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人”浪潮襲來,這世界究竟怎麼了?|愛因食談 · 第73談

從無人照相館到無人機再到今年7月,李彥宏乘坐百度無人車上路,最近“無人”一詞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小編不經想問這是電影《人類清除計畫》的節奏嗎?它究竟有多神奇,

就連便利店、超市也來湊熱鬧。繼去年年底Amazon Go無人便利店的出現,阿裡巴巴在第二屆淘寶造物節上推出無人超市--淘咖啡,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無人超市的那些事。

之前的愛因食談也有談論淘寶造物節與智能餐廳的文章,回顧連結請戳這裡哦~

1

阿裡的“無人零售計畫”

繼亞馬遜推出內測版Amazon Go之後,阿裡實驗室籌畫已久的“無人零售計畫”在今年的淘寶造物節上浮出水面--“淘咖啡”。一個占地達200平方米的線下實體店,集商品購物、餐飲於一身,可容納用戶達50人以上。

據說開業第一天那場面真是相當壯觀啊!現場到處都是人人人從從從眾眾眾。

雖然小編沒有到現場參觀,但是這段時間媒體瘋狂的報導,也讓距現場千里之外的小編感受到了這個熱潮。

根據各種資料顯示,“淘咖啡”在商業領域實現生物特徵識別,具有整體學習和感知能力的體系,

通過多路攝像頭和感測器融合,加上電腦視覺、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深度學習演算法,組成的一套完整自感知和不斷優化的智慧系統,所以店內無需任何服務人員。

如果上面這一摞官方介紹讓你有駡街的衝動,小編把它跟平時淘寶剁手做一個比方。

其實就是攝像機能將你傾國傾城美貌捕捉到並記錄,這一步跟淘寶的註冊登入一樣;你在挑選商品的過程中,感測器相當於淘寶的“流覽足跡”,會記錄你的挑選過程;商品售出後,各種計算方式會去分析每種商品的購買量,貨架的擺放以及促銷活動等,這樣形成了一個可以不斷優化的系統,説明超市更好的營業。

顧客整個購物過程大體上是三步:進店-選貨-支付。第一次進店的朋友需要打開“手機淘寶”進行掃碼獲取電子入場碼,同時簽署一系列條款,然後過閘機購物。“淘咖啡”最神奇的在於最後結算時的“剁手門”。

它由兩道門組成,當第一道門感應到用戶的離店需求時,它便會自動開啟;幾秒鐘後,第二道門將開啟,此時“結算門”已經完成了扣款,之後,手機上會有消費提示。

不過目前“淘咖啡”還屬於實驗的階段,由於商品添加了RFID標籤(遠距離電子標籤),它存在無法識別玻璃等特殊材質的商品以及如果標籤被緊緊捏住也不能被識別等問題,除此之外關於進店的人數、商品的種類、場地的維護也是“淘咖啡”往後需要注意的地方。

2

無人超市大集結

除了熟知度高的Amazon Go和“淘咖啡”,目前還有幾家無人超市已經與公眾見面,只是大眾還不太瞭解,像“繽果盒子”、“便利蜂”、“小e微店”、“快貓 Take Go”等,小編從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下面就跟大家簡單梳理一下這些新興面孔的特點。

繽果盒子的購物流程是:掃碼進店-取貨-貨品自助掃描-離店。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把收銀的工作交給客戶自己,介紹視頻中更多的篇幅用來強調防盜系統,並且自助掃描一次只能一件,這樣反而降低了購物的效率,便捷性還不如自動販賣機。

小e微店的支付模式像是便利蜂的簡化版。手機掃碼-移動支付-自助購物,購買自己所需的商品只需三步,但是店內的商品種類有限,多是零食、飲料,一般是在企業場景裡面見到。

快貓Take Go是目前最接近Amazon Go的模式(從名字上貌似就看的出),掃手進門-拿了就走-自動扣款,TakeGo無人店解決了現階段大部分無人便利店面臨的顧客需“主動掃碼”問題,改成掃手問題(全球通用),節省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節約了排隊買單的時間,極大簡化了購物的過程。

這裡有一份“無人超市”經營模式的對比圖,小夥伴們可以找找這些店面中,是不是有已經體驗過了的~

3

風口趨勢下的無人超市

也許是線上獲取客戶的方式已經非常成熟,以至於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轉向線下,因為線下的付費用戶隨處可見。不管是現在風靡的迷你KTV,共用單車、充電寶、雨傘,還是最新的無人超市,今年的風口反應了一個趨勢--向線下要用戶,要增長。

但是高速佈局帶來的結果是不盡如人意的體驗。前段時間新聞上報導了上海一家無人超市由於高溫天氣導致商品軟化的現象,許多體驗了無人超市的朋友也表示超市裡面空氣流通不好,如果持續呆10分鐘以上,會特別悶熱。

而對於最近淘寶造物節公佈的“淘咖啡”,許多消費者也並不買帳。店內的工作人員比消費者還多,購買東西時必須按照指定的動作進行操作。除此之外,知乎上有用戶表示淘咖啡所使用的RFID標籤和人臉識別技術與Amazon Go不在一個水準上。

雖然說目前許多無人超市的出現更多是造勢、搶佔先機。但是“無人”的模式始終是一種趨勢,因為傳統超市很難統計到顧客的消費情況、習慣等資料,包括貨品的擺放以及促銷活動的效果都難得到一個標準。

技術的進步是資金跟時間的積累,這場搶入口、搶聲音的“戰爭”過後,無人超市也將進入到深度研發的週期。許多企業在這一方面手握巨大的資源,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無人超市將被普及。

4

無人超市是不是一種倒退?

我們從最開始在商店內選購商品,到後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開始在網上購物;現在外賣行業的興盛,想吃什麼用手機下單,隨時隨地享受美食。

我們反過來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首先擁有的是無人超市,而不是網上購物,那麼無人超市最終會不會發展為網上購物呢?

網路的便利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消費者需要做的只是挑選好自己需要的物品支付下單,其餘的工作交給電商即可。整個過程中,只有一個快遞員是人工作業,其他領域都基本完成了系統自動處理。從便捷性的角度出發,這可能才是真正的無人超市。

另一方面,目前的無人超市僅限於小便利店,而且有資料顯示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維持這種的模式。客戶的購買效率、尋求幫助的途徑以及商店的安全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但是現在的商超,面積巨大,各種設備服務一應俱全,並且都被建設在餐飲、娛樂的商圈內形成一體化。無人超市空間上局限帶給用戶的體驗在現階段也是有限的。

就上面提到的來看,貌似無人超市的出現反而是一種倒退,因為確實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而且噱頭的成分太多。但小編認為這個結果只是這個時間點上的一個回饋,它是暫時的,畢竟無人超市是未來生活的趨勢,它給了我們全新的購物體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5

無人超市 VS 傳統超商

無人超市的興起,無論對消費者還是傳統超商本身,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小編以個人的角度在這裡從以下幾個角度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如有不對,請賜掌。

購買效率

以無人超市目前的技術來看,小編覺得傳統超商的購買效率遠大于無人超市。傳統超商經過這麼多年經驗的積累,有了一套成熟的運作體系;但對於無人超市來說,收費方式各異,目前能同時處理多個消費的技術還比較稚嫩,發展空間很大。

運營成本

無人超市在運營成本上比傳統超商來的低。無人超市只需支付較少甚至不需要人工成本,由於都是線上的電商平臺,宣傳方面的費用也很少,在擁有的大量的資料積累之後,無人超市可以更精准的為顧客提供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不暢銷品的堆積;傳統超市雖然有客戶消費的資料,由於沒有先進演算法,很難運用這部分內容,另一方面,人員的管理也是開銷一個很大的部分。

環境衛生

人們挑選貨物時難免會把貨架上的商品弄亂,惡劣天氣下人們進入超市也會留下腳印。也許可以引進掃地機器人來解決該問題,但是機器人的充電問題,店內設施的損壞還是需要人工處理。

信用問題

在無人超市問世之前就有很多人對店鋪的安全問題報以疑問,“解鈴還須系鈴人”,也許這樣的比喻並不是很恰當,畢竟偷竊行為是顧客產生的,技術再高超也難避免,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小編認為無人超市跟傳統超市一樣。

情感關懷

購物時總會遇到各種情況:商品的位置不知道,各種品牌之間的區別等等,這個時候就很希望有個嚮導幫助你。雖然無人超市有遠端的客服服務,但出現問題的人一旦多了,也很難全部兼顧到。

學習成本

無人超市這個概念更面向於年輕一輩,或者說至少能基本使用智慧手機。因為逛超市的人群中,老一輩也占了比較大的比例,如果說買東西還需要“學習”,未免使用者體驗有些太差了。

6

從“O2O”到“O&O”

上面提到了無人超市與傳統超商的利弊,在我國,電商對於傳統零售行業的影響大致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00年到2010年之間,當時的電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淘寶、京東、當當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隨後各類團購網站出現,對傳統零售行業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傳統零售行業慢慢意識到了這股互聯網浪潮的契機,紛紛轉戰互聯網。2010到2015年這段期間,蘇寧從電器走向全品類,變身蘇甯易購;國美電器也迅速發展國美線上。而從2016年開始,傳統企業往線上發展的勢頭開始轉向,電商平臺逐步往線下走。以阿裡來說,除了最近動靜較大的無人零售計畫“淘咖啡”,在此之前,收購銀泰百貨74%的股份,2016年底收購聯華,甚至還投資了蘇寧。

我們常說O2O,但是這兩個“O”,線上跟線下,哪個在前哪個在後?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理解。在傳統企業轉型的那段時間,很多人理解O2O是從線下到線上:傳統企業將商品放到網上售賣,平臺可以進行圖文並茂的展示,交易產生的記錄,顧客的評價都能作為資料進行分析。

逛街逛街,最重要的在“逛”字上面。但是把線下的東西搬到線上的過程中,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平時購物並不單單是買東西,有時候是沒有目的的走走看看,這個“逛”字本身就包含顧客對於場景的一個訴求。

其次還有一些需求線上也不能完美的解決。比方說一些講究體驗性的商品,像是化妝品,服裝以及食品,這一類商品都適合親身體驗後才方便大家做選擇。雖然會有播主直播探店、試用等方式供消費者參考,但是這其中的水分又有多少,很難去判斷。

所以對於老百姓來說,無論是線上到線下,還是線下至線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如果將兩者合併的話,卻可能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目前人們逛的商場幾乎都是雷同的設計,難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而無人超市對於消費者來說就是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未來無人超市在服務、商品以及購物環境的燈光、設計等方面都會做出升級,更加強調互動、體驗與場景。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商場的兒童遊樂場會被普及,當爸媽的就能專心購物;店鋪的試衣鏡都是電子屏,你可以隨意更換款式,再也不擔心試衣間的大排場龍的隊伍;進店會在有一個專門的設備提供給您做嚮導,有什麼需求問它就好。小編在這有一個小小的私心,希望在未來的超市或商場中能為男性專門設置一些休息室,最好能配備各種電子遊戲裝置跟酒水,這樣陪女朋友逛街時再也不用感到無聊啦~

拋開目前無人超市存在的詬病不說,它給到人們全新的體驗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們都知道,看待新事物需要用發展的眼光,所以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無人超市一定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天的愛因食談就到這啦,下周再見~

*圖片和資料來自網路

END

它由兩道門組成,當第一道門感應到用戶的離店需求時,它便會自動開啟;幾秒鐘後,第二道門將開啟,此時“結算門”已經完成了扣款,之後,手機上會有消費提示。

不過目前“淘咖啡”還屬於實驗的階段,由於商品添加了RFID標籤(遠距離電子標籤),它存在無法識別玻璃等特殊材質的商品以及如果標籤被緊緊捏住也不能被識別等問題,除此之外關於進店的人數、商品的種類、場地的維護也是“淘咖啡”往後需要注意的地方。

2

無人超市大集結

除了熟知度高的Amazon Go和“淘咖啡”,目前還有幾家無人超市已經與公眾見面,只是大眾還不太瞭解,像“繽果盒子”、“便利蜂”、“小e微店”、“快貓 Take Go”等,小編從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下面就跟大家簡單梳理一下這些新興面孔的特點。

繽果盒子的購物流程是:掃碼進店-取貨-貨品自助掃描-離店。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把收銀的工作交給客戶自己,介紹視頻中更多的篇幅用來強調防盜系統,並且自助掃描一次只能一件,這樣反而降低了購物的效率,便捷性還不如自動販賣機。

小e微店的支付模式像是便利蜂的簡化版。手機掃碼-移動支付-自助購物,購買自己所需的商品只需三步,但是店內的商品種類有限,多是零食、飲料,一般是在企業場景裡面見到。

快貓Take Go是目前最接近Amazon Go的模式(從名字上貌似就看的出),掃手進門-拿了就走-自動扣款,TakeGo無人店解決了現階段大部分無人便利店面臨的顧客需“主動掃碼”問題,改成掃手問題(全球通用),節省人工成本,最重要的是節約了排隊買單的時間,極大簡化了購物的過程。

這裡有一份“無人超市”經營模式的對比圖,小夥伴們可以找找這些店面中,是不是有已經體驗過了的~

3

風口趨勢下的無人超市

也許是線上獲取客戶的方式已經非常成熟,以至於很多互聯網公司開始轉向線下,因為線下的付費用戶隨處可見。不管是現在風靡的迷你KTV,共用單車、充電寶、雨傘,還是最新的無人超市,今年的風口反應了一個趨勢--向線下要用戶,要增長。

但是高速佈局帶來的結果是不盡如人意的體驗。前段時間新聞上報導了上海一家無人超市由於高溫天氣導致商品軟化的現象,許多體驗了無人超市的朋友也表示超市裡面空氣流通不好,如果持續呆10分鐘以上,會特別悶熱。

而對於最近淘寶造物節公佈的“淘咖啡”,許多消費者也並不買帳。店內的工作人員比消費者還多,購買東西時必須按照指定的動作進行操作。除此之外,知乎上有用戶表示淘咖啡所使用的RFID標籤和人臉識別技術與Amazon Go不在一個水準上。

雖然說目前許多無人超市的出現更多是造勢、搶佔先機。但是“無人”的模式始終是一種趨勢,因為傳統超市很難統計到顧客的消費情況、習慣等資料,包括貨品的擺放以及促銷活動的效果都難得到一個標準。

技術的進步是資金跟時間的積累,這場搶入口、搶聲音的“戰爭”過後,無人超市也將進入到深度研發的週期。許多企業在這一方面手握巨大的資源,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更多的無人超市將被普及。

4

無人超市是不是一種倒退?

我們從最開始在商店內選購商品,到後來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開始在網上購物;現在外賣行業的興盛,想吃什麼用手機下單,隨時隨地享受美食。

我們反過來想一下,如果這個世界上首先擁有的是無人超市,而不是網上購物,那麼無人超市最終會不會發展為網上購物呢?

網路的便利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購物體驗,消費者需要做的只是挑選好自己需要的物品支付下單,其餘的工作交給電商即可。整個過程中,只有一個快遞員是人工作業,其他領域都基本完成了系統自動處理。從便捷性的角度出發,這可能才是真正的無人超市。

另一方面,目前的無人超市僅限於小便利店,而且有資料顯示可能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維持這種的模式。客戶的購買效率、尋求幫助的途徑以及商店的安全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但是現在的商超,面積巨大,各種設備服務一應俱全,並且都被建設在餐飲、娛樂的商圈內形成一體化。無人超市空間上局限帶給用戶的體驗在現階段也是有限的。

就上面提到的來看,貌似無人超市的出現反而是一種倒退,因為確實沒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而且噱頭的成分太多。但小編認為這個結果只是這個時間點上的一個回饋,它是暫時的,畢竟無人超市是未來生活的趨勢,它給了我們全新的購物體驗,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5

無人超市 VS 傳統超商

無人超市的興起,無論對消費者還是傳統超商本身,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小編以個人的角度在這裡從以下幾個角度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如有不對,請賜掌。

購買效率

以無人超市目前的技術來看,小編覺得傳統超商的購買效率遠大于無人超市。傳統超商經過這麼多年經驗的積累,有了一套成熟的運作體系;但對於無人超市來說,收費方式各異,目前能同時處理多個消費的技術還比較稚嫩,發展空間很大。

運營成本

無人超市在運營成本上比傳統超商來的低。無人超市只需支付較少甚至不需要人工成本,由於都是線上的電商平臺,宣傳方面的費用也很少,在擁有的大量的資料積累之後,無人超市可以更精准的為顧客提供商品,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不暢銷品的堆積;傳統超市雖然有客戶消費的資料,由於沒有先進演算法,很難運用這部分內容,另一方面,人員的管理也是開銷一個很大的部分。

環境衛生

人們挑選貨物時難免會把貨架上的商品弄亂,惡劣天氣下人們進入超市也會留下腳印。也許可以引進掃地機器人來解決該問題,但是機器人的充電問題,店內設施的損壞還是需要人工處理。

信用問題

在無人超市問世之前就有很多人對店鋪的安全問題報以疑問,“解鈴還須系鈴人”,也許這樣的比喻並不是很恰當,畢竟偷竊行為是顧客產生的,技術再高超也難避免,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小編認為無人超市跟傳統超市一樣。

情感關懷

購物時總會遇到各種情況:商品的位置不知道,各種品牌之間的區別等等,這個時候就很希望有個嚮導幫助你。雖然無人超市有遠端的客服服務,但出現問題的人一旦多了,也很難全部兼顧到。

學習成本

無人超市這個概念更面向於年輕一輩,或者說至少能基本使用智慧手機。因為逛超市的人群中,老一輩也占了比較大的比例,如果說買東西還需要“學習”,未免使用者體驗有些太差了。

6

從“O2O”到“O&O”

上面提到了無人超市與傳統超商的利弊,在我國,電商對於傳統零售行業的影響大致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2000年到2010年之間,當時的電商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淘寶、京東、當當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隨後各類團購網站出現,對傳統零售行業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傳統零售行業慢慢意識到了這股互聯網浪潮的契機,紛紛轉戰互聯網。2010到2015年這段期間,蘇寧從電器走向全品類,變身蘇甯易購;國美電器也迅速發展國美線上。而從2016年開始,傳統企業往線上發展的勢頭開始轉向,電商平臺逐步往線下走。以阿裡來說,除了最近動靜較大的無人零售計畫“淘咖啡”,在此之前,收購銀泰百貨74%的股份,2016年底收購聯華,甚至還投資了蘇寧。

我們常說O2O,但是這兩個“O”,線上跟線下,哪個在前哪個在後?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理解。在傳統企業轉型的那段時間,很多人理解O2O是從線下到線上:傳統企業將商品放到網上售賣,平臺可以進行圖文並茂的展示,交易產生的記錄,顧客的評價都能作為資料進行分析。

逛街逛街,最重要的在“逛”字上面。但是把線下的東西搬到線上的過程中,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我們平時購物並不單單是買東西,有時候是沒有目的的走走看看,這個“逛”字本身就包含顧客對於場景的一個訴求。

其次還有一些需求線上也不能完美的解決。比方說一些講究體驗性的商品,像是化妝品,服裝以及食品,這一類商品都適合親身體驗後才方便大家做選擇。雖然會有播主直播探店、試用等方式供消費者參考,但是這其中的水分又有多少,很難去判斷。

所以對於老百姓來說,無論是線上到線下,還是線下至線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如果將兩者合併的話,卻可能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目前人們逛的商場幾乎都是雷同的設計,難免讓人產生審美疲勞,而無人超市對於消費者來說就是一種全新的購物體驗。未來無人超市在服務、商品以及購物環境的燈光、設計等方面都會做出升級,更加強調互動、體驗與場景。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商場的兒童遊樂場會被普及,當爸媽的就能專心購物;店鋪的試衣鏡都是電子屏,你可以隨意更換款式,再也不擔心試衣間的大排場龍的隊伍;進店會在有一個專門的設備提供給您做嚮導,有什麼需求問它就好。小編在這有一個小小的私心,希望在未來的超市或商場中能為男性專門設置一些休息室,最好能配備各種電子遊戲裝置跟酒水,這樣陪女朋友逛街時再也不用感到無聊啦~

拋開目前無人超市存在的詬病不說,它給到人們全新的體驗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們都知道,看待新事物需要用發展的眼光,所以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無人超市一定能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今天的愛因食談就到這啦,下周再見~

*圖片和資料來自網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