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寶山殯儀館成立北京首家殯葬行業3D列印工作室

千龍網北京3月11日訊千龍網記者11日從八寶山殯儀館獲得獨家消息,八寶山殯儀館3D列印工作室日前正式掛牌成立。據悉,這是北京首家推出3D列印修復遺容技術服務的殯儀館。

記者瞭解到,因交通事故、火災、礦難、意外墜落等原因死亡的人,常常因為面部受損或變形嚴重而無法直接舉行告別儀式。根據逝者生前形象進行面部塑形修復,則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撫慰逝者親屬的心靈創傷。

八寶山殯儀館日前成立3D列印工作室。

圖為工作室利用3D技術列印出來的人臉模型。千龍網記者 陳建男攝

八寶山殯儀館的工作人員介紹,以往殯儀館中的遺體修復整容工作由防腐整容師手工操作完成,通過橡皮泥、石膏、油泥等材料,進行手工縫合、填充、固定,對遺體面部的外傷進行修補和重塑。

不過,整容師手工修復耗時較長,效率不高,一般需要3-7天,且整容效果也因防腐整容師的個人技術能力而異。此外,防腐整容是殯儀職工與遺體接觸最密切的環節,

衛生防疫壓力最大。

因此,遺體面部殘缺修復快速成型裝置,如3D列印技術的推出,對於殯葬行業中遺體整容具有里程碑意義。

記者瞭解到,使用3D列印技術進行遺容修復,12個小時即可完成,針對局部面部受損的情況,3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極大提高了效率。

此外,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通過將3D列印技術與殯葬行業結合的創新研究,

研發的“一鍵式”遺體面部數位建模系統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工作人員將逝者一張面部平面照片錄入電腦系統,只需點擊滑鼠即可全自動生成3D列印資料模型,生成逼真的面部輪廓三維模型。” 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基礎研究室副主任李玉光告訴記者,這一系統方便、快捷、簡單易操作,殯葬工作人員可以快速掌握。

八寶山殯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3D列印這項技術今後將在八寶山殯儀館逐步使用,

幫助逝者以最完美的狀態來告別親人、有尊嚴離開世界,體現了高度的人文關懷,撫慰逝者親屬的心靈創傷。

八寶山殯儀館日前成立3D列印工作室。圖為工作室利用3D技術正在列印人臉模型半成品。千龍網記者 陳建男攝

八寶山殯儀館日前成立3D列印工作室。圖為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基礎研究室副主任李玉光向記者展示其團隊研發的3D列印遺體面部數位建模系統。千龍網記者 陳建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