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史今說:圖說日本網友眼中,古代朝鮮半島的疆域誰打的!(第299期)

編語:朝鮮半島自古除了跟中國一直剪不斷理還亂,更是跟日本也一樣有著數不盡,道不清的糾葛史。今天小編同大家一起來看看,在日本網友的眼中古代朝鮮半島的疆域到底誰打的,

日本網友的歷史角度是如何看待朝鮮的吧!

日本網友如何看待高句麗、朝鮮的區別

日本網友對朝鮮半島歷史上幾方勢力的劃分:

首先:我們在看朝鮮半島疆域前,就先要弄清楚圍繞朝鮮半島的幾方古代主要勢力,一則是地處亞洲大陸中心的古代中國正統王朝,

二則是今天中國、朝鮮半島交界處的高句麗王朝,三則是屬於正宗朝鮮半島上的正統王朝。

從圖上可以看出:兩漢時期到遼金時期的中原正統王朝不存在爭議。高句麗則是演變成為了中國東北方的少數民族中的一支,並最後建立了渤海國,最終又被遼國政府。而另一部分高句麗(日本網友認為:高句麗是中國的濊貊部落建立的,並非古代朝鮮民族)分支則遷居到了朝鮮半島上的南部與新羅的前身三韓融合,

再看朝鮮半島上的正統王朝被認為的有三韓(馬韓,辰韓、弁韓),東瀛以及屬於濊貊(中國東北南部地區和漢四郡故地的古老的地區部族)體系下的東沃沮,就此來看朝鮮本土的三韓民族在和南下的東沃沮、高句麗分支、濊貊分別組成的。

最後:就是日本網友在圖中並沒有將高句麗建立的國家視為朝鮮半島的正統王朝,

即是說所謂的朝鮮本土民族為主體建立的國家,只有新羅、百濟而已。

朝鮮半島階級劃分

再看朝鮮半島疆域打拼中,符合能夠為朝鮮半島打天下的階層:

如上圖所示,當朝鮮半島自隋唐時期開始,大量加大力度的去學習古代中國先進文化、制度後,

漸漸也有了層次分明的階級制度,一直到了西元19世紀末,劃分出了從高到低的次序:王族、兩班(官僚文武大臣)、專業人才、平民以及賤民五個階級。從這裡我們不妨也能看出,在日本網友眼中朝鮮半島上的歷史上,還是以作為被指陪著的平民、賤民來作為打疆域的根本。接下來,進入日本網友眼中的朝鮮半島疆域史,認真看看誰為朝鮮半島打下半島疆域的基礎雛形吧。

朝鮮半島5世紀初的疆域圈

日本網上對中國南北朝時期朝鮮半島上的疆域變化分析:

上圖所示,南北朝時期,當中國陷入割據、大分裂時期,朝鮮半島上自然也是打的火熱。高句麗當時先後作為前燕、北魏等北方強大王朝的從屬國。借此開始完成對古代朝鮮半島上的進一步吞併。而由於我們在前面已經知道,在日本網友眼中,高句麗並非朝鮮本土王朝,所以這肯定就遭到了百濟、新羅這樣的本土王朝的反擊,也正因為這樣使得新羅、百濟開始不斷向北擴張,雙方的爭奪比較幾百年前更加的殘酷。從某個程度上而言,日本網友認為朝鮮半島上的疆域之所以開拓,多半因素是因為中國北方的高句麗政權,一步步的南侵擴充疆域造成的。

朝鮮半島5世紀末的三國疆域圈

上圖所示,日本網友說的則是:高句麗王朝在搞定了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以後。自西元5世紀起,朝鮮三國時代的疆域開始由高句麗好太王繼位後,進入了對朝鮮半島的極速擴張時期。在西元427年,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遷都到平壤,自此高句麗開始定都到了朝鮮半島上,一直到高句麗被攻滅。其實,遷都對當時的高句麗而言則是為了避免自己的政權被北方更強大的王朝威脅;其次是為了完成對朝鮮半島的吞併,必須造成政治上的優勢。

這件遷都的事情,則給日本網友吐槽說:怪不得韓國人非要說高句麗是朝鮮半島上的民族,原來是高句麗長壽王以政治為目的的遷都,給了韓國人亂認祖先的證據。

由此可見古代朝鮮半島上的整個西元五世紀裡,基本上給朝鮮半島疆域做貢獻的並非朝鮮本土的正統王朝,而是外來的入侵者高句麗。

朝鮮半島6世紀的三國疆域圖

上圖所示,在進入西元6世紀初,百濟、新羅兩個朝鮮本土王朝是怎樣為了爭奪朝鮮半島中部的疆域控制權的問題。並且基本上在收復、丟失領土之間徘徊。借此可以看出,雖然當時的高句麗陷入內政紛爭奪權中,可依然看得出不管是新羅、還是百濟都仍在收復“舊土”、“失地”上繼續互相攻伐。對北方的高句麗政權仍然構不成足夠的威脅。

7世紀末統一後的新羅(朝鮮半島)

看上圖,我們從中知道這是新羅一統的朝鮮半島本土疆域圖。日本網友做的這張圖其實就是一種客觀反映,新羅王朝終於在唐王朝的介入下,最終掌控了爭奪數百年之久的朝鮮半島中部地區。這也是日本網友普遍認同的朝鮮本土王朝的疆域勢力範圍。在日本世界史中,對於這個時期的朝鮮半島歷史,普遍認為新羅王朝並不具備對外擴張的能力。即使高句麗王朝被唐朝攻滅,新羅王朝也依然沒有能力進行擴張,只能固守在朝鮮半島中部地區就是極限了。

高句麗滅亡後朝鮮南北朝時期(至少日本網友在地理形勢上,是這麼認為的)

上圖所示則是在西元7始末高句麗被唐朝攻滅後,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粟末靺鞨部佔據了部分高句麗故土,並將勢力伸入到了朝鮮半島北部地方,建立渤海國(西元698年~西元926年)。而當時的渤海國,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主體為靺鞨人、其他則為漢人、高句麗、契丹人等民族構成,因深受唐文化影響,所以有“海東盛國”的美譽。就是這樣的一個渤海國的存在,使得新羅繼續想要向北擴張的方略受到遏制,而唐朝當時對於渤海國、新羅都是採取的雙邊策略。所以新羅並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樣,成功借助唐朝實力來為自己的地盤擴張打下手了。

高麗取代百濟後朝鮮半島疆域圈

上圖則是說的當朝鮮半島上的後三國(後百濟、後高句麗、新羅)時代結束,王氏高麗(注意:日本圖史中描述的高麗、高句麗都是不一樣性質、不一樣民族的兩個國家)建立(西元918年~西元1392年),接著唐朝滅亡,中原混戰。開始對朝鮮半島北部有了進一步擴張,不過其勢頭再次被遼、金的崛起再度遏制。(可以說,如果沒有遼金取代中原王朝在東北地區的控制、影響,那麼王氏高麗很可能成為第二個強大的“高句麗”地方政權。)

王氏高麗末期,趁著元朝內亂恢復的高麗初年疆域圈(粉色區域)

上圖則說得是王氏高麗末期,高麗第三十一代王恭湣王趁著元朝內亂,紅巾起義的時機。開始逐步恢復王氏高麗初年的北部舊土,同時對北方進一步略有擴張。高麗王朝並沒有想到元朝敗退的太快,其隸屬的朝鮮半島北部舊地也被取代而之的明朝直接接管了。

李氏朝鮮16世紀後的朝鮮半島疆域圈

上圖則是在西元14世紀末,李氏朝鮮的開國君王李成桂在威化島回軍(和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一個性質)事件後,取代王氏高麗建立朝鮮,開始“事大原則”,除了朝鮮世宗大王時期對北部略有擴張,已經明初太祖皇帝為了對付北元,而將一些前元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舊土送給了朝鮮後。縱觀整個朝鮮五百年歷史,再也沒有對外擴張的打算。而朝鮮半島的疆域史自此便固定了。

你認為朝鮮半島疆域是誰幫忙打的 (單選) 0人 0% 唐朝(為穩定局勢出兵滅高句麗) 0人 0% 明朝(為對付北元送出半島舊土) 0人 0% 高句麗(被曹魏打怕,南侵半島) 0人 0% 朝鮮(因成功傍大腿,獲得領土) 投票

結語:關於今天本期《古史今說:圖說日本網友眼中,古代朝鮮半島的疆域誰打的!》文章結束了!如若您喜歡或支持小編的文章,歡迎訂閱、關注、交流、討論、轉發或收藏、點評、點贊!感謝各位的支持!每日精彩文章與您同享!當然也歡迎大家發表不同的觀點和交流意見給小編我,大家共勉而行!

借此開始完成對古代朝鮮半島上的進一步吞併。而由於我們在前面已經知道,在日本網友眼中,高句麗並非朝鮮本土王朝,所以這肯定就遭到了百濟、新羅這樣的本土王朝的反擊,也正因為這樣使得新羅、百濟開始不斷向北擴張,雙方的爭奪比較幾百年前更加的殘酷。從某個程度上而言,日本網友認為朝鮮半島上的疆域之所以開拓,多半因素是因為中國北方的高句麗政權,一步步的南侵擴充疆域造成的。

朝鮮半島5世紀末的三國疆域圈

上圖所示,日本網友說的則是:高句麗王朝在搞定了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以後。自西元5世紀起,朝鮮三國時代的疆域開始由高句麗好太王繼位後,進入了對朝鮮半島的極速擴張時期。在西元427年,好太王的兒子長壽王遷都到平壤,自此高句麗開始定都到了朝鮮半島上,一直到高句麗被攻滅。其實,遷都對當時的高句麗而言則是為了避免自己的政權被北方更強大的王朝威脅;其次是為了完成對朝鮮半島的吞併,必須造成政治上的優勢。

這件遷都的事情,則給日本網友吐槽說:怪不得韓國人非要說高句麗是朝鮮半島上的民族,原來是高句麗長壽王以政治為目的的遷都,給了韓國人亂認祖先的證據。

由此可見古代朝鮮半島上的整個西元五世紀裡,基本上給朝鮮半島疆域做貢獻的並非朝鮮本土的正統王朝,而是外來的入侵者高句麗。

朝鮮半島6世紀的三國疆域圖

上圖所示,在進入西元6世紀初,百濟、新羅兩個朝鮮本土王朝是怎樣為了爭奪朝鮮半島中部的疆域控制權的問題。並且基本上在收復、丟失領土之間徘徊。借此可以看出,雖然當時的高句麗陷入內政紛爭奪權中,可依然看得出不管是新羅、還是百濟都仍在收復“舊土”、“失地”上繼續互相攻伐。對北方的高句麗政權仍然構不成足夠的威脅。

7世紀末統一後的新羅(朝鮮半島)

看上圖,我們從中知道這是新羅一統的朝鮮半島本土疆域圖。日本網友做的這張圖其實就是一種客觀反映,新羅王朝終於在唐王朝的介入下,最終掌控了爭奪數百年之久的朝鮮半島中部地區。這也是日本網友普遍認同的朝鮮本土王朝的疆域勢力範圍。在日本世界史中,對於這個時期的朝鮮半島歷史,普遍認為新羅王朝並不具備對外擴張的能力。即使高句麗王朝被唐朝攻滅,新羅王朝也依然沒有能力進行擴張,只能固守在朝鮮半島中部地區就是極限了。

高句麗滅亡後朝鮮南北朝時期(至少日本網友在地理形勢上,是這麼認為的)

上圖所示則是在西元7始末高句麗被唐朝攻滅後,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粟末靺鞨部佔據了部分高句麗故土,並將勢力伸入到了朝鮮半島北部地方,建立渤海國(西元698年~西元926年)。而當時的渤海國,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主體為靺鞨人、其他則為漢人、高句麗、契丹人等民族構成,因深受唐文化影響,所以有“海東盛國”的美譽。就是這樣的一個渤海國的存在,使得新羅繼續想要向北擴張的方略受到遏制,而唐朝當時對於渤海國、新羅都是採取的雙邊策略。所以新羅並不能再像第一次那樣,成功借助唐朝實力來為自己的地盤擴張打下手了。

高麗取代百濟後朝鮮半島疆域圈

上圖則是說的當朝鮮半島上的後三國(後百濟、後高句麗、新羅)時代結束,王氏高麗(注意:日本圖史中描述的高麗、高句麗都是不一樣性質、不一樣民族的兩個國家)建立(西元918年~西元1392年),接著唐朝滅亡,中原混戰。開始對朝鮮半島北部有了進一步擴張,不過其勢頭再次被遼、金的崛起再度遏制。(可以說,如果沒有遼金取代中原王朝在東北地區的控制、影響,那麼王氏高麗很可能成為第二個強大的“高句麗”地方政權。)

王氏高麗末期,趁著元朝內亂恢復的高麗初年疆域圈(粉色區域)

上圖則說得是王氏高麗末期,高麗第三十一代王恭湣王趁著元朝內亂,紅巾起義的時機。開始逐步恢復王氏高麗初年的北部舊土,同時對北方進一步略有擴張。高麗王朝並沒有想到元朝敗退的太快,其隸屬的朝鮮半島北部舊地也被取代而之的明朝直接接管了。

李氏朝鮮16世紀後的朝鮮半島疆域圈

上圖則是在西元14世紀末,李氏朝鮮的開國君王李成桂在威化島回軍(和趙匡胤的陳橋兵變一個性質)事件後,取代王氏高麗建立朝鮮,開始“事大原則”,除了朝鮮世宗大王時期對北部略有擴張,已經明初太祖皇帝為了對付北元,而將一些前元在朝鮮半島北部的舊土送給了朝鮮後。縱觀整個朝鮮五百年歷史,再也沒有對外擴張的打算。而朝鮮半島的疆域史自此便固定了。

你認為朝鮮半島疆域是誰幫忙打的 (單選) 0人 0% 唐朝(為穩定局勢出兵滅高句麗) 0人 0% 明朝(為對付北元送出半島舊土) 0人 0% 高句麗(被曹魏打怕,南侵半島) 0人 0% 朝鮮(因成功傍大腿,獲得領土) 投票

結語:關於今天本期《古史今說:圖說日本網友眼中,古代朝鮮半島的疆域誰打的!》文章結束了!如若您喜歡或支持小編的文章,歡迎訂閱、關注、交流、討論、轉發或收藏、點評、點贊!感謝各位的支持!每日精彩文章與您同享!當然也歡迎大家發表不同的觀點和交流意見給小編我,大家共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