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人大代表、安徽副省長張曙光建議:建設一批國家戰爭遺址公園

安徽合肥市肥東縣,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 東方IC 資料圖

“目前,我國國家戰爭遺址公園很少,建議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統籌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戰爭遺址公園,助推紅色旅遊發展。”

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紅色旅遊發展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副省長張曙光提出上述建議。

《建議》介紹說,2004年中央號召發展紅色旅遊以來,中辦、國辦先後印發了三期紅色旅遊規劃綱要,公佈了300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期間,國家安排專項資金,修繕紅色遺存遺址,搶救保護紅色文物,完善紅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國各地建成了500餘家紅色旅遊主題景區。截至“十二五”末,全國紅色旅遊景區(點)全年接待遊客達到10.27億人次,占國內旅遊總人數的25%;在紀念館、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前提下,紅色旅遊綜合收入達到2611.74億元;2016年全國參加紅色旅遊活動的人數高達11.47億人次,取得了顯著的政治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目前,紅色旅遊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建設、維護資金不足,保護和展示手段較為落後,綜合開發水準總體不高,需要國家加大投入和支援力度。”張曙光在《建議》中指出。

為此,張曙光在《建議》中呼籲,中央財政進一步加大對紅色旅遊支持力度,建立財政投入紅色旅遊的穩定增長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張曙光還建議,規劃建設若干國家戰爭遺址公園,

助推紅色旅遊發展。

在張曙光看來,“國家戰爭遺址公園通過還原戰爭遺址,一方面可以擴大戰爭遺址的保護面積,將各種建築、文物收藏於內;另一方面,更好地打造紅色旅遊品牌,提高遊客的參與和體驗。”

“渡江戰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戰略追擊的第一個戰役,也是向全國進軍作戰的偉大起點,在我國革命戰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建議》指出,建議“在智力、財力和土地供給等方面,

支援安徽省策劃建設渡江戰役大遺址公園。”

根據安徽省編制的《2016—2020年安徽省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紅色旅遊資源大省安徽,下一步將策劃和建設包括渡江戰役大遺址公園在內的一批紅色旅遊龍頭項目。

據張曙光在上述《建議》中介紹,安徽省擬建的國家戰爭遺址公園渡江戰役國家戰爭大遺址公園,以池州市東至縣香山—銅陵市銅陵縣笠帽山—蕪湖市繁昌縣板子磯(夏家湖)—馬鞍山市和縣西梁山等地為重點,

對渡江戰役的遺址遺跡進行搶救性保護。