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佛文化|佛教七寶之琉璃,那一個叫驚歎!

瑪瑙街

- 瑪瑙風向標 -

- 導語 -

古法琉璃也因此被稱為財神信物,

具有“招財”之功,佛教傳到中國後,奉琉璃為至寶,“藥師琉璃光如來”所居的“東方淨土”,即以淨琉璃為地,光照“天地人”三界之暗。

- 琉璃之來歷 -

《史記》載,範蠡棄政從商,三次白手起家,三次成為天下首富,又三次將錢財分給天下百姓。秦漢以後,他被人們尊為財神。

陶朱公(範蠡)晚年隱居,潛心燒制琉璃,以此為樂,他的真金琉璃盆,在民間被奉為聚寶盆,他為官時手執的牙笏,演變成財神手中的如意,其歲末返利給客戶的做法,到今天成為“利市”習俗。

琉璃是一種中國古法材料,它的使用已有2500年的歷史,

自古以來一直是皇室專用,對使用者有極其嚴格的等級要求,所以民間很少見。到了明代,所制得的琉璃已經很不通透,被稱為“藥玉”。

但在明代,即使是用很殘缺的工藝制出的琉璃,依然受到品級的保護,《明制》載:皇帝賜給狀元的佩飾就是藥玉,四品以上才能佩戴。

- 琉璃之美 -

相傳西施淚別范蠡時淒切的淚花滴落於胸前的信物“蠡”上,這鑄劍時的堅貞之物,也為之動情。“流蠡”之稱,由此而來。

琉璃內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氣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徵。這些氣泡游走於晶瑩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於柔情似水的顏色帶之間。

琉璃採用脫蠟鑄造法創作,設計完圖紙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進行泥模雕刻。精湛的雕刻工藝,或精緻生動,或粗曠大氣,為後續的工藝,奠定堅實的基礎。

琉璃擁有非常豐富飽滿的色澤,這也是與普通水晶的不同之處。各種顏色的流動、交融,訴說著不同的故事。紅,是傳統特有的喜慶味道;黃,是皇親貴胄的華麗轉身;藍,綠,是回歸質樸的從容跳躍;是高貴閒適的別樣情懷。

琉璃之淨難掩其與生俱來的貴族之氣,高潔的氣質背後蘊藏著富貴吉祥的深邃靈意。猶如水中錦鯉,靈動斑斕,生動而不生澀。未雨綢繆,富貴于內,吉祥於身,呼之欲出。

(圖文來源於網路)

琉璃之淨難掩其與生俱來的貴族之氣,高潔的氣質背後蘊藏著富貴吉祥的深邃靈意。猶如水中錦鯉,靈動斑斕,生動而不生澀。未雨綢繆,富貴于內,吉祥於身,呼之欲出。

(圖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