力幫助下終於實現了治病的願望。

2014年9月,協會成立五周年之際,李冰冰發起了一項長期活動——“日行一善、大愛甘南”。協會確立了每月11日為甘南慈善日,號召全縣38萬公民全員參與,宣導每人每月節約捐獻一元錢,實現人人做好事!在這項活動的基礎上,2015年3月,他帶領協會開始救助甘南鎮曉光村二隊患有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的3歲兒童李健雨,在全社會的積極推動下,為其募集資金24萬餘元,為其下一步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截至目前,協會青年志願者服務大隊共成立16支服務中隊,累計募捐各類物資、善款共計200多萬元,累計幫助白血病等重病患者、殘疾人、貧困學生等弱勢群體1400多人。愛心車隊三年來免費為貧困家庭、受助群體出車400多輛次,連續三年無償接送高考生達8000多人次。

踐行公益服務 愛心路上無止境

2013年6月李冰冰被聘用到甘南縣巨寶鎮工作,走到哪裡公益之花就要開在哪裡,在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他發起組建了以退伍兵為主要成員的“雷鋒連”,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他和戰士們深入村屯修樹苔、墊路肩、拔雜草、清糞堆,與村民一起搞環境衛生整治。積極參與到搶險、救災的公益事業中,帶領鎮義務消防隊參與救火33場,挽回群眾經濟損失100多萬元,深受群眾的稱讚。

社會救助一直是白血病愛心互動協會長期以來的工作之一,2015年——2016年,李冰冰任職甘南縣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帶領他的團隊依然奮戰在愛心公益的前沿。堅持通過以助困、助學、無償獻血等為重點開展工作。工作中,向社會募集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5萬多元。義賣捐贈服務站向社會弱勢家庭提供衣物、小電器、書籍等1000餘件,更長期為貧困家庭、寒門學子持續服務,2016年累計籌集助學款49余萬元,籌集衣帽、文具、書籍、生活物品等物資價值5萬餘元,幫助310名學生助學圓夢。

同時延續“愛心餃子送溫暖”活動,將這份溫暖以餃子傳遞到每一個家庭。始于2013年的愛心餃子活動做為一個愛心品牌已在甘南連續舉辦了四年,更是得到了社會群眾的廣泛認可。每年的活動一發出宣傳,便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積極回應和大力資助。活動在志願者及各界愛心人士支持下四年來共包愛心餃子2000餘斤,發放到環衛工人、殘疾人、貧困學生、留守兒童等群眾手中,受益者達2000多人。

“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面對生命旅途中的這一擊,李冰冰在妻子的堅強支撐下沒有倒下,讓他在生活中有了更強烈的追求。從患者到志願者“向死而生”,愛心的路上沒有止境,愛的世界沒有觀望,他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只要有愛,有堅持,生命總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也會給更多的人以希望,他會用雷鋒精神來充實自己,以實際行動來踐行志願服務精神,做推動文明的表率和實踐者,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

最終,在做通家人工作後,他簽訂了眼角膜、遺體自願捐獻協議書。

在接受治療的日子裡,李冰冰看到身邊的病友們幾乎都在面對著精神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他深深的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渴望和無助,他心底湧現出該為這些患者做點什麼的想法。妻子邱繼偉對丈夫說:“你想為社會做些貢獻,能不能從幫助白血病患者做起?”李冰冰一聽,激動地說:“我早就有這個想法,怕你不同意。”兩人的想法不謀而合,重新找到了生活目標。2009年9月,李冰冰化療休息期間,夫妻倆完善了相關手續,組織身邊的親友、病友、志願者發起成立了“白血病愛心互動協會”,為白血病患者提供相關知識,為患者與患者之間、患者與醫生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樑。2011年8月又成立了齊齊哈爾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甘南分會,主動承擔起在甘南縣組織血源的活動,做無償獻血知識的相關傳播工作,為血液病患者提供充足的血源。李冰冰接過了無償獻血甘南分會至今,在甘南縣共舉行無償獻血活動50多次,宣傳動員4000多人次參加獻血。招募造血幹細胞、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123人,累計獻血量400多萬毫升。

延續愛的事業讓愛心固守永恆

2013年,協會建立了團組織,成立了甘南青年志願者服務大隊,並組建了愛心車隊,志願者的隊伍不斷壯大。為了提高協會志願者素質,李冰冰又帶著志願者們參加紅十字會舉辦的救護培訓班,工作中帶領志願者們由為貧困白血病患者服務拓展到走進社區為弱勢人群服務,參與無償獻血、宣導公益以及對交通、安全、環境、助學、敬老等方面的服務。通過對社區進行走訪,尋找貧困家庭、貧困學子、孤寡老人等進行長期幫扶,真正讓需要幫助的人得到了幫助。在他的宣導下,甘南縣舞蹈病家庭的患者在離世時捐獻出了遺體器官,眼角膜使2名哈爾濱患者重見光明,成為了甘南縣首個捐獻遺體並救助成功的案例。

已經被病痛折磨了十年之久的長山鄉長新村17歲腦瘤女孩李金鳳,是2013年末協會在開展“鄰里互助,暖心甘南”志願服務活動中的幫扶物件。當李冰冰瞭解了她已經喪失行走能力、眼睛受腦瘤壓迫視力逐漸低下的情況後,當即組織協會的志願者們為她捐款3000多元。2014年春節過後,李冰冰又聯繫了縣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黑龍江鶴翔春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為其承擔所有治療費用10余萬元,並於3月27日,送其到哈醫大一院神經外科為其實施了手術,這個在貧病交加中苦苦煎熬了十年的家庭在李冰冰的全力幫助下終於實現了治病的願望。

2014年9月,協會成立五周年之際,李冰冰發起了一項長期活動——“日行一善、大愛甘南”。協會確立了每月11日為甘南慈善日,號召全縣38萬公民全員參與,宣導每人每月節約捐獻一元錢,實現人人做好事!在這項活動的基礎上,2015年3月,他帶領協會開始救助甘南鎮曉光村二隊患有先天性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的3歲兒童李健雨,在全社會的積極推動下,為其募集資金24萬餘元,為其下一步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截至目前,協會青年志願者服務大隊共成立16支服務中隊,累計募捐各類物資、善款共計200多萬元,累計幫助白血病等重病患者、殘疾人、貧困學生等弱勢群體1400多人。愛心車隊三年來免費為貧困家庭、受助群體出車400多輛次,連續三年無償接送高考生達8000多人次。

踐行公益服務 愛心路上無止境

2013年6月李冰冰被聘用到甘南縣巨寶鎮工作,走到哪裡公益之花就要開在哪裡,在領導的支持和幫助下,他發起組建了以退伍兵為主要成員的“雷鋒連”,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他和戰士們深入村屯修樹苔、墊路肩、拔雜草、清糞堆,與村民一起搞環境衛生整治。積極參與到搶險、救災的公益事業中,帶領鎮義務消防隊參與救火33場,挽回群眾經濟損失100多萬元,深受群眾的稱讚。

社會救助一直是白血病愛心互動協會長期以來的工作之一,2015年——2016年,李冰冰任職甘南縣希望公益服務中心,帶領他的團隊依然奮戰在愛心公益的前沿。堅持通過以助困、助學、無償獻血等為重點開展工作。工作中,向社會募集米、面、糧油等生活物資5萬多元。義賣捐贈服務站向社會弱勢家庭提供衣物、小電器、書籍等1000餘件,更長期為貧困家庭、寒門學子持續服務,2016年累計籌集助學款49余萬元,籌集衣帽、文具、書籍、生活物品等物資價值5萬餘元,幫助310名學生助學圓夢。

同時延續“愛心餃子送溫暖”活動,將這份溫暖以餃子傳遞到每一個家庭。始于2013年的愛心餃子活動做為一個愛心品牌已在甘南連續舉辦了四年,更是得到了社會群眾的廣泛認可。每年的活動一發出宣傳,便得到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積極回應和大力資助。活動在志願者及各界愛心人士支持下四年來共包愛心餃子2000餘斤,發放到環衛工人、殘疾人、貧困學生、留守兒童等群眾手中,受益者達2000多人。

“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面對生命旅途中的這一擊,李冰冰在妻子的堅強支撐下沒有倒下,讓他在生活中有了更強烈的追求。從患者到志願者“向死而生”,愛心的路上沒有止境,愛的世界沒有觀望,他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只要有愛,有堅持,生命總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也會給更多的人以希望,他會用雷鋒精神來充實自己,以實際行動來踐行志願服務精神,做推動文明的表率和實踐者,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