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9年籃球世界盃,不僅僅是換個“馬甲”這麼簡單

2019年男籃世界盃官方會徽(Logo)于本周在上海正式亮相,

這個酷似中國京劇臉譜的會徽充滿濃郁的中國風,它的造型設計也迎來了全球媒體紛紛“點贊”。這個精心設計的會徽體現了國際籃聯的“野心”,中國籃協主席姚明也在昨天表示,“希望男籃世界盃能夠使世界籃球迎來又一次的爆發。”

會徽設計佳,中國元素濃

對此,國際籃聯解釋說,會徽的設計靈感正式源於變化多樣的京劇臉譜,同時,這個會徽在設計中還引用了中國傳說中“二龍戲珠”的概念,國際籃聯官方解釋稱:“在2019年的籃球世界盃舞臺上,冠軍獎盃就是這顆閃亮的珍珠,只有新加冕的世界冠軍才能擁有它。”

改名世界盃,籃聯有野心

世界盃,從來都是足球運動的專利,似乎一提起世界盃,就總容易讓人聯想到四年一次的仲夏夜之夢。曾經,籃球運動也有類似足球世界盃的比賽,只不過當時它叫世錦賽。但在世界範圍內,世錦賽的影響力莫說與足球世界盃相比,即便連奧運會籃球比賽,也是遠遠比不過,正因如此,曾經的世錦賽逐漸淪為“雞肋”。

為了轉運,國際籃聯決定在2014年起將世錦賽正式改為世界盃,

但上屆世界盃由於中國男籃無緣入圍的緣故,使得改制後的首屆世界盃依然難逃虧損的命運——當同年進行的男足巴西世界盃狂賺45億美金之際,籃球也並未因為改名世界盃而有任何“沾光”。

但國際籃聯的改變沒有停止,而是變得越來越徹底,於是便有了如今這個極具魄力的變革——錯開足球世界盃,第二屆男籃世界盃推遲到2017年進行;籃球愛好者眾多的中國作為東道主,

更是一口氣選擇了8座城市共同舉辦;同時,採取類似足球世界盃預選賽的方式,2019年的男籃世界盃將進行長達15個月的預選賽決出最終參加世界盃決賽圈的32強,任何冠軍都必須從預選賽開始打起。

正如當初姚明加盟NBA使NBA在中國的影響力達到井噴式增長一樣,國際籃聯也瞄準了中國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他們正嘗試通過一屆“前所未有”的比賽來刺激籃球的進一步發展,

創造新的利潤空間。

曾經多次征戰過世錦賽的姚明對於國際籃聯的改革十分認同,他對於更名後的男籃世界盃充滿樂觀,如今已是中國籃協主席的姚明表示,“我們將在2019年作為東道主迎接全世界優秀的選手,我希望籃球運動能迎來又一次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