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好消息!36種藥品納入醫保 平均降價44%最高達到70%

金羊網訊 記者陳澤雲報導:7月19日上午,第二輪醫保藥品談判的最終結果終於揭開面紗。人社部在官網正式對外發佈了醫保藥品目錄准入談判結果。36個藥品談判成功。與2016年平均零售價相比,

談判藥品的平均降幅達到44%,最高的達到70%,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後的支付標準低於周邊國際市場價格,將大大減輕了我國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特別是給腫瘤重症患者帶來“福音”。

據悉,作為我國降低高藥價改革探索中的重要一環,藥價談判制度的本意,就是通過談判協商的方式把價格較高的專利藥品和獨家生產藥品價格降至合理區間。今年4月,人社部公佈了44個擬談判藥品的名單,

貝伐珠單抗、阿帕替尼等抗腫瘤“救命藥”均在列。

經過與相關企業的談判,7月19日,人社部公告顯示,利拉魯肽注射劑等36種談判藥品納入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瓶))、利妥昔單抗注射劑(醫保支付標準為2418元(100mg/10ml/瓶)、8289.87元(500mg/50ml/瓶))、硼替佐米注射劑(醫保支付標準為6116元(3.5mg/瓶)、2344.26元(1mg/瓶))、來那度胺口服常釋劑型(醫保支付標準為866元(10mg/片)、1101.99元(25mg/片))等多個社會比較關注、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靶向藥物價格降幅均較大,

其他分別為治療心血管病、腎病、眼病、精神病、抗感染、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的藥物,以及治療血友病的重組人凝血因數Ⅶa和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重組人干擾素β-1b兩種罕見病藥。

中成藥中有3個是抗腫瘤藥,另外2個是心腦血管用藥。複方黃黛片、銀杏內脂注射液等備受關注的藥品價格均下調。

人社部指出,

此次醫保藥品談判“大大減輕了我國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而對於企業而言,納入談判目錄後,藥品價格雖然下降,但“以量補價”也能帶來新的盈利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列入談判範圍的西達本胺、康柏西普、阿帕替尼等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藥品全部談判成功,醫藥創新受到政策的重視和支持,有望進一步推動新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