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產良心劇習慣性爛尾?《雞毛飛上天》這幾集怎麼有點看不下去

又到了季末各大電視平臺鳴金收兵準備再整旗鼓力戰第二季度的時候了,各大綜藝和電視劇都進入尾聲模式,可在第一季度末尾,一部體量內容完爆各大平臺開年大劇的年代劇《雞毛飛上天》引起了廣泛討論。

《雞毛飛上天》這部劇,從改革開放前那段物資不夠豐富的年代開始說起,從張譯所飾演的陳江河(雞毛)的角度,講述江浙一帶人脫貧致富的經歷,劇中細膩刻畫了張譯殷桃這對創業情侶艱苦且忠貞的感情經歷,

年代感足,張譯殷桃表現也足夠好。

《雞毛飛上天》前三十集對標山影年代劇《父母愛情》,也是不遑多讓的。但是,時間線進入了“十年後”,《雞毛飛上天》怎麼有點hold不住了呢?

時間線進入現代後,小時候的王旭聰明伶俐一點兒沒剩下來,不知是劇本問題還是演員問題,王旭這個角色成年後有點惹人厭。

還有楊雪這個前期出現“插足”張譯殷桃,十年後又跳出來,私認為可以換個人物來考驗張譯殷桃。

反派也是人啊,而不是一個放在那裡就是為了讓人生厭的道具。十年後劇中變成了道具一般的角色有點多,在農村時一個個鮮活的配角,進了城怎麼變成了一張張生硬的臉譜?

其實咱們的優秀國產劇和優秀文學一樣:進不了城市。

莫言的《紅樹林》遠不如鄉土題材的《檀香刑》,仿佛我們的文化,進了城就變得笨重起來。而《雞毛飛上天》還有最後的1/3內容沒有講完,能否打破“文化進不了城”的制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