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愛我家》將被翻拍成電影?一原因讓經典無法重塑

今天,知名娛樂媒體曝出,1993年播出的經典家庭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即將被翻拍成電影。

故事將圍繞“傅明老人去世後遺產”展開,演員陣容暫未公佈。

消息一出,網友們褒貶不一:有的網友期待“原班人馬聚齊”,有的網友則擔心“糟蹋經典”。

1993年,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家庭喜劇《我愛我家》正式播出,導演是英達,編劇是王朔,文興宇、楊立新、梁天、宋丹丹、關淩等人組成一個三代同堂的“典型”中國家庭,只不過一開始,播出的收視率一點都不好。

不過這部劇就跟一個陳年老酒一樣,越品越香,到後來,竟然成為一部經典的家庭情景喜劇。

之後,英達成為了當時中國影視圈的王牌喜劇導演,

《東北一家人》等經典情景喜劇相繼拍出,這些節目準確地擊中了中國電視觀眾的神經,給無數個家庭帶來了歡笑。

隨後,又一個情景喜劇形式的出現,打破了“英式”情景喜劇的傳統。《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傳》的“無厘頭喜劇旋風”席捲神州大地,

並捧紅了像范明、閆妮、沙溢、姚晨這些當紅明星。這個喜劇形式的創作者叫做尚敬,編劇叫做甯財神。

中國家庭情景喜劇經過了24年的發展,已經物是人非。即便作為標杆性的《我愛我家》被翻拍成電影,也找不到24年前的經典和韻味。

首先,

原班人馬已經無法湊齊。主演文興宇已經在幾年前去世,而英達和宋丹丹也不太可能會繼續合作。

當年拍這部情景喜劇的時候,編劇王朔的酬勞是最高的,英壯一集酬勞超過2000元,宋丹丹的每集片酬大概為1000元,楊立新一集酬勞只有300元。當時演員不夠的時候,

導演的老婆、弟弟妹妹,都會上去撐場。

而宋丹丹、葛優、梁天這些藝人早已揚名立萬,即便能請得動他們,也必然要付出天價的片酬。而如果不請這些演員,那麼又何談經典,讓觀眾們消費什麼呢?

其次,編劇王朔已經不再是24年前的那個他,嬉笑怒駡,大膽張揚的“痞子”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從公開承認吸毒,到那封真情的《致女兒書》,王朔的內心和思想早已不再是24年前,跟英達一拍即合,開始《我愛我家》的創作的編劇。

而《我愛我家》靈魂是編劇,即便過了二十多年,還是沒有能寫這樣劇本的人。從國產電影近兩年的表現看,所以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部電影,很大可能是披著經典IP皮的爛片……

最能看到的例子就是當年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被拍成電影之後,即便是原班人馬出戰,除了回憶、販賣情懷之外,沒有給追捧粉絲留下太多值得留戀的東西。

行業內便發出了一種聲音——拍情景喜劇不適合拍電影,在情節、節奏上,都水土不服。

還有一點,《我愛我家》無法重塑經典的原因,是目前觀影的主力群體——90後,已經無法理解這部喜劇創作的背景——90年代北京一個六口之家以及他們的鄰里發生的點點滴滴。24年的北京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年《我愛我家》的情景早已成為了一種回憶,一種情懷,而這些是90後無法感受到的。

大膽張揚的“痞子”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從公開承認吸毒,到那封真情的《致女兒書》,王朔的內心和思想早已不再是24年前,跟英達一拍即合,開始《我愛我家》的創作的編劇。

而《我愛我家》靈魂是編劇,即便過了二十多年,還是沒有能寫這樣劇本的人。從國產電影近兩年的表現看,所以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部電影,很大可能是披著經典IP皮的爛片……

最能看到的例子就是當年的情景喜劇《武林外傳》被拍成電影之後,即便是原班人馬出戰,除了回憶、販賣情懷之外,沒有給追捧粉絲留下太多值得留戀的東西。

行業內便發出了一種聲音——拍情景喜劇不適合拍電影,在情節、節奏上,都水土不服。

還有一點,《我愛我家》無法重塑經典的原因,是目前觀影的主力群體——90後,已經無法理解這部喜劇創作的背景——90年代北京一個六口之家以及他們的鄰里發生的點點滴滴。24年的北京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年《我愛我家》的情景早已成為了一種回憶,一種情懷,而這些是90後無法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